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核電發展格局: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球在運核電機組441台,總裝機容量3.83億kW。在役反應堆中,第三代壓水堆核電佔了絕對優勢。在建反應堆大部分也為壓水堆,佔到85.1%。全球已具有核發電能力的國家中,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和中國的在運反應堆數量為世界前五位。共佔全球總數的60.3%。中國在運核電機組31台(含實驗快堆),數量列第五位。2015年全球核能發電量總計24413億kWh,比2014年增加1.3%。2014年,核電國家中核能發電比例佔10%以上的有20個,包括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其中法國核能發電比例最高,為76.3%,美國為19.5%,俄羅斯為18.6%,英國為18.9%,韓國為31.7%,中國為3%。

二、我國發展速度:

根據我國出台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指出,到2030年,傳統石化能源消費佔比將下降至68%,而清潔能源佔比將從19%升至32%,其中核電佔比將從提升至5% 。根據IAEA統計數據, 2017年1月1日,13個國家55台核電機組在建,其中亞洲34台(中國21台),我國在建核電佔比達38%,東歐10台,中東4台。綜上,我國核電發展歷史相對較慢,目前相比其他國家核電發展相對較快。

三、結合國際淺談我國以及核電發展緩慢的原因:

1、政策限制

在福島事件以後,各地反核遊行盛行,尤其以歐洲最為嚴重,各地核電發展變緩。法國核電占非常高,與國內政策和國內民眾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再看德國,參觀德國的工廠真是一種美的享受,整潔的廠區環境,合理的布局,工業技術非常發達,我國核電關鍵部件就有從德國進口的,然而由於國內民眾的強烈反對和政策上的限制,德國發展核電計劃不得不停滯。考慮國內外核電發展情況,雖然需求很大,我國目前明顯放慢了發展核電步伐。

2、廠址限制

核電一個安全問題之一就是要解決堆芯餘熱導出,導出餘熱需要大量的水,因此核電需要建造在水源充足的地區,因此核電廠址是一種稀缺資源。按地理位置分為濱海、濱河、濱湖三大類。按照習慣,國際上將建在濱河和濱湖廠址的核電廠通稱為內陸核電廠。尤其是沿海核電選址,經過多年的開發及當前階段沿海核電項目的開工建設,其稀缺性愈發明顯,全球在運441台核電機組中,內陸核電機組總共約有220台,幾乎佔總數的50%,從國家上看,大致為美國,法國,加拿大、德國都有超過一半的核電在內陸,烏克蘭全部的核電都是在內陸。內陸核電在國外已經很普遍,我國的內陸核電發展主要取決於民眾的接受程度,目前我國將所有的廠址都選擇在了沿海,然而沿海適建廠址越來越少使得廠址更加稀缺。

3.技術限制

國際主流核電技術強國美國和法國,法國核電發電比例達60%以上,我國的核電技術採用引進吸收加改進的策略,初期從法國阿海琺公司的ERP壓水堆,目前從美國引入AP1000技術,堆型是引入了,但是由於美國政府對核心技術的控制,我國只能借鑒經驗自己謀求發展,此外,從俄羅斯引入了第三代技術VVER堆型。社會目前我國三代核電技術有華龍一號和CAP1400兩種技術路線,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相比法美兩國,最大的特點是造價相對較低,安全性卻沒有降低,因此,我國的核電技術,在面對法美兩國競爭時,既在安全性上不相上下,又有較高的經濟性,所以,未來我國核電技術在國際上有廣闊的市場。

由於技術限制,許多在建核電不得不延期,結尾2017年1月1日,13個國家的55台在建機組中,35台的工程逾期(中國的21台在建機組中也有9台嚴重逾期)。

4,經濟限制

其實這個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技術限制造成的,當然與本國經濟有很大關係,俄羅斯就是個例子,核電技術發展很早,1954年6月,原蘇聯就在莫斯科近郊粵布寧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工業電網送電的核電站,雖然只有5000kW.目前技術很成熟,擁有第三代核電技術,AES-2006型壓水堆。但是由於近幾年俄羅斯經濟的持續低迷,核電本身建設周期長,目前,在全球609台竣工併網發電的核電機組中,約55%的建設工期在5-10年之間;15%建設工期超過15年,約十幾台核電超過20年,我們的鄰國朝鮮也有一台沒能發出電的核電站。建設周期長使得成本回收困難增大,投資不確定性爭強。

