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封面

03:08武漢過早一年不重樣!

聽說,武漢人喜歡邊走邊吃。

因為在麵館買了熱乾麵邊走邊吃,吃完了,剛好到豆皮店,買份豆皮,再邊走邊吃,吃得差不多了,到了豆漿店,買杯豆漿喝,邊喝邊走,就到了目的地了。

走街串巷中每一種武漢過早美食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美食體驗,因為——武漢,每天不一樣!

在武漢,如果熱乾麵排第一,估計也只有豆皮敢排第二了。

說起「三鮮豆皮」,這個只有武漢才有的小吃,製作食材十分講究:豆皮必須用脫殼綠豆、米漿;餡,必須是糯米;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形狀,必須是方而薄;顏色,必須是金而黃;味道,必須是鮮而香。最精彩的就是反面的瞬間!

燒梅是武漢老字號的過早小吃。

薄薄的麵皮裡面裹著糯米、肉末和香菇碎丁末等,封口的時候輕輕一捏,蒸熟後外形精緻如花瓣。老字號的燒麥店門口總是大排長隊,人們在濃重的米香和胡椒香中,等待著美食出籠的一刻。

在那個燒麥還叫燒梅的年代,燒梅裡面並沒有那麼多餡料,沒有那麼多油,沒有那麼大,也沒有那貴。時代在變,人們的口味也在變。現在已經很難在大街小巷裡尋覓到小燒梅的身影。

就燒麥而言,廣東重在肉餡,食味清淡;武漢的重油燒麥卻重在糯米與胡椒的混合味道,滿口油香。

糯米包油條,舀一勺糯米碾平,一層綿糖粉撒勻,一勺芝麻調料粉撒勻,再鋪一層糖粉,油條撕段,按在糯米中間,濕潤不黏的白布一卷,用力捏握成形,兩端蘸糖和芝麻粉,香黏軟糯的糯米包油條是視覺味覺的雙重享受。

武漢不僅過早種類繁多,每種食物之間不同的選擇和搭配更是豐富。

油餅和燒梅本是兩種重油的食物,卻被完美的組合起來,吃來一點不膩。油餅炸出來松、軟、脆;燒梅更是軟、糯、香。

這個尖板眼一定不是每個武漢人都吃過滴,因為在武漢實在是太少。

鮮雞蛋打散,滾滾的沸水一衝,加上湖北的孝感米酒拌點糖,就是武漢人最鍾愛的蛋酒,一種「過早」飲料。

蛋酒香濃可口,色淡而甘甜,口感極佳,酒氣不重,配著熱乾麵,面窩,吃得開胃又舒坦。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小吃之一。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

色澤金黃,呈圓窩式,中間薄焦酥,邊圈厚柔軟,味正,含有蔥、姜、芝麻香,膾炙人口,深受武漢人喜愛。面窩和牛肉粉更配喲!

除此之外,還有鴨血粉絲湯、生燙粉面、蛋餅、豆漿、苕面窩、醬香餅、油墩子、雞冠餃、餡餅、糍粑、酥餅、豆腐腦、韭菜盒子、綠豆沙、饃饃、等等等等……

我想你應該可以吃到明年不重樣吧。

# 話題 #

來說說,你的早餐喜歡怎麼組合搭配呢?

文 / 小喬 圖 / 部分來源於網路

— END —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