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至今,台湾总统与国会议长隔空交火,运用新闻议题发布频频交锋,卷起台湾舆论一阵不小的漩涡巨浪,此议题演进过程,从公关语艺学角度分析,实有许多可深入探讨的空间,故本文无意进行任何政治立场评价,仅期望从本事件中提取值得关注的现象,供企业声望与形象管理人员参考。

 发言系统  

 

公关语艺学派关注的面向,是组织可如何运用「修辞管理策略」,对外部公众建立良好形象进而达成组织目标。这里指的「修辞策略」,并非仅指文字、辞汇的运用,而是更细腻的包含「发言立场」、「发言讯息」、「发言者角色」、「发言时机」、「发言形式/管道」、「杂音」、「受众反应」等整体的讯息沟通计划,运作模式请参考以上简要示意图。

  

运用上述发言系统架构对照本次政争议题演进,可发现许多关键争议点,是源于发动议题时部分流程处理不够细腻之故,所以才造成马团队抛出看似绝对正确的题目,最后反被社会大众解读为赤裸政治斗争,冲击执政威信,造成民意支持再度下挫的苦果。

   

以下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本议题发言流程管理不够细腻所引发的反效果。

 

l   「我们已准备好没有王金平的立法院」全案未定但发言内容决断,操之过急!

江宜桦院长一席决断的发言内容,在舆论走向尚未完全定调时即选择抛出,或许期待透过有重量的发言内容,框架、形塑民意走向,但近期台湾舆论对于政府有明显的对抗性,当议题正反态度尚未明朗时,政府即抛出决断的言词内容,更易引起媒体、民众「我就是要跟你唱反调的反应」,反而助长、激发对立声量集结,一消一长,削弱正面支持的舆论力道。

   

l   「总统府副秘书长罗智强重砲抨击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下驷轰上驷,手段模糊焦点!

此发言角色与措词安排所产生的问题,源于这发生在国民党这十分重视辈分、伦理的政党认知下,所以罗智强副秘书长出面,下驷对上驷的回应设定,极易把外界的焦点,更进一步的拉往揣测国民党内权力冲突的方向解读,无论罗副秘书长的声明内容有多强劲的立论逻辑支持,结果其实已全无所谓,发言者的角色与措词安排一但出手,即已注定了模糊马总统企图和全民沟通的议题焦点。

   

l   「选择人家嫁女儿时发动」出手时机遭质疑不够厚道,落人口实模糊焦点!

若没有其他考量因素,此议题发动时机点,选在这时出手,就已注定落人口实,且人家嫁女儿你去触霉头,对比复杂的司法条文,是很浅显易懂,容易引发普罗大众心理共鸣的草根文化题材,搭配上近期民众「习惯」对抗政府的氛围,即易成为人际大量传散漫骂的素材,再次削弱国会议长可否司法关说才是核心焦点的议题关注度。

   

l   误判「媒体立场与民众反应」,引发强大反作用力!

马团队在公布此一议题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其实是台湾已经成形的逢马必反舆论氛围,所以一件事情,不论对错,只要是有资源、有权力的马政府说的、马政府想做的,我就是要唱反调。在马政府的执政风格下,挑战权威已成为台湾社会的流行。所以这个氛围和对立情势,并不容易单纯透过几次简短的记者会发言,举著大是大非旗帜即可有定调扭转效果,特别是在议题还有模糊空间的状态下,难度更高。故在进行本次议题沟通时,若事前未针对不同媒体记者、不同族群民众所可能认同与不认同的论点进行评估,提前拟定各种发展状况的因应对策,在民众习惯站在政府对立面的态势下,被对立言论吞噬的结果其实是很显而易见的。

  

本次九月政争的议题案例,我们可以观察发现目前在台湾的舆论环境中,有时「内容本身可能并不是最具说服力的讯息」,何时讲、谁来讲、怎么讲所造成的反效果,反而更加凸显出「发言人即讯息」、「时机即讯息」、「媒介即讯息」对于议题走向来得更有影响力的证明,这些现象与企业形象管理其实也息息相关。

  

以往,我在和许多企业或政府机关沟通发言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细腻度时,常得到的回应是:我们在应对记者上已经很有经验了,而且我们的发言人口才很好,反应很快,对外发言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从本次事件可带给企业声望或形象管理人员的启示是:组织的发言运作已不单纯只是发言人一人之事而已,未来企业对外发言的观念,必须从「单一发言人」转化成「发言团队」,且须把对外发言流程,一并纳入整体企业CIS计划的一环,同步进行整体性的评估管理,才能够在面对细腻流程时不致出错,造成损害。

 

近期台湾乡民的正义、公民主动上街头、攻击性新闻报导、宝杰掀起的评论节目2.0,到处都是进击的专家等等的舆论现象,都让企业在管理形象、管理发言时的变数更为多元与复杂,所以组织的企业声望或形象管理者,需开始更为谨慎、细腻的思考企业发言系统中每个流程该如何妥善的被管理与运作,这很大程度会决定了企业被外界解读与认知方向,毕竟建立品牌或形象耗资甚钜且经营不易,若只因一时发言疏忽而毁于旦夕,十分得不偿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