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研究院近期的研究指出,母亲怀孕期使用毒品不仅伤害胎儿的健康,相关的伤害及影响可能延及至出生后的成长;包括入学前的死亡增加、不良怀孕结果(如早产),和周岁前的健儿门诊使用偏低。药瘾者的子女,是一群隐藏的无辜受害者-这族群在我们的社区正逐渐增加。

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及精神研究中心陈娟瑜合聘研究员研究团队发现,父母一方如果是鸦片类药物(例如,海洛因)成瘾者,子女六岁以前的死亡率比一般族群高出2.3倍;非自然死因(如意外伤害、死因不明等)则为4.2倍。其中,母亲的影响尤其大。如果母亲是鸦片类药物成瘾者,子女死亡率为一般族群的3.9倍,高于父亲为鸦片类药物成瘾者的子女死亡率为1.7倍。这个研究成果今年二月刊登于药物依赖领域的权威期刊《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陈娟瑜研究团队指出,怀孕期间使用海洛因的妇女,胎儿早产、体重过低及死产的风险都会升高。此外, 陈娟瑜教授以回溯性纵贯研究方法,透过比较海洛因成瘾孕妇接受美沙冬治疗之前与之后出生的子女,探讨美沙冬治疗对于其子女出生第一年健康照护的可近性与利用率。研究结果也显示,成瘾妇女于接受美沙冬治疗之后出生的子女,有较高的医疗利用率,反映医疗介入对于其后代医疗可近性的良性影响;此研究成果已于2015年刊登于《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药物滥用对后代的影响,除了医疗问题外,社会安全问题更值得注意。美国2006年针对鸦片滥用的跨世代伤害研究显示,新生儿戒断症状群案例逐年上升,且儿少保护的社会服务(如机构安置等)需求亦急遽增加。

政府妥善的介入对于这些无辜下一代儿童的帮助极为重要。根据联合国毒品犯罪办公室有实证依据之药物使用与伤害预防报告指出,家庭层面的介入,包括进行孕期与子女出生第一年的居家访视、针对药瘾及酒瘾孕妇进行治疗、安排亲职教育等都有相当的成效。

国卫院研究团队建议,针对药物滥用伤害防治及预防,政府可以做的包含(一)针对成瘾者增加药瘾治疗服务的可近性与内容:例如重视育龄妇女的需求、产前及产后的医疗追踪等;以及(二)减少药瘾者后代伤害并促进其健康发展:例如按发展阶段评估药瘾者子女的医疗及社会服务需求包含第一年的定期健康与发展评估、提升医疗专业者的相关意识(尤其是小儿科、家医科、与精神科),以及社福资源的挹注与分配等方式。最后,减少社会及体系中药物成瘾者寻求医疗及社会福利专业协助的可能障碍,更是刻不容缓的议题。

更多新闻推荐

技能界甜美「学姊」吴名䜣 集资木工团队年营收逾500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