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簡單,一個只支出無回報,或者說回報不明顯;一個支出大回報更大。

匈奴是遊牧文明,相對於大漢來說就是個窮鬼,所以漢匈戰爭短期來看得不償失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是農耕文明對遊牧文明的戰爭。要想打敗匈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一次在馬匹方面的消耗都是數以萬計,錢糧更是不可勝數。但遊牧文明的生產資料不過是牛羊馬等牲畜,即使打敗了匈奴,也只是能繳獲一堆牲畜而已,價值有限。雖然武帝時期基本重創了匈奴,但是付出的代價是國內長久積累的社會財富和資本喪失殆盡,馬匹等物資損失嚴重,而加徵租稅又造成了農民起義。

而且因為漢軍不可能在大草原上長期駐紮,要想控制打下來的匈奴領土必須遷移人口、開墾荒地、修築城池,這又是一大筆支出,還是長期支出,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看到回報。

打敗匈奴後還要繼續花錢,建設新獲得的土地,壓縮匈奴生存空間,這投入比戰爭更大、更持久

例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即河套地區一部。漢武帝當年即置朔方郡、五原郡,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前125年又置西河郡。朔方郡建縣城十座,五原郡建縣城十六座,西河郡建縣城三十六座。

同時為防止匈奴襲擾這些新郡,還大規模修築長城和要塞。如五原郡內就有石門障、光祿城、支就、頭曼、呼河、宿虜等多座鄣塞,還以長城連接起來,稱為列城。這樣大的建設規模,全部都需要中央撥款,可以想見支出之大。

戰國時期的戰爭是農耕文明之間的戰爭,大家看重的生產資料都是一樣的,人口、土地、城市、礦產,打了勝仗後佔領的地區,不需要什麼投入,馬上就可以轉化為戰勝國的資產,為其下一次戰爭提供資源,所以當然會越打越強(準確說是越勝越強)。

例如宜陽之戰,雖然秦國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攻克宜陽,但卻獲得了著名的宜陽鐵山和大量能工巧匠,當時最先進的冶鐵技術從此被秦國掌握,原本以「強弓勁弩」聞名於諸侯的韓國則從此一蹶不振,衰弱下去。

呼韓邪單於歸漢,標誌著漢匈百年戰爭的終點

但是漢武帝打擊匈奴的長遠收益是巨大的。漢匈戰爭主要在匈奴地盤上打,大漢僅損失壯丁和物資,不傷根本。在一段休養生息後,到宣帝時期依然能發動十餘萬精銳騎兵北擊匈奴。而河西、河南兩塊富庶地區的丟失使匈奴經濟遇到很大困難,再加上內憂外患,匈奴不久發生了內亂,甚至出現「五單於並立」的局面。最終呼韓邪單於時期,匈奴不得不歸附漢朝,北方終於出現了長期和平。


謝謝邀請,我從三個角度來解析這個問題。

一、戰爭的規模

戰國各國之間的戰爭規模與漢朝匈奴之間的戰爭規模比起來,就是好比省鬥和國鬥。

而且戰國各國之間的戰爭多數都是攻城略地戰,而漢朝匈奴之間的戰爭都是千里奔襲長驅漠北的遠徵,規模不可同日而語。

二、戰爭的成本

戰國各國之間的戰爭規模小,就決定了他的成本低,而且戰國之間還可以割地求和,不會和他國死磕,因為還有其他國家與之制衡,因為成本低廉,所以能夠很快的回本,並且還有發展的餘地。

而漢朝匈奴之間的戰爭是大規模的遠徵全面戰爭,路途遙遠、軍隊人數眾多、補給難度非常高,這都無疑加重了戰爭的成本,所以非常耗國力,而且一旦消耗後,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三、戰爭的本質

戰國各國之間的戰爭本質是大國博弈,下的是圍棋。

而漢朝匈奴戰爭的本質是兩個民族的血拚戰爭,下的是仇恨。

正因為本質上雙方戰爭就不同,從而決定了雙方戰爭的規模與成本是小巫見大巫。

綜上所述

因為漢朝匈奴之間的戰爭本質與戰國各國之間的戰爭本質不同,因此漢朝匈奴之間的戰爭規模比戰國各國之間的戰爭規模大得多,漢朝匈奴之間的戰爭成本比戰國各國之間的戰爭成本大得多,所以漢武帝北伐匈奴死傷十幾萬就耗空國力,國時期各國連年徵戰,卻越打越強。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今日頭條2019年3月份月度優質賬號獲得者、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羣領頭羊,歷史中簡堂寫手團隊中的「食指點江山」,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立志弘揚傳統歷史文化】


