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道家哲學與無政府主義

來自專欄 αναρχ?α編譯局36 人贊了文章

作者:Josh

譯者:たまゆら

來源:theanarchistlibrary.org

無政府主義通常被視為一種近代的西方現象,但是其源頭深深植根於東方古典文明之中。有史以來第一次具有無政府主義情感色彩的明確表達或許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六世紀在古典中國的道家哲學。甚至可以說,道家的代表性作品《道德經》可以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無政府主義經典之一。

當時的道家生活在一個法律正在法典化,政府日益中央集權和官僚化的封建社會。孔子是支持這種社會發展傾向的法律學派的首席代言人,他呼籲社會等機制,在等級之中民眾都知道他們各自的位置。道家則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拒絕政府,並相信所有人都可以生活在自然和自發的和諧之中。從那時以來,希望政府干預的人和相信放任時世界會興旺繁榮的人的衝突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道家和儒家都紮根於古典中國文化。他們有著相似的自然觀,但是在道德和政治觀點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他們都尊重並信賴人性,完全沒有基督教的原罪觀念,相信人類具有天生的善良傾向,這是由「乍見孺子將於入井」的本能反應所揭示的。他們都聲稱要捍衛「道」或者說古人的方式(way)並試圖建立一個自願性秩序。

但是,道家主要是對自然感興趣並支持自然,儒家則更加世俗化,關注於變革社會。儒家讚美傳統陽性美德,例如責任、約束和服從,然而道家則提倡諸如接納和被動等陰性價值。

儘管道家同佛教與儒家一道塑造了中國文化,但道家本質上從未成為過政教(official cult),它一直是中國思想中的永恆張力。它基於中國文明初期的民間文化,但是作為哲學、宗教、前科學(proto-science)和巫術(magic)的卓越組合誕生於公元前六世紀。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中文字面意思是「年老的哲學家」(old philosopher)。他生於約公元前604年河南省的一個貴族家庭。他拒絕了他作為貴族的世襲爵位,成為了周王室位於洛陽的皇家圖書館館長。他這一生都遵循著沉默的道路(the path of silence):「道可道,非常道」。根據傳說,當老子正要騎行前往沙漠去死時,他被一位中國西北部的守關人所說服,為後人寫下他的教導。

然而,似乎被歸於老子的《道德經》,在公元前三世紀時才成文。《道德經》被中國學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稱為「所有漢語作品中最深刻和優美的作品」。其文本由八十一篇簡短的章節組成,以詩歌的形式所寫就。儘管它文辭晦澀又充滿矛盾,但提供了最早的也是最為雄辯的無政府主義原則闡述。

如果不理解道家的自然哲學,就不可能理解道家的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道德經》讚美道和道的本質並描述哲人(wise person)如何遵循「道」。道家的自然概念基於古典中國的陰陽原則:宇宙中兩種相反而又互補的力量構成了「氣」(物質-能量),氣塑造了所有的存在和現象。「陰」是最高的陰性力量,以黑暗、寒冷、接納為特徵,和月亮有密切關係。「陽」則是與「陰」相對的陽性對應物,是光明、溫暖、活力,和太陽有密切關係。這兩種力量在男性和女性以及所有的存在中都發揮著作用。

然而道本身無法被定義,它是無名和無形的。老子徒勞無功地試圖描述它的不可名狀的屬性,將道比作空虛的容器(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比作流向大海的河流(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比作未經雕琢的木料(敦兮其若朴)。他認為「道法自然」,這是宇宙運作的方式,是所有事物得以存在並維持的自然秩序。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不過李約瑟沒有把道描述為一種力,而是一種時間和空間的自然彎曲(natural curvature)。

像大多數後來的無政府主義者一樣,道家認為宇宙處於不斷流變的狀態。現實處在過程之中。一切都在變化,沒有什麼是恆常的。他們還有一種辯證的變化概念,作為兩種對立力量相互作用的動力系統。能量在陰陽兩極之間不斷流動。同時,他們強調自然的統一與和諧。自然是自足的和永存的,沒有必要去假設一個有意識的造物主。這種觀點不僅令我們回想起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而且與現代物理學對宇宙的描述相吻合。現代社會生態學強調多樣性中的統一性、有機的增長和自然秩序,這進一步體現了道家的世界觀。

