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典韋夾攻呂布?能不能殺死呂布?

我認為不能!就算再加上張飛、關羽兩大高手,也不一定殺得了呂布;但可以擊敗,以趙雲、典韋二人的實力,擊敗呂布並非難事!

為什麼呢?

畢竟呂布的胯下,立的是一匹「千古名駒」赤兔;在「三國演義」中,對赤兔馬的出場介紹,羅貫中毫不吝惜筆墨,大書特書,濃墨重彩,完全不亞於那些名將主角的出場介紹;看完赤兔的出場介紹之後,我曾經還一度以為,赤兔馬纔是這本書的主角呢;而且羅貫中專門還為赤兔作了一首詩「奔騰千里盪塵埃,渡水爬山紫霧開;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可見這羅老爺子對赤兔馬,有一種莫名的溺愛與信任;

後來,羅老爺子還說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人馬之中,漢末兩絕!」呂布乃人中之龍,赤兔乃馬中絕品,赤兔與呂布,乃漢家兩絕,二者搭在一起,必定是三國時期最強的一對黃金組合;

二者的第一次的精彩表演,來自「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一節;起初,呂布面對劉關張三兄弟的夾攻,壓根就沒想過跑,而是迎戰劉關張,直到把「八路人馬都看呆了」之後,呂布漸漸有些氣力不佳,輕鬆盪開陣腳而走;

第二次是「濮陽之戰」,呂布橫戟立馬,獨戰許褚、典韋、夏侯淵、夏侯惇、李典、樂進六將,雖然敗的很快,但亦是輕鬆拔馬而走,壓根就攔不住;

所以典韋加趙雲組合,即便是能擊敗呂布,也不可能將其擊殺;

至於能不能擊敗呂布,我認為是可以的!

  • 典韋、趙雲皆為頂級高手,兩人的招式方面,不亞於張飛、關羽;在耐力方面,應該強於關張二人;
  • 而關羽、張飛在對戰呂布的時候,顯然雙方都無法快速拿下對方,招式方面皆無破綻;所以!關羽、張飛戰呂布,最終拼的實際上是耐力,打到最後,誰的耐力強,那麼誰就是勝利方;
  • 那麼!既然關、張二人在招式上贏不了呂布,典、趙二人估計也很難在招式上取勝;所以二人戰呂布的最終勝點,依然考慮在耐力方面;
  • 論耐力的話,典韋單挑許褚一天,依然生龍活虎,精神倍加;趙雲本來就是用槍的,壓根就不喫體力;而呂布以一敵二,左防右擋,對體力的要求肯定更高;

所以我認為,典韋、趙雲單挑呂布,勝利方應該是趙雲、典韋;但呂布能夠全身而退,並且不會敗的很狼狽;


趙雲和典韋聯手殺不死呂布,可能小勝,可能打平。

首先要說一下,一呂二趙三典韋是來自三國二十四名將這個打油詩,不過從裡面還有張綉看,這個排名和《三國演義》沒什麼關係,所以能不能打敗呂布,要看趙雲和典韋在《三國演義》裏的水平。

呂布是《三國演義》公認的第一武將,在虎牢關一人對戰關羽、張飛兩人三十回合不敗,這個戰績已經可以說非常驚人了。後來呂布敗於劉關張聯手,不過考慮劉備那三腳貓的功夫,只有給關羽、張飛添亂,所以呂布獨戰關張,長久了也不是對手。

不過關張能擊敗呂布,不等於說趙雲和典韋就能擊敗呂布。在關羽、張飛、趙雲、典韋四人中,典韋明顯要稍遜一籌。

典韋最好的戰績,是和許褚大戰一天不分勝敗,他的水平應該和許褚相當。而許褚對關羽交手是在下邳之戰時,許褚和徐晃聯手上去,結果還是被關羽殺敗。雖然此戰曹操為了收服關羽,肯定命眾將不要傷害關羽,許褚出手有所保留。但是徐晃也是曾經和許褚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敗的大將,兩人聯手還是被關羽殺敗,顯然許褚一人全力出手也不是關羽的對手。

而且在白馬之戰時,曹軍眾將無人趕迎戰顏良,最後也是去請關羽來助戰。所以關羽明顯強於許褚,也強於典韋。

而趙雲和張飛兩人雖然沒有直接交過手,但是兩個人都有不俗表現。張飛曾經和呂布大戰一百多合不分勝負,還和馬超打平。而趙雲也曾經戰平和顏良齊名的文丑,還從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夾攻中殺出。應該說兩個人是難分高下的。