題主把標題的意義完全說反了,戰國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爭雄,華夏民族總共只這麼多人口,這麼多資源,經過幾十年戰爭,其中長平之戰秦軍就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到秦始皇統一六國軍隊死亡人數在二百萬以上。秦國屬侵略戰爭,兵力越打越多,地盤越打越大,最後消滅六國。但消耗了當時各國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使秦統一面臨資源枯竭,秦帝國貌似強大,其實國力空虛。還動用幾百萬民眾修建長城,幾十萬修建驪山陵墓,激起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是秦始皇自己做死,大秦萬世帝國二世而亡,不是秦始皇開劈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國家的話,十五年的秦朝存在感都沒有。漢朝經歷文景之治,漢武帝時代兵強馬壯,國家富強。武帝為了振興大漢民族,以雪高祖與匈奴白登之戰之恥,大漢與匈奴和親之辱。開疆拓土,發起北伐匈奴之戰,以衛青為大將軍,此戰收復河套廣大地區。第二次北伐匈奴,衛青與霍去病分兵作戰,霍去病向西北進軍二千里,佔領河西地區,直到狼居胥山。衛青也多有斬獲。兩次北伐共損失兵力十多萬,錢糧多有損耗,但意義重大,打通西域通道,與世界各地交流貿易,傳播中華文化。漢帝國當時兵力只少八十萬,錢糧物質也不會耗盡,國力減弱,不可能空虛。國民也沒激起反抗,也沒有農民起義。只是當時國民過的艱苦,付出更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謝謝悟空邀請,無論那朝那代,發動戰爭都是非常燒錢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就是春秋戰國七雄相互爭鬥,也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也是經過幾代人上百年的努力才統一中國,但是秦始皇也沒有能力抵抗匈奴的侵略,大漢建立後,人口也是連年下降,整個大漢朝人口數目一直都是銳減,連年戰亂老百姓只要能活著就不算了,誰還會結婚生孩子,老百姓的主要目標不是為了生孩子,而是為了能活下去,生存環境不安全,誰還會生孩子,就是生了孩子,生存環境不好,孩子是否能活下去,能否健康成長,能否有尊嚴的活著,還是個大問題,根本作不到,也不可能,匈奴打進中原大地燒殺搶,老百姓怎麼休養生息,簡直就是作白日夢,癡心妄想,漢武帝為了永絕後患,讓老百姓有個安全的生存環境,匈奴連年侵擾邊關,沒完沒了,漢武帝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漢武帝下定決心要傾全國之力,一舉殲滅匈奴,想殲滅匈奴絕非易事,因為匈奴是騎兵,打仗機動性很高很快,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不要低估古人智商,非常令人頭疼,秦始皇為啥要舉全國之力要修建長城,勞民傷財,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宋朝竭中國之財力,納幣賂寇,偷安旦夕,退而渡江航海,竟以議和誤國,然而漢武帝能和匈奴議和嗎?,漢武帝一共作了54年皇帝,漢武帝一生在位期間,主要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對中原的入侵,中華民族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打下極其廣闊的生存空間。二是以法治國,不避親貴的政治制度,影響中國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圍。漢武帝雄才大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封建帝王,超越秦始皇築造長城的範圍有限區域,打出長城北擊匈奴,徹底殲滅北部匈奴侵擾中原幾百年的心腹大患,並且打通西北絲綢之路,打通廣闊南海和西域。有敢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漢武帝消滅四夷,盡除後患,四海臣服。纔有大漢404年江山大地。兩漢的人民,深受其福份,漢武帝的豐功偉績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一、漢家天下基礎薄弱

西漢政權可以說是在中原大地已經歷經了幾百年持續戰亂的廢墟上建立的,尤其戰國後期,戰爭規模越打越大,動輒三五十萬兵力都是常事;秦朝建立後,又連續開展了諸多超大型工程,諸如秦始皇陵、長城、秦馳道、秦直道、三百餘座離宮別苑、數不清的道路橋樑……等等,其中任何一項都對天下人口、物資、民心民力等是種極大的惡性透支。這樣一番折騰下來,以致連大漢天子竟都找不出幾匹毛色相同的馬!中原大地再地大物博,也到了承載的極限!