老子和道家所推薦的接近自然的方式是接受性的,在儒家想要征服和利用自然的地方,道家嘗試去思考和理解它。道家傳統的和陰性的接近自然的方式表明,他們的思維方式可能最初是在母系社會中進化而來的。雖然乍一看,這似乎是一直宗教態度,但實際上它鼓勵了一種科學和民主的觀點。通過不強加自己的先入之見,他們能夠觀察和理解自然,從而學會有效地引導其能量。

道家主要是對自然感興趣,但是他們對宇宙的看法在社會層面上形成了重要的推論,出現了明確的道德和政治理論體系。像對待相互聯繫的陰和陽一樣,道家對於善與惡沒有採取一種絕對的價值觀。他們的相互作用對於萬物生長是必要的,為了實現某些目標,最好通常從與之相反的方向開始。儘管如此,道家還是形成了一個哲人的理想形象,哲人是謙遜的、真誠的、率性的、寬宏大量的和超脫的。對於道家來說,生活的藝術可以在樸素、無求和創造性的玩耍中尋求。

道家教誨的核心是無為,無為在英語里經常僅僅被翻譯為「非行動」(non-action)。事實上無為和無政府主義有著驚人的語言學相似性。正如古典希臘語中an-archos意味著統治者的缺席,無為意味著「為」的缺席,「為」意味著干預自然和自發性發展的人為的、矯揉造作的活動。從政治的角度來說,「為」指的是權威的強制。因此,根據無為而行動就是自然地行動,它導致自然和自發的秩序,和一切形式的強制性權威無關。

《道德經》對於力量的本質認識地相當清楚,如果我們使用力量,無論是物理的還是道德的,去改善我們自己或者世界,我們只是在浪費能量並削弱我們自己:「物壯則老。」因此,發動戰爭的人必然會遭受這樣的結果:「強梁者不得其死。」相反,讓步往往是最好的得勝方法:「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道家所推崇的溫和的和平主義不是一種失敗主義的屈服而是呼籲創造性和有效地利用能量。

老子推崇這樣的方式:「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在無為的概念中,道家並不是出於惰性竭力主張不行動,而是反對與自然相悖的行動。他們讚揚的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得來全不費工夫」(work without effort)、渴望和複雜性,隨著事物生長而工作而非反著。如果人們以正確的方式實踐無為,工作將會失去強制性。從事工作並不是由於其有用的結果而是其內在價值。工作不會像瘟疫一樣要去避免,而是轉化為自發而有意義的遊戲: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家認為,如果人們聽從他們的建議,他們將會長命百歲,身心健康。他們的一個基本信念就是「不道早已」,而充滿美德的人就像一個新生兒。為了延長他們的生命,道士們採用了類似瑜伽的技巧甚至鍊金術。

然而,道家教誨最重要的原則是「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無為觀的最深層根源可能在於中國古代早期的母系社會。道家理想則是一直農業集體主義,旨在重新獲得自然與本能的統一,這是人類正在發展人為的和等級制文化時所失去的。農民在很多方面上的智慧都是自然的,由於其艱苦的經驗,他們避免與自然相悖的活動並意識到為了種植農作物他們必須與自然進程合作。正如農作物被允許遵循它們的性質時長勢最好,所以人類在受到最少干擾時興旺發達。正是這種洞見使得到家拒絕一切強制性權威、政府和國家,也使得他們成為現代無政府主義和社會生態學的先驅。

有人認為,道家並不拒絕作為一種人為結構的國家,而是將國家視為一種自然的制度,或許與家庭類似。然而,《道德經》毫無疑問地拒絕權威統治,但這有時讀起來像是為統治者提供建議,以便更好的執政: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默里·布克金(Bookchin)甚至聲稱道家被精英用來培養農民的被動性,通過否定他們的選擇和希望。