當前我國國內電力市場有限,工業用電量持續低迷,電網逐步取消以往的照單全收,部分電力要進入電力市場進行交易,即電廠需要自己找買家,更增大了發電企業的競爭,各大發電集團多發電就意味著多的利潤,各集團都不願意主動降低自己的發點比例。

以上內容,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這很好解釋,沒有下面那些大神說的那麼繁瑣。就兩個原因,部分國家三個原因。第一,國際原子能組織規定,在有資源的情況下必須首先採用非核能發電,在本地水力風力熱力不能滿足基本需要的情況下才有資格考慮建造核電站。哪怕你只有石油都不會贊成你建設核電站。第二,就是核電站不一定是什麼好東西,看看福島,看看切爾諾貝利,這都是教訓。而且出現戰爭那就是個大型核彈,還只能炸自己。部分第三最簡單,沒錢。


其實看一下歷史,中國核電站並沒有那麼多很大程度上是歷史原因,從八十年代才開始有核電站,技術方面即使吸收了國外一些核電站核泄露的教訓,體制機制也不健全,搞核電是需要海水降溫,中國靠海的地方並不多


我國核電站少的主要原因有:

1、核電開發建設成本高昂。核電建設周期長,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

2、核電技術水平要求高。核電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需要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儲備,尤其大型核電技術,我國也是剛剛掌握。

3、核燃料來源受到限制。眾所周知,我國是個「貧鈾國」,國內鈾礦少,品位低,目前世界鈾礦主要來源於澳大利亞和南非,核燃料受制於人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4、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世界上主要的核電技術來源國是蘇聯和美國,其中法國、日本、韓國的核電技術最初都是引進美國的技術,而長期以來,我國與兩個超級大國長期對抗,發達國家對我國採取技術封鎖造成我國核電技術難以與世界接軌。

5、長期以來的觀念制約。核能是一種安全、高效、清潔的能源,但是在人們的普遍觀念中往往「談核色變」,這一結果造成我國的核電發展長期局限于軍事領域,尤其是地方政府不積極。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當前在運核電機組數達34台,僅次於美國、法國、俄羅斯,位列全球第四。到2020年,中國核電機組數量將達到90餘台,從裝機容量上講,將超過法國,成為世界第二的核電大國,僅次於美國。

