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魯迅先生不但讀過《金瓶梅》,而且對《金瓶梅》讚不絕口。在魯迅先生那個時代,刪減版的書是不流行的,由此可知魯迅先生讀的《金瓶梅》是未刪減版的,這兩點從魯迅先生對《金瓶梅》的評論中可以略知一二。

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過《金瓶梅》:同時說部,無以上之。

這段話並不像魯迅先生的其他文章一樣深奧難懂,反而顯得通俗易懂,十分明瞭,在這裡我就不過多解釋了。總而言之,就是魯迅先生對《金瓶梅》讚不絕口,稱讚其世情洞達,形容多變,同類作品無出其右者。

由了受了一些香港電影的洗腦,很多人可能對《金瓶梅》存在誤解,這裡我要鄭重聲明一下。《金瓶梅》的故事雖然取材於宋代,但反映的卻是明代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整個社會的縮影,為研究明代市井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其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更有甚者認為,《金瓶梅》是一部足以比肩《紅樓夢》的偉大鉅著,由此知《金瓶梅》的影響可見一斑。

《金瓶梅》書名由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名字中各取一字組成。小說以《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的故事為開端,通過對西門慶等人放縱無恥生活的描寫,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與《金瓶梅》內容一樣傳奇的還有它的作者之謎。在幾種版本的《金瓶梅》作者一欄都署名「蘭陵笑笑生作」。那麼這個「蘭陵笑笑生」到底指誰呢?如今有兩種主流說法。

一種說法是王世襄所著,王世襄父親為嚴家所害,為替父報仇,王世襄投嚴嵩兒子嚴世蕃所好,創作了《金瓶梅》,並將書頁塗上毒藥,呈給其看,王世襄最終毒發身亡。

另一種說法是屠隆所著,屠隆看破紅塵,為人玩世不恭,也很符合《金瓶梅》主旨。另外,屠隆為江蘇武進人,也有人說「蘭陵」就指江蘇武進。

到底《金瓶梅》為兩人誰所著,或是另有他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能交給時間去評判,將來的某一天,真相一定會水落石出的!


這本書的價值和地位可以從一些名人的評價中窺探一二。就像很多人說的,看《金瓶梅》,文人看見的是文化,史人看見的是歷史,俗人看見的是俗,那麼淫人自然是看見的淫,所以看《金瓶梅》無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高曉松曾經在《奇葩說》上面公開表示自己喜歡《金瓶梅》,而且據他自己所說,他完完整整的看完《金瓶梅》已經至少5遍。而且高曉松有一起《曉說》專門講的金瓶梅,評價之高似乎超過了《紅樓夢》。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先生曾五次在公開場合提到《金瓶梅》,說其是一部偉大作品。1957年,毛澤東說:「《金瓶梅》可供參考,就是書中污辱婦女的情節不好。各省委書記可以看看」。

魯迅先生的評價有八個字:「同是說部,無以至上」。鄭振鐸先生則稱之為「很偉大的寫實小說」。

魯迅先生用了13年時間整理《金瓶梅》研究史料,並在自己的《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耐心分享了他的《金瓶梅》研究心得。

......

僅供參考。


魯迅當然看過全本《金瓶梅詞話》,他這樣說:「《金瓶梅》誰也知道是古今第一的淫書,不要多說了。全書百回。取《水滸傳》中第一的艷話西門慶與潘金蓮底情事為骨子,加以複雜的描寫而成的。要之,止於西門慶一家的婦女、酒色、飲食、言笑之事。例如西門慶淫過的婦女從潘金蓮始有十九人,男寵二人,意中人三人;潘金蓮所淫過的男子,西門慶外有四人,其意中人為武二郎。描寫極其淫褻鄙陋的市井小人底狀態非常逼真,曲盡人情底微細機巧,其意在替世人說法,戒好色貪財,無奈為了取材野鄙,到底不能登士君子之堂。然而因為是反於《西遊記》底空想,為極其寫實的小說,所以在認識社會的半面上,實是一種倔強的史料」


魯迅不喜歡《金梅瓶》喜歡《綠野仙蹤》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魯迅生活的年代沒有刪節版《金瓶梅》詞話,要想了解魯迅先生對這部小說的評價,請參看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說。


當吋的年代,金瓶梅這部書並未有刪除部份敏感章節的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