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寫人的亙古真情,寫不管是5000年前的人還是現在的你都會普遍面臨的處境。

這樣一條標準就把那道德訓誡和社會批判性質的東西排除在外了——因為它們的對象是一種不恆定的和易逝的東西。

當然也有例外,有些在當時帶有明確的、實際的目的的作品也成為經典流傳了下來,但我們應該「帶著驚奇的眼光去欣賞這些武器上的精美花紋,它的天才和巧奪天工,畢竟,比起這些,它曾經批判的東西,又算的了什麼。」


我沒看過什麼書,可是也看過幾本咯。文學作品,是提出問題的而非解決問題的。而各種寫作手法被我看作提出問題的形式。怎樣提出問題是一個文學問題,而提出什麼問題則是一個哲學問題。 所以首先,在寫作手法上(也就是提出問題的方法上)有開創性的或者為一種手法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代表性的必定是超越時代的。因為形式本身是不隨時代變化的。 其次,對於提出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時代性的和永恆性的。時代性的問題出現在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社會背景。關注這種問題的文學作品容易引起特定受眾的共鳴,但是當那個特定的時代過去,它的價值便大打折扣。而永恆性的問題可以出現在現實的社會背景,也可以出現在完全虛構的一個世界中。這類問題中常見的有人性的問題(關注人性問題的作品常構建一個極為誇張荒誕的世界來暴露出平時為人所忽視的東西,但也不乏建立在現實世界之中的佳作)、超驗體驗的問題(比如死的體驗,常言道畫鬼容易畫狗難,但是想讓讀者相信作品中的鬼就是真的鬼也需要真功夫)、各種關係問題(比如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問題,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等,這種作品也是可以超越時代的。

總結一下就是,形式上有建樹的作品和關注永恆性問題的作品。(這?不是廢話麼)


應該就是很久以前人寫的東西放到現在讀還不過時的吧…比如女訓(我沒有讀過)這種,就有它封建的地方,不適合再拿出來作為教材了。但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就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作品了。

我知道題主問的是文學作品,但是文學作品這種東西,都是仁者見仁的,你喜歡,你覺得讀起來並不枯燥並不有年代感,那它就是一部超越時代的作品。


末世悲歌


「卡夫卡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探討人主觀與客觀範疇中的所有本質矛盾的作品,因為其帶有全人類共通的命運,所以可以超越時代,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


數個世紀還可以被人記住,哪怕只有到時候一個讀者。

文學性與思想性並存的文學作品


有關人性的。莎士比亞作品之所以流行到現在,就是因為他對人性的深刻觀察和領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