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題出的差矣,李逵說其兇殘,道也不足為過、可說其狡詐二字,不知從何說起。再說毒藥入之腹腸,雖屬慢性,不作施求,,自然束手待斃!

再說,宋江早以言明,與你服了慢性毒藥,回至潤州必死。死後陰魂可到楚州南門下,有個蓼兒窪,風景盡與梁山無異,你我兄弟在此相聚。

看看一切生死來由,早被宋江控於股掌,不束手待斃,又能如何?我道想李逵多幾分狡詐機智,可其生性粗獷憨直,自少提防之心。已被宋江的銀子,義氣所矇蔽,也自願枉枉然了卻性命。

可縱觀宋江與李逵一生的交往。一個出身於正統的封建地主階級,一個出身於低層的農民階級,其內心深處的階級屬性的隔閡,永遠是無法溶合的!

從招安,招安,招個鳥安!到哥哥幾時起兵,我那裡起兵相應!這些不忠之言,也纔是宋江用毒藥要了他性命真正原因所在,也纔是這種階級屬性的隔閡,在一劑毒藥中,完成了溶合與統一!

正是:宋江飲毒已知情,恐壞忠義水滸名,便約李逵一道死,蓼兒窪內起佳城。


毒酒進肚,雖然是慢性的,但也難逃一死,你說李逵還反抗什麼,反抗也無效啊,等到了李逵回到潤州,毒發身亡了。你可以說李逵對宋江是真感情,也可以說李逵糊塗沒看清宋江愚忠的本性,但無論如何,施耐庵可能是含著淚為宋徽宗掃清了外界不安因素,也把他送到了金人手中。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知道當時李逵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掌管鎮江的大小事。而宋徽宗趙佶對鎮江也有著別樣的感情,在他14歲的時候,他哥宋哲宗就他為鎮江軍節度,他也在美麗的鎮江快活了一段時日。之後金兵來襲,慌亂中的趙佶傳位與趙桓,然後出逃,目的地就是那個曾經讓他夢回縈繞的鎮江。

那麼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事件就多少讓人感到毛骨悚然了,加入李逵沒被毒死,依他的脾氣勢必要想著替公明哥哥報仇,所以金兵攻來時朝廷或許會發號令讓各路兵馬前來救駕,那麼推測以李逵的腦子可能會做出兩種舉動:

1、救駕,但是以報仇的目的,趙佶已跑,想辦法殺趙桓甚至為了復仇而投靠金兵;

2、不救駕,在鎮江以逸待勞殺了趙佶。

我們說這趙家二帝歷史上是要做金人的俘虜的,怎麼能死在李逵的板斧下呢,這不就變成架空小說了,所以說為了貼合歷史,又能突顯奸臣當道導致宋朝衰敗不堪的事實,施公就不得不讓宋江順道也把李逵帶走啦…


李逵兇殘奸詐?朋友你確定你看的是水滸傳嗎?


按照小說去評價,李逵也算不得奸詐,但是充滿著專制帝國下農民式的狡猾。宋是李的信仰,是君。君要臣死,臣豈能不死。這麼寫也能有較好的文學效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