清代著名小說《儒林外史》在開篇說道: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

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書中說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味同嚼蠟。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

中國的文人喜歡立德立功立言,小說又是諷喻世人的良好媒介,所以他們總喜歡說一些功名富貴如塵土之類的話,以標榜自己品德高尚,抬高自己的身價。這一點,在《儒林外史》中是「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在《紅樓夢》中是「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作家們在書中恨的是功名萬戶侯,厭的是紅顏黃金屋,愛的是那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因此《儒史林外》中所謂的正人君子與品德高尚之人恰恰是作者吳敬梓。

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出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解釋】小的恩惠使人感戴,大的恩惠反而讓人記仇的世態人情,其所揭示的是人的慾望難以滿足、過分好意有時反而不得好報的世俗真情。

盜虛聲者多,有實學者少。

出自《儒林外史》第十回。【解釋】欺名盜世、以不正當的手段騙取虛名的人居多,而有真才實學的人居少。這話揭示的不僅是清代世態的真實情況。

妻無隔宿之仇。

出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解說】夫妻之間沒有隔夜的仇恨。

使心用心,反害了自身。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回。【解釋】一個人太工於心計,反而遲早會害了自己。這句話與《紅樓夢》中所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害了卿卿性命」同義。意在勸人為人處事還是厚道一些為好。

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

出自《儒林外史》第七回。【解釋】循正道修身而等待時機,嚴守自己應有的本分而再去要求別人。正人君子應該等待時機奮發上進,但時機未到之前應該先嚴格要求自己,修身養性,安分守己,寬以待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