顯然,老子解決了領導問題並要求真正的聖人(sage)和人民一起行動而不是在人民之上。最好的統治者不干涉人民,讓他們去追求自己平和而富有成效的活動。聖人必須相信自己的誠意,因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統治者干涉他的人民而不是讓他們遵循自己的方法,則混亂就會發生:「國家昏亂,有忠臣。」而一個良好秩序的社會則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然而,如果仔細閱讀《道德經》,就會發現老子並不關心向統治者提供馬基雅維利式建議,甚至也不顧關心統治的藝術。真正理解道並將其運用於治理的人會得出一個必然結論,即最好的政府就是根本不去治理。老子從政府中只看到了惡,實際上,他可能提供了第一個無政府主義宣言: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在《道德經》的不可思議的詩歌化語言中,存在著非常現實的社會批判。它嚴厲批評了官僚制和封建秩序的好戰主義與商業性質。老子明確將財產制視為一種強盜形式:「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他將戰爭的原因追溯到不平等的財富分配:「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在攻擊封建主義的等級制和私有制之後,他提供了一個無政府的、無等級的無階級社會理想,在這個社會中人們都過著簡單、真誠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在適當技術的幫助下,商品的生產和分享在這個社會中將是去中心化的。人民很強壯,但是沒有展示強壯的需要;人民也很智慧,但是卻不學習;人民富有生產力(productive),但是工作卻不辛勞。他們甚至更喜歡通過結繩而非簿記進行賬務計算: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生活在大約公元前369至286年的道家哲學家莊子的著作中,無政府主義傾向更為強烈。他的作品所囊括的論述遍布了各種奇聞異事和隱喻,以此探討道的本質——人類作為其一部分的偉大有機進程(the great organic process),它不指向任何特定的統治者。像《道德經》一樣,莊子拒絕一切形式的政府,讚美自我決定的個體的自由存在。莊子作品中最為重要的基調是一些關於馬的隱喻:

「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故馬之知而態至盜者,伯樂之罪也。」

向馬一樣,人類也是如此。應該放任人民生活在自然的和諧與自發秩序之中。但是一旦他們被強迫和統治,他們的本性就會墮落。因此,貴族和統治者不應該強迫他們的人民去服從人為的法律,而是應該讓他們遵循他們的自然傾向。試圖通過認為的法律和規則去治理人民是荒謬而不可能的:「猶涉海鑿河而使蚉負山也。」實際上,我們生存的自然條件不需要人為的輔助。人民可以放任自己去遵循平和而富有創造力的活動並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莊子的《在宥》中,莊子在基督之前三百年就提出了無政府主義的基本命題,這種思想在歷史中反覆地迴響: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因此,道家提倡一個自由的社會,沒有政府,個人將會遵循其自我意向而發展。但是在人民追求其自身利益時,他們不會忘記他人的利益,這不是在建議一直陰鬱的自私。對個人利益的追求牽涉著普遍福祉:一個人為他人做的越多,他所擁有的就越多;一個人給予他人的越多,他就自身就越充裕。就像道家文本《淮南子》指出的那樣,「得天下意味著自得」,「自得,則天下亦得我矣。吾與天下相得,則常相有。」(If I realize myself then the empire also realizes me. If the empire and I realize each other, then we will always possess each other. 譯者註:疑是此文本,未找到出處。)

人類最終是個體性的,但是他們也是社會性的,是整體中的一部分。道家所預料的和現代生態學發現一樣,個體性和多樣性越豐富,整體的和諧性就越豐富。自發性的社會秩序並不排除衝突,而是與對立力量的動態相互作用相聯繫。因此,莊子將社會描述為:

「合十姓百名而以為風俗也,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大人合併而為公。」

因此,道家提供了最早的也是其中最有說服力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表達。它的道德和政治理念堅定地奠基於科學的世界觀。儘管道家哲學包含了精神的和神秘的因素,早期道家對自然的接受方式鼓勵了一種科學態度和民主情感(democratic feelings)。他們人死到自然多樣性中的統一和轉化的普遍性。在他們的倫理學中,他們鼓勵在更為宏大的環境中的自發行為和自我發展:生產資料和生產的合一和沒有統治的發展。在他們這種政治中,他們不僅要求統治者解放人民的主體性,而且反對官僚制和儒家的法制教誨,提倡一個沒有政府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由而合作的社會。

道家不是旨在精英讓農民更為馴服和順從,其社會背景傾向於在封建領主和農民群眾之間的小型中產階級。他們也不僅僅提供如何在困難時期生存的建議,這種建議主張屈服於強者,保持低調,專註於自己的事務。相反,道家是理解一時之權力、財富、地位真實本質的哲學,能夠讓人們認識到他們真正欲求之物。道家也絕非一種失敗主義和寂靜主義(quietude)哲學,它為那些希望使得自身存在走向完全和諧的人提供深刻而實用的智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