所以,文景兩代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恢復中原的活力和生機,重農扶桑、輕徭薄賦,既是明智之舉、也是客觀形勢所迫。即使後來到劉徹繼位,也不是一登基就找匈奴開撕,也是經歷了數年籌劃和準備。即使如此,到中後期西漢財力依然喫緊,劉徹不但開始「賣官」、且還明碼標價,即使犯了死罪的人,只要繳納贖金便可釋放,甚至連「酎金成色」這樣的油頭都想出來了,可想當時情形何等窘迫。

二、戰爭形式發生根本變化

戰國時期兵種基本是弓、步、騎混編、夾雜少量戰車,騎兵由於成軍成本和消耗要遠遠高於步兵,騎兵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等同於現代的特種陸戰旅,都是各國的寶貝疙瘩。

而西漢所面對的匈奴,其主力是騎兵為主、步兵為輔,在兵種構成上具有迭代優勢。尤其匈奴騎兵本身就兼具騎、弓兩種技藝,騎射和速射本事也明顯高於漢軍,其精準度更是遠強於漢軍。

因此,漢軍首先要解決這個兵種迭代的問題,以及如何平衡與匈奴兵種優勢所帶來的毀傷率;其次,是如何解決成軍後千里躍進而產生的後勤和消耗問題,之後纔是如何放手一搏。這就是說,劉徹面臨的困難選大於戰國諸侯!因此,劉徹一方面將「鹽鐵官營」,另一方面在全國大力開展馬政,鼓勵民間養馬,以致當時以騎母馬出行為恥(母馬更金貴)。

三、通過透支來平衡戰爭成本

到後來遠徵漠北時,劉徹一次就調集騎兵10萬、步兵數十萬,看著很威武是麼?可這威武的背後,還有從全國徵集的「從馬」14萬匹、步兵役夫數十萬、幾乎是以平均五人的人力保證一名士兵後勤的代價來支持衛青霍去病大軍的!為了讓糧草輜重車輛能在大漠行軍,那些隨軍役夫用數以百萬計的草墊交替鋪於車輪下,才得以順利前進。

這是何等場面、何等規模?從找不齊六匹毛色相同的馬、到幾近百萬人馬的千里奔襲,文景兩代積蓄消耗殆盡。劉徹光芒的背後,是對中華大地物力、民力的再次嚴重透支,真的傷不起了!所以,漠北之戰後劉徹再也無力進行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於是,在徵和四年,劉徹頒布了歷史上有名的《輪臺罪己詔》,深刻反省了戰爭對國家和人民的傷害,決定從此與民休息、不再出兵。

一直到劉徹的曾孫、漢宣帝繼位後,西漢政府發動了整個東、西兩漢以來最大規模的遠徵——再次出騎兵16萬、同時聯合烏孫騎兵5萬夾擊匈奴!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終於撐不住了,「匈奴款塞、單於來朝」——呼韓邪單於率匈奴各部首領王侯,親赴長安稱臣!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我的頭條號:大相無形


一、騎兵是一種很昂貴的軍種。

從秦至漢,匈奴都是中原王朝揮之不去的噩夢。秦始皇忙於兼併六國,只是把匈奴趕到了長城以外。

漢高祖劉邦也曾經試著打擊匈奴,結果一場「白登之圍」讓幾代帝王認識到了匈奴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於是和親便成了維持和平的有效手段,從呂雉當政一直到文帝、宣帝,匈奴一直得到漢朝的女人和錢財。

匈奴也看出漢朝初年的孱弱,一面和親一面從漢朝打秋風,直到漢武帝登基,一切都不一樣了。

漢武帝劉徹把幾代君王的憤怒全爆發出來了。經過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幾代君王的休養生息,漢朝的國力顯著提高,錢財、人口、糧食、馬匹都十分充足。

