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協助患者進食、水中易出現的問題:

1.飲水嗆咳

防範措施:

⑴喂水時注意速度不可過快且每次少量餵食。

⑵喂水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發現嗆咳立即將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入呼吸道。

⑶對於頻繁發生嗆咳的患者,護士應提示醫生留置胃管。

2.吞嚥困難

防範措施:

⑴餵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確認病人已吞嚥再繼續。

⑵給予患者便於吞嚥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餵食時必須把病人完全叫醒,餵食後確認口中無食物方可離開。

⑷進食時注意與患者溝通並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如發生吞嚥困難,應立即停止進食並取出口中食物,將頭偏向一側。

二、吸氧中易出現的問題:

3.氣壓傷

防範措施:

⑴先調節好氧流量再將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變氧流量時先將導管撤出,待調節好後再插入導管。

4.氧中毒

防範措施:

⑴根據醫囑正確調節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時應注意吸入時間不宜過長。

⑶定期檢查氧流量表是否準確。

5.管道脫落

防範措施:

⑴使用雙腔吸氧管,以便於固定。

⑵經常巡視吸氧患者,發現管道脫落及時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囑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三、口服藥發放中常見的問題:

6.同病室的人交叉發葯錯發

防範措施:

⑴嚴格三查七對,發葯時叫病人至答應為止。

⑵不得一次拿兩個以上藥杯進病房給病人,須將葯車推至病牀旁一對一發放。

⑶每個葯杯上面須有貼著醒目牀號的葯蓋,不得遺漏。

⑷口服藥應由雙人核對後由其中一人發放。

7.藥物劑量有誤

防範措施:

⑴正確抄寫口服卡。

⑵核對藥物時要認真,避免邊核對邊說笑,禁忌單人核對。

⑶避免思維定勢,個別病人所服藥物劑量比常規劑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規量發放。(如開博通每片12.5mg,有些患者服6.25mg,不能按常規給予一片。)

⑷有些藥物劑量發生改變時,外勤護士應及時通知大家,提起注意。

⑸有的一種藥物兩種劑量,要核對清楚,心中有數。

8.漏發(多為病人不在)

防範措施:

⑴準備一個卡片,病人未在時牀號、姓名要登記。

⑵對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時及時發放。

⑶如本班未發放則嚴格向下一班交班。

9.重發(多為定點藥物)

防範措施:

⑴建立定點藥物發放登記本,發葯前及時填寫。

⑵發葯前填寫葯袋,發葯時須攜帶執行卡及葯袋。

⑶分工明確,認真執行各班崗位職責。

10.藥品失效

防範措施:

⑴發葯前檢查藥物的有效期。

⑵檢查片劑藥品有無變色、變質。

⑶檢查水劑、油劑有無混濁、沉澱、變色。

11.發葯後未及時服用

防範措施:

⑴向患者講解按時服藥的重要性。

⑵發葯後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待患者服藥後方可離開。

⑶下次發葯前檢查患者是否已經服藥。

12.服藥方法不正確

防範措施:

⑴向患者講解服用藥物的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

⑵護士發葯時要正確指導患者並服藥到口。

四、肌肉注射易出現的問題:

13.注射部位不當

防範措施:

⑴協助病人取正確體位。

⑵準確選擇注射部位。

⑶對於體型消瘦的病人進針不宜過深。

⑷小兒應選擇臀小肌注射。

14.注射部位出血

防範措施:

⑴注射時應避開大血管。

⑵推注藥液前抽吸有無回血。

⑶注射後按壓注射部位時間不可過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壓時間應延長。

15.注射部位硬結

防範措施:

⑴注射時要避開原有硬結。

⑵如需長期注射時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藥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劑、鐵劑、硫酸鎂等。

⑷每次注射前檢查注射部位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⑸每日熱敷注射部位。

16.注射部位感染

防範措施:

⑴注射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⑵不易吸收的藥物應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熱敷過程中需保持清潔。

五、靜脈輸液易出現的問題:

17.液體配錯:臨牀上易混淆的藥物及液體,如糖鹽易混,氯化鉀與碳酸氫鈉易混,硫酸鎂與濃氯化鈉易混,氯化鉀與氯化鈉易混。

防範措施:

⑴堅持三班查對制度,即治療班擺葯,夜班查對,治療班再核對。

⑵配液要仔細核對藥物和液體名稱及劑量,避免主觀憑印象操作。

⑶輸液及換液前再仔細進行核對。

18.漏輸

防範措施:

⑴認真做好三查七對。

⑵治療室液體擺放要井然有序、一目瞭然。

⑶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19.輸液反應

防範措施:

⑴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⑵配液前檢查藥品及液體有無過期,液體有無混濁及沉澱。瓶身有無裂痕及瓶口有無鬆動。

⑶治療班嚴格消毒輸液用具,定期更換。

⑷嚴格控制配液時間(現用現配)。

⑸連續性輸液超過24小時必須更換輸液管路。

⑹引液用的輸液管不能長時間放置。

⑺掌握藥物配伍禁忌。

⑻如出現輸液反應立即更換液體及輸液管路並保留所用藥物,以備送檢。

20.靜脈炎

防範措施:

⑴瞭解藥物對靜脈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強的藥物,如:果糖、氯化鉀、多巴胺、阿拉明、前列腺素E1等藥物,可採取減慢滴速,熱敷等方法。

⑵瞭解患者是否患過靜脈炎,有無糖尿病史等。

⑶嚴格消毒,連續輸液超過24小時必須更換輸液管路。

⑷注意觀察穿刺點有無靜脈走行發紅的跡象,如有異常及時更換輸液部位。

21.液體外滲

防範措施:

⑴加強巡視,及時發現。

⑵頭皮針、套管針、中心靜脈導管應牢固固定。

⑶對血管脆性大的更應加強固定。

⑷對皮膚彈性差或有水腫的病人應與對側肢體對比,如有變粗及時更換穿刺部位。

22.液體外滲引起組織壞死

防範措施:

⑴能引起組織壞死的藥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療葯等,選用較粗靜脈輸注,待穿刺成功,確認針頭在血管內,方可給葯。

⑵加強巡視,經常檢查穿刺局部有無皮膚髮白、腫脹等。

⑶一旦液體輸到皮下,及時對症處理。

23.輸液速度調節不當

防範措施:

⑴穿刺成功後根據輸入藥物性質及病人的年齡、病情、心功能情況調節好輸液速度。

⑵更換液體時要注意調整滴速。

⑶藥物入壺時一般將滴速調快,入壺後應注意將滴速調至要求範圍。

⑷加強巡視,囑病人不要自己調整滴速。

24.輸(換)錯液

防範措施:

⑴認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療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⑵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⑶輸(換)液前要主動向病人進行宣教。

⑷病人對液體提出疑問時應仔細核對,認真解答。

25.靜脈空氣栓塞

防範措施:

⑴輸液前認真檢查輸液管是否排氣成功,管內有無氣泡。

⑵加強巡視,防止液體輸空。

⑶換液時如液體輸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氣,防止只看上方,忽略下方。

⑷使用三通時要連接緊密。

⑸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病人,更換管路時要注意防止空氣進入。

⑹輸液過程中,由靜脈推注藥物時,應先回抽再注葯,防止空氣進入血管。

⑺病人活動時,囑勿將茂非氏滴管過度傾斜或倒置。

26.輸液管堵塞

防範措施:

⑴加強巡視,防止輸液管受壓打折引起液體不滴。

⑵杜絕液體輸空而不及時換液凝血塊堵塞針頭。

⑶一旦堵管應拔出針頭更換輸液部位,不得擠捏輸液管,防止凝血塊脫落引起嚴重後果。

27.靜脈選擇不當

防範措施:

