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保障十分重視,在孩子出生之後,甚至是出生之前,便會急著想要為孩子規劃一份保單。

    那,到底該為孩子規劃什麼樣的保單呢?媒體整理出下表來,提供給大家參考。

undefined

圖片來源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4-22/clipping/656/a07a00_t_01_02.jpg

    在上表中,其實,幾乎把保障型的保單都列出來了,也差不多是一般人投保的選擇。但是,每個家庭的條件不同,每個人的觀念不同,也就沒有什麼是絕對該買的險種。不過,勞瑞就個人對不同險種選擇上的考量重點,簡列於下,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1.意外險:意外險其實是不太需要考量的,因為保費實在太便宜,所以,就保障而言,應該是不需討論的優先選擇。只是,意外並不是孩子最容易發生的風險,因為年紀小的孩子,主要都受到大人的嚴密保護,在上到小學之前,發生意外的機會不高(以現今父母的愛子心切,在幼兒園如果發生意外,幼兒園可能就準備倒閉了!)。於是,如果家庭是真的經濟上有相當的困難,那便宜的意外險當然就是最佳選擇,而如果經濟不是問題...,反正那麼便宜,又有什麼好不買的呢?

    上表用醫療險包含了疾病的保障,實在太簡單,所以勞瑞會分為幾個部份來思考。

    2.醫療險-日額給付:小孩在上學之後,會開始第一波與外面病毒、細菌的相見歡,沒事就發個燒、生個小病,這其實是孩子的身體在開始建立免疫資料庫的過程,大部份只要觀察病程的發展,過2天可能就不藥而癒。不過,有些情形並不簡單,而且大部份的家長並沒有足夠的醫學知道,所以,孩子不舒服就上醫院,住院的經驗也不是太少。

    3.醫療險-實支實付:時代在改變,保險的功能也隨著醫療環境而改變。在民國84年健保實施之時,健保實在是涵蓋了大部份的給付,沒想到醫療技術實在進步太快,醫療費用也跟著漲勢驚人(如果是股市,不知道有多好,都不跌的...),於是,醫療開始有了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而且,越來越多!所幸,高額的自費項目大部份是用在換身體零件的,孩子會需要的機會相對是比較少,不過,保險就是用不到的時候比較便宜,而且,誰會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用到醫療呢?怕的就是風險在不留心的時候來到啊!

    由於實支實付是目前醫療上很重要的一個部份,所以,雖然孩子的風險還沒那麼高,但是實支實付仍是住院醫療的第一優先的推薦。

    4.殘扶險:大部份人的認知中,面臨到長照風險的,肯定是老人。可是,仔細想想,一般正常老化的老人,或是因為得到慢性病而需要被照顧的,其實不容易符合殘扶險的理賠標準,而為什麼大部份的人會認為他們是最需要被照顧的呢?這是認定標準不同所致。

    殘扶險的理賠是以殘廢等級為認定標準,但其實,符合殘廢等級的人,生活或許不便,或許無法再去工作而取得收入,日常生活上卻不見得需要被照顧。又殘廢等級原本是用在意外險的給付認定上,所以是以"缺失"為主要的認定,因疾病造成需要被照顧的條件,在殘廢等級表上,符合的項目相對較少。以致於很多實際上虛弱需要有人看護的患者,卻找不到殘廢等級可以認定適用。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年紀小的時候,殘扶險真的是俗甲靠八。再從另一個角度來想,進入國中以後,孩子因為外出活動的機會增加,意外的機會也大增。事實上,就交通事故的統計上來看,每天都有很多年輕人因為意外事故而身故或致殘,天知道,這些孩子因為臺灣高超的醫療技術之下,能夠繼續在病牀上躺個數十年。殘扶險也是在預算可行的時候,應該要提早規劃的超高CP值險種。

    5.豁免保費:我不是很瞭解為什麼豁免保費需要被提起,這不是基本常識嗎?不用解釋,豁免保費就是要加,豁免保費就是代表著父母。父母在的時候,保費由父母繳,父母不在時,保費就讓豁免保費附約來繳。

 

    總結,您想好新生兒最重要的保單了嗎?沒錯,您猜錯了!

    父母的保障,纔是孩子最重要的保單,父母在,父母可以保障孩子的一切,不管是貧困或富裕,但是父母不了,就是父母的保單來代替父母照顧孩子啊!

    您規劃對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