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騎制騎。漢武帝花重金打造了自己的騎兵部隊。為了持續打擊匈奴,每個騎兵配備三匹馬,試想一下,一個十萬人的騎兵部隊,光馬匹就要三十萬匹,不說士兵的鎧甲、戰刀、弓箭等裝備,就是這幾十萬匹戰馬估計能把一個小國家喫垮。

再看糧草補給,在漢朝,把一斤糧草運送到前線,路上的消耗是三十斤,一萬人的喫喝拉撒就需要五十萬人做後勤工作。對匈奴的戰爭,幾乎是全國動員。

所以說,漢武帝打擊匈奴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沒有前幾代君王近百年的休養生息,漢武帝是無法實施他心中的抱負的。

然而,耗資巨重,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是塞外一望無垠的苦寒之地,戰爭的損失得不到有效補充,對匈奴作戰,是一場純消耗戰。戰爭中損失的糧草、金錢、人口無法從匈奴那裡補償回來,頂多趕回一羣牲口。這是農耕民族對抗遊牧民族的劣勢。

自漢武帝開始,中原民族找到了自信,對於外來侵略者,要麼打殘,要麼同化。

二、再看戰國時期。

戰國七雄都是農耕社會,地域相鄰,社會結構類似,戰勝國、特別是秦國損失的人口、武器、土地、錢財可以從失敗國迅速補償過來,可以做到以戰養戰。所以,戰國時期的戰勝國越打越強,而失敗的國家會越打越弱。


首先把,漢武帝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其實其軍事制度是不完全一樣的。

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率領攻打匈奴的騎兵動輒以萬計算。而騎兵不同於步兵,騎兵是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才能養的起的。於是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漢朝建立了常規的騎兵部隊。其中又以羽林軍為精銳。

漢武帝還把和匈奴接壤的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兩河這六個郡的男性兵役人員當做常備騎兵兵員地,再該地區大力發展養馬畜牧等騎兵產業。

另外,騎兵的武器裝備也是一項新的花費。漢武帝時期,對騎兵進行了一系列的裝備改革,除了例行的馬鞍封東西之外,還為騎兵增加了近戰武器—馬刀。

而步兵部隊也是常規性質的軍隊了,漢朝規定,到達服兵役年齡的男性壯丁要為國家服兵役兩年,這可謂中國最早的兵役制度之一了吧。

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發動戰爭是要徵調全國或者部分地區的丁壯來打仗的。也就是說,春秋戰國時期常規性部隊即便有也很少。比如東周後期周王朝的皇帝想要合縱六國攻打秦國,於是現場募集了五千多人的軍隊。

另外一個,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徵調了全國所有的壯勞力才湊夠了四十五萬的大軍,所以一戰之後,趙國連種地的勞動力都不夠了。秦國為了長平之戰,不但發動了六十萬的大軍,還徵調河內百萬民夫給前線大軍提供物資保障,可以說,長平之戰可謂兩國傾國之力了。

漢朝攻打匈奴和春秋戰國時期打的地方不一樣

如果你去過內蒙古或者新疆青海的草原,你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呀。為啥呢?周圍方圓幾千里可能都是草場,人煙稀少不說,喫的東西可都得自己帶著纔行,不然就得餓肚子。

所以漢武帝讓衛青和霍去病最後一次發動攻打匈奴的戰爭,倆人帶了十萬騎兵,卻需要五十萬的步兵負責給他們運輸物資給養纔行。

春秋戰國則不同,這畢竟屬於農耕地盤的戰爭。所以大軍出動,除了自己帶的糧食,還可以搶別人的呀。比如秦國就在長平之戰中戒斷趙國的後路,搶了趙軍的糧草。而鄭莊公更狠,他的一個下臣更是帶著鄭國部隊跑到周王的土地上搶糧食。

賦稅來源不同

漢朝的賦稅比之春秋時期要輕很多,而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更多的是處於奴隸社會,那全都是奴隸主的東西啊。如果那個諸侯王缺糧食了,還可以問手下的大臣要的。

漢朝好歹還算是講法制的國家,所以徵收稅務也是有規定的。漢武帝之所以能大手大腳,一個是靠的前面文景之治留下的巨額財富。另一個是經過前期發展,漢武帝時期人口和經濟總量夠多了,徵收的稅還勉為其難能夠支持。