⑴為長期輸液病人穿刺應注意合理選擇靜脈,遵循由遠端至近端的原則。

⑵輸入刺激性藥物時應選擇較粗靜脈。

⑶輸入靜脈高營養液時,應選擇中心靜脈。

⑷乳腺癌根治術後禁用患肢輸液,防止迴流不暢引起水腫。

六、使用三通易出現的問題:

28.三通脫落出血

防範措施:

⑴使用三通應妥善固定,最好三通底下墊無菌紗布,然後將三通用膠布固定在頭皮針附近,固定要牢固。

⑵對兒童、老年人、煩躁及情緒不穩定病人要加強巡視,必要時用約束帶固定。

29.三通開關調節錯誤

防範措施:

⑴使用時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頭,防止旋錯方向。

⑵輸/換液及靜推時關閉的三通要注意及時打開。

30.三通連接時排氣不充分

防範措施:

⑴連接三通時排放液體要充分,使液體充滿三通。

⑵有氣體時用注射器回抽。

⑶要先將三通連接於輸液器上再進行穿刺。

七、靜推易出現的問題:

31.靜推速度不準確

防範措施:

⑴嚴格按醫囑速度推注。

⑵嚴密觀察病人反應,如有變化及時停止推注藥物並通知醫生。

32.藥液外滲

防範措施:

⑴選擇粗大順直、彈性好的血管推注。

⑵推前先回吸,確認在血管內再推注。

⑶推注過程中隨時檢查有無回血。

八、採血易出現的問題:

33.標本不合格

防範措施:

⑴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⑵抽血前核對化驗單內容,如姓名、牀號、檢驗項目等。

⑶抽血量要準確,防止標本血量不夠,而貽誤病人的結果回報。

⑷特殊抽血檢查要掌握注意事項,並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34.標本丟失

防範措施:

⑴抽血後,標本要及時送檢。

⑵有特殊情況須延緩送檢的,保存好標本並書面交班。

⑶標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亂放而丟失。

⑷標本不離化驗單,或標本本身要註明牀號、姓名、項目等內容,防止標本不明而丟失。

⑸對於不明標本要問清楚再處理,勿隨便丟棄。

⑹及時查找化驗結果,防止化驗室丟失。

九、輸血易出現的問題:

35.輸血反應

防範措施:

⑴嚴格執行輸血查對制度。

⑵輸血前要檢查血液製品有無過期,有無絮狀物或漂浮物等。

⑶血袋應先在室溫中放置一段時間再輸入,大量快速輸血需加溫時應遵照醫生指示,注意溫度不可過高。

⑷輸血時及輸血後嚴密觀察病人病情。

⑸如連續輸入兩個供血者的血液,中間要用生理鹽水隔開以防輸血反應。

⑹輸血完畢保留血袋24小時,然後送至血庫以備必要時送檢。

36.輸錯血

防範措施:

⑴化驗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時,嚴格核對患者姓名、牀號、化驗單,杜絕差錯發生。

⑵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輸血前核對患者牀號、姓名、住院號、血型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儲血號、血量及交叉配血試驗有無凝集。

⑶輸血時需雙人核對、操作並簽字。

十、入壺時易出現的問題:

37.入壺錯誤

防範措施:

⑴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⑵嚴格無菌操作,防止發生靜脈炎。

⑶注意藥物配伍禁忌。

⑷某些藥物入壺前應檢查皮試結果,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十一、留置中心靜脈導管中易出現的問題:

38.出血或血腫

防範措施:

⑴對於剛作完中心靜脈插管的病人應注意觀察穿刺點處有無出血、滲血、血腫等。

⑵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因病人活動後脫管引起出血。

⑶每次更換液體或封管時應先將管夾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

39.脫管

防範措施:

