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也算得上是三國裏面爲數不多的智者,當然他不懂軍事,更多地只是小聰明,但是其中也有很多事大智慧,曹操卻只看到了曹衝身上的這種智慧,可惜曹衝卻英年早逝,而楊修卻沒有適當的收斂,最終惹來殺身之禍,而他的死只是讓那個時代的悲劇更重一些罷了。

楊修的死並不是因爲雞肋,你們太不懂曹操了

楊修

而楊修確實聰明絕頂,時常在人前賣弄,特別是在曹操面前,曹操早就看出他想升官發財的心思,所以多次都只是付之一笑,誰知道楊修卻以此爲樂,以此變本加厲。一次,曹操知道自己沒辦法南下江南了,就修了一座和江南庭院一樣的庭院,他看見門太寬了,就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結果楊修命人拆了這個門,等曹操知道的時候,他說丞相覺得門太闊了,於是命人拆了,門上加一個活字就是一個闊字了 。還有一次,馬騰命人給漢獻帝獻了一百盒酥糖,可是隻給曹操一盒酥,曹操擔心有毒,就在盒子上面寫了一盒酥三個字,於是楊修就叫下人們分着喫了,曹操知道以後對對荀彧說這酥你嚐嚐,楊修他們已經試喫過了。而這兩個事情在當時成了家喻戶曉的趣聞。

楊修的死並不是因爲雞肋,你們太不懂曹操了

曹植

楊修的死並不是因爲雞肋,你們太不懂曹操了

曹操

而當司馬懿從曹丕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卻說楊修離死不遠了,而結果也剛好如此,在漢中大戰的時候,曹操糧草斷絕,形式非常危機,當值令官傳達今夜口令爲雞肋的時候,楊修想到的是“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於是他對手下的人說感慨收拾行李,丞相打算退兵,當大家正在忙的時候動作太大驚動了曹操,曹操得知是楊修的主意,結果就以亂軍心爲由斬了楊修,古今算是沒有哪一位大賢死的比楊修更冤枉了吧。而曹操殺楊修也不是一時之氣,曹操也沒有因爲一時氣憤錯殺過誰,所以曹操殺楊修是蓄謀已久。就當時的局勢來看,他殺了楊修也是正確的,因爲可能那個時候不殺他也就是沒有機會再殺他了,他作爲曹植的智囊,在曹營起着無足輕重的作用,他的存在威脅到了曹丕繼承曹操的大位,而楊修的死和周不疑的死基本都是這個原因,曹植天生放蕩不羈,如果得到楊修指點,最後的成敗可能是未知數,但是如果由此引發了宮廷譁變,造成大位被獻帝竊取,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曹操毫不猶豫的殺了他,就這樣剝奪了他大放異彩的機會,也就此爲了留下了一個不太好的名聲。

楊修的死並不是因爲雞肋,你們太不懂曹操了

曹衝

楊修的死並不是因爲雞肋,你們太不懂曹操了

曹丕

總而言之,我覺得其實他可以是遠離這是非,將自己的聰明放在旁的方面,那樣生活就能更加精緻一些。

楊修的死並不是因爲雞肋,你們太不懂曹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