但是即便這樣,漢武帝依然有一段時間看著空蕩蕩的國庫發愁。後來就有人想了個辦法,一個是打了敗仗的將軍想要免死就交錢。另一個事社會上那些有錢人想要當官,就捐錢,然後漢武帝就給他們個沒有職權的虛銜。不過這也各個後來帶來很大弊端啊。

所以漢武帝打了十來年匈奴,其國力就支持不下去了。而春秋戰國只要這個國家還有壯勞力就能堅持打下去。

所謂漢武帝北伐匈奴的戰損,還有戰國之間的問題,在下分兩個部分來解答。

西漢國力的揮霍

其實在漢武帝掛了之後,昭宣時期的人就已經在分析漢武帝的北伐匈奴的得失了。特別是霍光死後,朝臣對漢武帝的揮霍以及霍去病等等就有了刻意的貶低。他們這些人畢竟離發生的事情並未過去太遠,所以其有些話語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總結下來就是漢武帝的非戰爭損失比戰爭損失大得多,特別是大量的輜重被扔掉,然後又導致了士兵的疲憊和餓死等等,這些都是非戰爭帶來的損傷。霍去病也的確帶來了巨大的戰功,但是消耗亦是巨大。再加上漢武帝為了幾十匹汗血寶馬揮霍掉上十萬大軍等行為,積年累月下來當然就把漢朝幾十年積累的國力揮霍掉了,所以漢宣帝時期的朝臣抱怨漢武帝也是正常。

戰國各國越戰越強?

戰國時期各國越戰越強?若真是這樣,那六國就不會被秦國所滅了。戰國時期連年徵戰,到了戰國末期很多國家被連年徵戰弄得民疲國弱,哪是什麼越來越強?只有秦國通過戰爭獲取了大量土地、資源和國內安定,再加上秦國重視農業以及讓奴隸和平民看到了上升通道,秦國的變法很徹底,才使得秦國越來越強。

戰國各國的變法的確讓有些國家暫時增強了國力,不過很多變法並不徹底或者因戰爭的失敗,最終都導致了國力的更進一步的削弱,所以這所謂的戰國各國越戰越強就是一個偽命題。


總之漢武帝發動的對匈奴的全面作戰在當時本來就不是以掠奪資源為目的戰爭,又加上戰爭過程中造成了大量的非戰爭減員以及物資的浪費,漢朝國內又因為戰爭的原因需求大於供給,所以一定年限下來國力當然就虧空了。但所謂的戰國各國越戰越強是不對的,因為只有一個國家真正做到了越戰越強,那就是秦國。


感謝邀請,簡單來講一下,不喜勿噴。

首先漢武帝北伐匈奴是什麼時候,條件是什麼,戰國時期是什麼時候。

匈奴王朝在漢初的時候,由於大漢王朝實力不夠,採取的對策是和親政策,這帶有一定的侮辱性質,漢武帝時代,大漢經過幾代的休養生息,國力日漸強盛,而且漢武帝時代不僅要防著匈奴,而且由於劉邦在建立漢朝的時候採用郡國並行制,各個諸侯王的實力也很強大,對中央王朝也是有威脅的,劉徹的皇位也不是特別穩定。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有為青年,如果自己的王令不好使,那麼大刀會讓一個人聽話,恰恰這個時候,世界級名將衛青,霍去病出現了。對內降服南越,閩越,衛氏朝鮮,以鐵腕手段降服國內諸侯王,集中所有的力量準備收拾匈奴這個禍患,一勞永逸解決大漢王朝北方的威脅。

匈奴人也夠悲劇的,經過幾十年了還非要到大漢的邊境去搶,結果被霍去病盯上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個時候漢王朝對匈奴發動戰爭需要什麼條件,首先馬匹,在中原王朝沒有那麼多優良的馬匹,只能進購,向少數民族訂購,這就需要支出,而且對外戰爭中原王朝並不是全民借兵,我們需要後勤保障的隊伍,我們的運輸對甚至需要一直武裝力量來護衛,這樣到達邊境真的剩不下多少糧食,而且進行作戰就需要徵兵,當兵的可是喫皇糧的,在小農經濟比較脆弱的古代,如果勞動力都去打仗,那麼地誰來種呢,很現實的問題,所以經過連年的戰爭消耗,漢王朝衰弱了。