趙雲和張飛相當,而關羽強於典韋,而且關羽、張飛親如兄弟,兩個人經常一起對練武功,配合程度也要更好,所以趙典組合肯定要弱於關張組合。

不過趙雲和典韋聯手肯定比張飛要強一些,張飛一個人都能獨戰呂布一百多合不敗,趙雲和典韋聯手肯定更不會輸了。

所以趙雲和典韋對戰呂布,至少可以打平,有可能會贏。


趙雲和典韋聯手,不要說殺死呂布了,恐怕都很難打敗呂布,能撐個平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以虎牢關之戰為參照,咱們來看看關於三英戰呂布的具體過程,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五回中。

回目: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呂布來向會盟的諸侯們挑戰,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交鋒,但「戰不數合」,公孫瓚就扛不住了,撒腿就跑,呂布追來,被張飛截住。

張飛與呂布大戰,「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張飛是全力以赴了。

五十合後,關羽上陣。

關羽這個人,目高於頂,矜高自負,眼裡沒誰了。但這次出戰,關羽並未讓張飛退下,由他來獨戰呂布,以關羽的性格,夾擊敵將,這是他所有戰鬥中唯一的一次。

這說明個什麼問題呢?說明關羽認為,如果只有他一個人,是扛不住呂布的,所以不能搞車輪戰,而是兩人夾擊。

張飛和關羽聯手夾攻,打到三十個回合,書中說「戰不倒呂布」,劉備再上場。

雖然正文中沒有說桃園三兄弟圍毆呂布具體打了多少回合,但關於這次戰鬥,後面有首贊詩,說時間並不短:「三人圍繞戰多時,遮攔架隔無休歇。」

說明即使在三人圍毆的情況下,也打了很久,才將呂布擊敗。

關羽和張飛聯手,「戰不倒」這三個字,意味著關張二人在場面上是佔了上風,但呂布也有機會贏,並不是說佔上風就肯定能贏。

劉備的加入使呂布取勝的希望變得渺茫,所以他找到機會,突出包圍圈,逃走了。

那麼,趙雲與典韋聯手與呂布交鋒又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問題的關鍵在於,趙雲+典韋組合的戰鬥力能不能等同於或者大於關羽+張飛的戰鬥力。

趙雲能不能代替張飛?典韋能不能代替關羽?

我認為,這很難。

典韋的武藝與許禇十分接近,兩人曾經大戰數百合,難分勝負,基本上可以視為同一水準,差距十分微小。而從典韋和許禇的戰績對比來說,典韋的戰績並不理想,他從未斬殺過一員有名有姓的敵將,幹掉的嘍囉兵卻不少。說明典韋的攻擊力不會比許禇更強。

而趙雲也與許禇有過交鋒,兩人曾在穰山之戰中對陣,結果是「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水平差不多。也許趙雲的殺傷力要更強些,但也沒有絕對的優勢。

張飛和關羽也都分別與許禇有過交鋒。

張飛是三戰三勝,把許禇打敗了三回。雖然說,有戰場形勢的因素,但張飛確實是完全能夠剋制住許禇。

而關羽在土山一役中,曾經奮力殺退許禇與徐晃的聯手。

也就是說,張飛和關羽都要比許禇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而趙雲和典韋都不具備這個比較明顯的優勢。

如果趙雲和典韋聯手挑戰呂布,其實就意味著進攻力有所弱化的張飛和關羽。

按照這樣的分析,趙雲和典韋很難打敗呂布。也許要打很長時間,才能佔到上風,而趙雲和典韋的耐力都不成問題,一百二十合後略佔上風。

但要想殺死呂布,那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桃園三兄弟做不到,曹軍六將做不到,趙雲和典韋更是想都別想。


趙雲一人就可以勝呂布 典韋基本平呂布 兩人聯手 秒呂布


不抵抗絕對能殺死,抵抗就不好說了,畢竟三英戰呂布就是前例


看經濟和出裝


你傻呀,你還當真了,史實都沒說呂布被誰乾死,就算演義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能偏離歷,結果是呂布VS典韋趙雲多少合平或者多少合呂布敗走,總的來說演義裏沒被乾死的都是平手


應該打不死,因為呂布不會傻呼呼地與不能取勝的兩員超級武將纏鬥而送命,一但見事不妙,會離即逃跑,呂布武功超羣,因有赤兔千里馬逃功也絕佳。


二人合力擊敗呂布無懸念!但世上凡事都是相對的,人的體力,生物鐘,智慧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將在謀而不在勇,手無縛雞之力的晏子曾用兩個仙桃殺死三個有勇無謀的勇士。再說人的死法是各不相同,看導演怎麼安排……


曹操6員猛將都拿呂布沒轍,還趙雲+典韋,要是3人擂臺,趙典多得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