世界各國核電站分布圖

亞洲主要國家核電站分布圖

歐洲主要國家核電站分布圖英國,法國核電站分布圖德國核電站分布圖

烏克蘭核電站分布圖

世界核設施分布圖(黃色是擁核國家,白色是擁有核設施的無核國家)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哪些核電爆炸事故? 今天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三十周年紀念日,在歷史上,人類總共經歷過哪些核電爆炸事故,切爾諾貝利核爆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嗎? ??? 7個回答 ? 核電小科普 0贊 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事故、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以及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會重現。針對公眾的擔憂,專家說,歷史上的這三起核事故是由於早期建設的核電廠設計存在缺限,加上操作不當引起的,而目前全球建設的三代、四代核電機組進行了防人因失誤設計,自動控制系統可實現自動安全停堆及餘熱導出,無需人為干預,完全可避免類似的核事故發生。而且中國在核電廠選址時,就已經把安全隱患剔除在外。 暫無評論 ? 我們愛歷史 6贊 文史作者 歷史問答專家 自從出現核電站之後,核電站事故,就像噩夢一樣不可避免。甚至很多本身在核技術上有著領先世界水準的西方國家,核電站建設卻裹足不前,正是由於事故導致。 最典型的就是英國。英國在二戰結束後早期,本是和平利用核能的倡導者,其溫德斯凱爾核電站,更公認是全國第一代技術成熟的核電站,但1957年的溫德斯凱爾核電站事故,這場火災引發的事故,導致英國全境遭受核輻射,因此得癌症而死的人有三十九人。 這場核電站也引起了英國舉國的震動,之後三十年里,英國的核電發展,一直裹足不前。 相對來說,對核電站早期應有非常積極的,則是前蘇聯。比較有名的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其實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之前,蘇聯就出現了多起核電事故。 溫德斯凱爾核電事故同年,蘇聯就發生了烏拉爾山核電事故,一個核廢料倉庫發生爆炸,導致一萬多人被疏散。這個核電站,名字叫「烏里雅賓斯基65號」。十年以後,即1967年,同樣還是這個電站,其核廢料由於疏於管理,顆粒被大風吹走,再次導致六千多人被疏散。 而冷戰時代與蘇聯雙雄鼎立的美國,核電站事故方面,也是「毫不遜色」。 美國最早的核事故,是1961年愛荷華州核反應堆爆炸事件,造成三人死亡。 而在1970年,美國爆發了切爾諾貝利事件之前,全球殺傷力最大的核事故:加卡平地核事故:美國內華達州加卡平地下,當量一萬噸級的核裝置發生爆炸,放射性殘骸泄露到空氣里,現場六人被輻射。 上世紀70年代,也是美國核事故的重災期:加卡平地事故次年,也就是1971年11月,美國明尼蘇達北方電力公司發生超庫存泄露,5000加侖廢水流入密西西比河,進入沿途城市的飲用水系統。 1979年3月和8月,美國一年連出三里島核反應堆泄露事故和田納西州濃縮鈾外泄事故,前者造成八十公里土地被污染,引發美國民間反核大暴動,也導致自此以後,美國三十年里沒再建新核電站,後者造成一千多人受傷。總之倆次折騰後,美國幾代總統咬牙頂風硬幹的核電事業,算是基本歇菜。 當然人類歷史上最空前慘烈的核事故,還是1986年4月26日爆發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故:空前慘烈大爆炸,幾千噸廠房全掀,放射物覆蓋西歐大地。搶險者中有二十九人死亡,一百二十九人患病,周邊兩千六百平方公里成無人區,十一萬人撤離,六點六萬人因此患癌症,三百二十萬人被輻射。 事故爆發的地點,全部由混凝土澆灌成「石棺」,2011年,世界各國捐贈五點五億歐元,再次加蓋金屬罩。堪稱百年噩夢。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對於歐美國家最大的震撼,就是好些國家逐步放棄了核電計劃。典型如德國,從切爾諾事件起,就停止或縮減核電,積極尋找可再生資源。以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的話說,一場切爾諾貝利事故,讓德國舉國對核電的警惕升級,2011年,德國立法退出核電大國,並決心2030年以前,關閉所有核電站。 相對德國的態度,一直對核電積極的,當屬日本。切爾諾貝利事故後,核電出事最多的,也是日本。 在著名的福島核泄漏之前,日本已經出了八次嚴重核泄漏:1995年福井核泄漏事故,1997年茨城核爆炸事故,1999年一年連發了三次:郭賀核泄漏事故,茨城縣核泄漏事故,東京核泄漏事故。 著名的關西電力公司,則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別出現高濱核泄漏事故和福井縣核泄漏事故。 2007年,日本的柏琦核電廠和大阪核電站,先後出現泄露事故。2009年,福井縣已經廢棄的「普賢」反應堆也出現事故。2011年的福島事故,更是全球震撼:僅海洋污染,就擴散整個太平洋,污染效應保守估計三十年。 為啥日本成了重災區?其實想想就好理解:第一,日本核電項目上馬早,雖說日本人技術過硬,可是硬體設備都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到21世紀,基本進入老化期。第二,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發生強震對於核電站的影響,基本就是災難性的。第三,國際原子能機構,現在主要就是日本人當家,對日本的核問題,常年各種袒護。當然到頭來,首先害的還是日本人自己。


截止2016年底,中國已經建好的核電站數據:分布在9個省(北京、廣東、廣西、浙江、福建、山東、遼寧、海南)的21個核電站54台機組。機組台數,美國是99台,法國是58,日本是42,俄羅斯是35。計劃建設的還有九個省的(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四川、重慶、吉林、黑龍江)的20個核電站的40台機組(其中部分已經完成基建)。預計到2020年機組數將超過法國躍居第二,2026年發電量將達到全球第一。


中國核電站為啥很少?

中國從貧困走到今天短短三十多年,核電站技術受歐美等國控制,在八十年代外匯相當緊張,基本上國家沒有能力來建核電站。中國受美國多種技術制裁而受限,包括核電站技術。本國技術不成熟進口技術費用和設備需幾十倍的價格,所以暫緩上馬核電站原因?


960萬平方公里,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這些哪個不比核電站強?404城廢棄成那樣,這裡面究竟是否有事故我們不得而知,但老百姓和下一代難道不重要麼?GDP就是你麻痹扯淡,天天就知道自己的政績有個蛋用?


中國最早秦山核電站由於技術問題20年就只幹了一座,後大亞灣核電站,用的是法國的技術,之後才開始在其他地方建核電站,再往後賣斷美國的4代核電站技術(由於美基本已停建核電,美4代核電站技術並沒有用於建核電站),開始大力發展核電,號稱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核電技術,總體來說技術要求高電價高,如果出事安全風險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