而戰國時期,各個諸侯王都有自己的封地,而且都是所謂的王爵,只需要給周王朝進點貢,後來甚至都不進貢了,都把自己的封地當成了自己的王國,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壯大自己,各個國家連年徵戰都是以戰養戰,誰攻佔了富繞的國家,那麼他會的到很大的人口,土地的補充,在重視勞動力的世界裡,這真的很重要


這打的就不是一樣的仗。但題目表述還是有一點點問題的,戰國打仗也是耗空國力的,只不過看誰更能撐得住,誰更耗得起罷了。

兩者相比,一則勞師遠徵,一則近在咫尺;一則大都為職業兵種,一則寓兵於農;一則騎兵為主,一則以步兵為主;三者疊加下來,這其中的費用差距之大,完全可以想像得到了。

簡單說來,戰國時期都是奪地之戰,基本上圍繞著自己國家周邊進行疆土拓展。比如大名鼎鼎的長平之戰。我們來看看當時秦、韓、魏、趙的區點陣圖:

當時的局面是,秦國奪取魏的河東郡之後,已經完全佔有了關中、隴右之地,加上之前為魏所有的河東地,黃河天險已經為秦所有。

而前262年,秦奪取野王之後,韓國與上黨的連接已經被完全切斷。

於是有了上黨之戰。秦的後秦緊鄰前線,這樣的後勤壓力其實還是比較小的。但就是如此局面,「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也即是說,秦國其實已經是處於全國動員的局面。

這可真不是越打越強啊。實在也是打得兩敗俱傷,不過是尚可承受罷了。

而漢武帝徵匈奴,戰線最短的也在千里,更遠的如霍去病遠徵瀚海,奔波可達萬裏,這距離豈是戰國時期在周邊打仗的後勤壓力可比的。

當然,霍去病是因糧於敵打法的集大成者,善於搶掠,所以他的後勤壓力相對小一些。但是他的打法別人不能複製,相對傳統一些的漢地打法都極其依賴於後勤。

比如說,徵匈奴最大的一場大戰,漠北之戰。元狩四年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出征漠北,尋求與匈奴的最後決戰。出兵只有十萬,但「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據後人考證,漠北之戰直接保障後勤的漢軍達到50萬之多,而為了保障這場戰爭勝利,整個漢朝全體動員,各種勞役更是大增,一切為了戰爭!

至於往漠北運糧,後勤壓力究竟多大呢?運到前線一斤糧,中途要消耗掉至少30斤,才能勉強保障前線的糧食需求。

我們可以簡單來算一算。比如,用板車運糧。

圖中這種板車,一般裝載量在200公斤左右,一輛車,一個拉車的,兩個推車的,一共三人。漠北之戰在今天的烏蘭巴託附近,直線距離1200公里左右。步行一天距離按百里計算,糧食運到烏蘭巴託至少需要30天以上,一個成年男人按一天兩斤糧計算,3*30*2*2,一共要消耗掉360斤糧食,留給軍隊的也就40斤左右。有人會說,為什麼要多乘個2?你總不能讓人把糧食運到前線,就不讓人回去了吧?單程票,運一趟就餓死在漠北?

再加上其他損耗,比如敵人騷擾糧道,損失會更大。

這樣的仗,誰打得起?所以漢武帝打個精光,逼得晚年要下《輪臺罪己詔》,也是不得不為之啊。

幸好文景二帝打下的底子太好,才能由著他折騰。要不,漢武帝就是另一個隋煬帝。隋煬帝三徵遼東,逼得民變四起,最後身死江都,成為千古笑柄。

孫子兵法有云:"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為什麼孫子強調戰爭要速戰速決,原因無他,無非就是「久暴師則國用不足」,久拖不決,「諸侯乘其弊而起」,善後又何其難也!

戰國時期,諸侯每一次大戰之後,都會修整很長時間,無非就是要修復國力,才能開始下一場戰爭。這也是秦國曆時十餘代,歷時數百年才得一統天下的原因。

願世界和平!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