⑴各種管路要連接牢固、妥善固定並嚴格交接班。

⑵加強巡視。

⑶輸液瓶掛置不宜過高,應當有一段液管與病人身體平行放置,以防翻身時造成脫管。

40.感染

防範措施:

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輸液管、三通每日更換。

⑵嚴格遵守導管留置時間,不可擅自延長。

⑶每班必須定時消毒穿刺處並更換無菌敷料,如有污染及時更換。

⑷換藥時觀察局部有無紅腫及分泌物,並詢問患者有無疼痛感。

⑸發現穿刺點紅腫應立即拔除導管。

41.栓塞

防範措施:

⑴靜脈輸液時排盡輸液管內空氣,三通與輸液器及導管之間連接要緊密,防止脫管。

⑵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液體輸空,形成栓塞。

⑶調節好三通開關,尤其是在測中心靜脈壓後,防止空氣進入造成空氣栓塞。

⑷如發生堵管不得擠捏輸液管或用注射器將凝血塊推進血管內,可用肝素液緩慢沖洗,如無效應停止沖洗,以免形成血栓。

⑸封管後再次輸液時,要回抽並將血棄去,以免形成血栓。

十二、使用微量泵易發生的問題:

42.首次劑量錯誤(如:0.6ml調成6ml)

防範措施:

⑴瞭解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如:升壓或降壓)。

⑵打開微量泵開關後先輸入劑量再打開三通。

⑶輸入劑量、滴速時要二人核對。

43.速度調整不當

防範措施:

⑴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鈉時,應單獨用一組液路,以免和別的液體同路致升壓或降壓過快。

⑵劑量調整要從小劑量逐漸上調,多巴胺調整幅度過大容易導致血壓過高、噁心嘔吐;硝普鈉調整幅度過大易導致不可逆轉的低血壓而引起嚴重後果。

十三、留置尿管易出現的問題:

44.尿道損傷

防範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詢問患者有無尿道損傷史,有無前列腺肥大。

⑵評估病人選擇型號適宜的尿管。

⑶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潤滑,下尿管時動作要輕柔,不能粗暴。

⑷尿管插入長度要足夠,防止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時將尿道損傷。

⑸置管後,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動等造成脫管,引起尿道損傷。

45.泌尿系感染

防範措施:

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⑵每日更換尿袋,並遵醫囑給予膀胱沖洗。

⑶做檢查或搬動病人時尿袋要低於膀胱位置,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⑷置尿管後用膠布寫好日期貼在尿管上,每二週更換尿管一次。

⑸觀察尿液有無混濁及血尿等感染傾向,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⑹保持尿管清潔,會陰沖洗2/日。

46.尿管脫出(多見於老年女性)

防範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正確評估患者。

⑵對尿道鬆弛的病人氣囊內生理鹽水注入量不可過少。

⑶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過度牽拉尿管及尿袋。

十四、留置胃管易出現的問題:

47.腹瀉

防範措施:

⑴餵食前檢查食物及液體有無變味變質。

⑵注入食物前後要用溫開水沖洗胃管。

⑶注入食物溫度不可過低。

⑷防止注入速度過快。

⑸定期更換胃管。

48.胃管脫出

防範措施:

⑴胃管固定要牢固,每日更換膠布。

⑵煩躁病人要約束好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

⑶對於頻繁噁心、嘔吐的病人要及時止吐並抬高牀頭。

⑷定期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49.胃管堵塞

防範措施:

⑴置管前要充分潤滑胃管,置管速度不宜過快。

⑵懷疑胃管有摺疊可向外拉出少許,重新再插入。

⑶防止注入有較大塊兒的渣類物質。

⑷注入食物前、後用溫開水徹底沖洗胃管。

50.誤吸

防範措施:

⑴注入食物前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⑵注入食物速度不可過快,以免引起噁心,造成食物返流導致誤吸。

⑶拔胃管時應先將胃管末端反折,通過咽部時速度要快????????

更多護理知識可加微信:RL131903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