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唐山黃淑芬事件迫於輿論壓力,中國平安現在怎麼處理的?做為平安來說只能是吃個啞巴虧,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黃淑芬事件將平安保險公司很很地扎了一劍,很痛心。這就是企業文化,企業的道德素質,企業的道德修養,帶來的惡果,老百姓常話一句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今天到了,惡果吃上了,平安的高官們急了,怎麼辦?首先配合法院趕快解決此事,動用一切能力,還錢是第一要素。

第二,儘快給法院提供黃淑芬的各種收入及名下的財產動向,減少社會的負面影響。

第三,以黃淑芬事件為契機,徹底進行一次企業的職業道德教育和企業文化教育,重塑企業形象,並對社會做出承諾,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平安公司迫於萬炮齊轟黃淑芬事件的輿論壓力,也迫於司法對黃淑芬惡意對抗法院判決將其拘留的不良影響,據說平安公司己將黃淑芬開除。

有人認為平安公司開除黃淑芬是亡羊補牢,尚末為遲;有人認為元霄節貼春貼——晚了半個月。不論對開除黃淑芬說早說晚,都不忘把平安公司和黃淑芬連在一起評論一番。有的說平安因黃淑芬個人問題受牽連,無意躺槍很冤;有的說對黃淑芬事件平安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的躺槍是咎由自取!

我同意後一種觀點。平安公司現在無論怎樣撇清與黃淑芬的關係,怎樣配合司法要求黃淑芬對受害人一家進行經濟賠償,都難以挽回平安公司在人們心目中的負面形象!平安也和教科書式的耍賴專家黃淑芬一樣,怎樣信誓旦旦,改正錯誤,都沒人相信了,一個企業或一個人一旦誠信價值崩盤,怎麼努力都是徒勞的!

平安因黃淑芬百般抵賴85萬元的賠償款,給平安造成的經濟損失恐怕不止是成千上萬個85萬,給平安的信用損失更不是用錢能夠衡量的!試想,一個管理200人團隊的課長黃淑芬對別人宣傳買保險的種種好處,為什麼自己不買全險,只買法規強制下的交強險?就是最低線的交強險也沒在自己的公司買,為什麼還要在人保公司買呢?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大眾平安公司的保險不靠譜嗎?

如果黃淑芬買了全險,85萬賠償款由保險公司埋單還用著良心和臉都不要了,以致遭受萬人唾罵,法律制裁,公司開除嗎?

黃淑芬不買自己所在公司的保險,說明平安保險套路深,平安的課長賴術獨步天下都不願買或不敢買平安的保險,那些普通大眾誰還敢買平安保險呢?

黃淑芬耍賴長達兩年之久,平安公司為什麼一直置若罔聞呢?是不是遇到外人要求保險賠償就耍賴是平安公司的一貫作風?

總之,平安迫於輿論壓力開除黃淑芬,是丟卒保車也好,斷尾求生也罷,對平安彌補損失收效不大!


黃淑芬不僅影響的是平安保險,對整個保險業都產生了衝擊,更加大了人們對保險業的信任危機。保險業的主要業務之一就有「賠付」。做為平安的高管黃淑芬恰恰在賠付問題上耍賴,很容易使人產生聯想平安保險在賠付問題也好不到哪去,從而拒買平安保險。就如最近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我是太平洋保險的客戶,我的客戶經理尹曉敏以方便服務為由加了微信,後不經我的同意將我拉進一個有五十多人的微信群,她經常在群里推銷產品,最近她在群里銷售一個品種:少兒時每年交10萬連交10年共100萬,直到80歲時能陸續領到6倍多回報。我看這麼大的交費數,便在群里說:回報時應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再看給多少回報。同時舉了一個物價上漲的實例。太平洋險的尹曉敏二話沒說就將我踢出了群。進群時不爭求你的意見,踢你出群時說踢就踢,她想斂財拉你進群,她認為你妨礙她斂財就賜你出群,太平洋保險這種不尊重客戶人格的惡劣行為,以後誰還願意買他的保險。任何行業都有職業道德,選人用人都應有標準,不該用的人辭退,因對公司的損失是極大的,對公司形象的抵毀是無法挽回的。


如果現在平安真的開除了老賴,就真的說明老賴的行為是怎麼煉成的了,老話說,有其父必有子,一個企業的文化熏陶必定影響每一個員工的言行舉止,平安現在要做的是主動承擔和消除老賴對這件事的責任和負面影響,而不是開除老賴,推脫責任,那樣將越描越黑


不要再買平安保險!四年前買過平安車險,CRⅤ車後門全部被撞報廢,平安公司核准報損3500元,4s店要八千多,一般維修店要6000多。理賠人員也知道三千五修不好車,但重慶平安公司只認可3500元。經過無數次投訴無果,最後差額部分自己掏腰包!


謝謝邀請,按照一般常理來說,無論哪家公司出現這種事情第一時間會緊急處理,但是平安例外啊,等了兩年被曝光才緊急處理,即使把黃老賴開除了,也已經晚了。在這種情況下,平安應該主動出面來理賠趙勇先生。但是趙勇的父親去世,母親精神失常。車禍是偶然發生的,但是事後黃老賴不履行自己的責任,這就屬於人品問題了。保險是為人民的生命財產負責的,然而這樣的人竟然在賣保險。。。還是高層,手底下管理者好幾百員工,真是無法想像,真的即使平安保險把黃老賴開除,我也不會買平安保險。即使平安保險做的再好,也無法消除我的厭惡之情。


今天中午有個平安銀行的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問我貸不貸款,我說我現在怎麼敢相信平安銀行了,你把這個唐山的那個黃雞婆處理好,我才相信你,我才在你那裡貸款,你現在就不要給我打了,我一點都不相信。你那個打電話那個工作人員顯得很尷尬的乾笑兩聲就掛了電話。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管是中國平安,還是黃淑芬事件,都應該從人道主義出發,合情合理地把事情處理好。這是一個人,做人的良知,道德的底限。做為一個人,做出了不是人的事,讓人費解。非得都轟動了全國,出了醜名,就好看了。人做事,天在看。欠的帳,總是要還的。這是一個法治社會,相信法律是公正的,相信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出現在全國人民面前。我們期待著!


因為黃淑芬事件,平安已然吃了一波翔了。對於平安來說,黃淑芬雖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個人對於平安來說沒有損害平安的利益,在黃淑芬沒被法院量刑的話,平安沒有任何權利處理黃淑芬,頂多配合法院凍結黃淑芬的工資和提成。其他對平安造成的惡劣影響,平安只能自己咽了。當然,黃淑芬可以把團隊架到女兒的名下,把業績放到女兒的名下,這樣,資產又能平安轉移。


他娘的,去年年底出了個交通事故,平安保險賠了受傷者一點錢,今年直接不讓買平安三者險,我真的想不明白,交通事故是車主想要的嗎?車主買的三者險是幹什麼用的?他奶奶的賠了點錢服務就打折了,日你媽,老子再也不會買你平安一毛錢保險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