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相欣 編輯 | 康曉

?2019年,最後一批80後邁進30歲門檻,這一年,少年時代的玩伴小霸王也或將永久被封塵在他們的記憶裏。

喚起童年回憶的,是一則關於小霸王Z+遊戲機上海團隊解散的消息。據報道,解散原因是投資方對項目進展悲觀,同時經核實,小霸王Z+遊戲機官方網站目前已經無法正常訪問。

隨後,小霸王領先科技有限公司CEO吳松對此作出回應,稱只是上海辦公室關閉了,項目還在,幾個月後會有新消息。

實際上,距離去年Chinajoy小霸王Z+遊戲機宣佈進入遊戲機市場已經超過一年時間,距離硬體的正式發布也超過9個月時間。據界面報道,一位小霸王上海分公司員工透露,5月10日是他們最後一天上班。由於資金緊張,此前小霸王發布的遊戲硬體產品遲遲無法上市銷售,投資方已經無力支撐小霸王遊戲機項目的繼續推進。

從最初模仿任天堂紅白機,到1993年自主創新加上鍵盤成為20世紀90年代家喻戶曉的學習機,小霸王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遊戲主機、學習機產業的啟蒙者,同時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它也被深深烙印在80後的青春回憶中。

32年之後,小霸王的傳奇時代終於落下帷幕。除了感懷青春的逝去外,在它身上折射的是中國遊戲市場的變遷。

段永平

與小霸王的傳奇時代

毫不誇張,小霸王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

1978年11月7日,中山市怡華集團有限公司在廣東省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經營範圍包括投資辦實業、銷售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等。

十年後,在改革開放的熱潮中,剛剛取得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的段永平南下廣東,被中山市怡華集團聘任為下屬企業日華電子廠廠長一職,他決定做電子遊戲機。

這就是日後聲名鵲起「小霸王」的前身。

那時候,等待段永平的,是一個年度虧損達200萬元的爛攤子。如今看來,段永平的加入徹底改變了這家小廠的命運,它搖身一變,變成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家喻戶曉的小霸王締造者。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後來有著「投資教父」、「隱祕富豪」之稱的段永平,開始顯露出他異於常人的企業家能力。

1991年,在段永平的領導下,這家小廠更名為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專門從事教育類電子產品的開發研究、生產和銷售。那一年6月,小霸王斥巨資40萬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了第一則廣告——「擁有一臺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的有獎銷售活動「小霸王大賽」。通過出色的營銷手段,小霸王迅速佔據國內遊戲機市場的第一位。

緊接著,1993年,小霸王的第一代電腦學習機研發成功,《小霸王拍手歌》的新廣告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其創意成為廣告界傳頌的經典。1994年,小霸王第二代電腦學習機誕生。

為了打出知名度,段永平在廣告營銷上下足了功夫,他請來當時的功夫巨星成龍來做代言人,一句「望子成龍小霸王」的廣告詞火遍中國的大江南北。

當插入學習卡時,小霸王又變身成為一臺學習機。在那個時候,只需要花費200到300元,就能模擬體驗到上萬元電腦的使用價格。

「打著學習的名義買,實則是玩遊戲」幾乎是當時所有小朋友的常態。

可以說,小霸王是段永平一手打造出來的,在他加入的5年裏,這家名不見經傳的電子廠從1992年的年產值1億元迅速攀升至1995年的10億元。

20世紀90年代,小霸王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其所推出的一系列遊戲機和學習機產品風靡一時,市場份額最高時甚至達到了80%。

「超級馬裏奧」、「坦克大戰」、「魂鬥羅」、「忍者神龜」給無數80後帶來了歡樂,成為他們少年時期的重要陪伴;鍵盤遊戲機和黃色卡帶,構建了起了珍貴的童年記憶。

1994年,段永平向集團公司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獎勵有突出表現的員工。他認為,必須有更先進的激勵機制,否則會失去發展的原動力。但這個提議最終被怡華集團的高層拒絕了。

1995年夏天,一手將小霸王塑造成國民遊戲機的段永平攜6名員工離開,在與中山市一江之隔的東莞創立了步步高。這6個人中,有後來OPPO的創始人陳明永、vivo的創始人沈煒和步步高的金志江。

小霸王的高光時刻沒有持續太久。段永平的離開似乎是一種預示,小霸王在後來的幾年裡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2000年6月,隨著文化部等7部門發布《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禁止了國內所有電子遊戲產品的銷售。小霸王的消費者主力開始逐漸下沉至鄉鎮和農村。同時,價格更低的同類競品流入市場,小霸王已經不再是最划算的選擇。

尋變與轉型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吧、國外遊戲主機、手遊相繼更迭,各類電子產品遍地開花,小霸王不再是唯一選擇,它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2004年開始,看到市場需求的變化,小霸王開始謀求轉型。

怡華集團把小霸王陸續拆分成4家公司,先後成立中山市小霸王教育電子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數碼音響有限公司、深圳市小霸王電器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衛廚電器有限公司。拆分後的小霸王涉及越來越多的行業,基本上靠類似品牌加盟的形式為生。在各大家電賣場中,小霸王品牌的電飯煲、電磁爐、抽油煙機開始出現。

而對於小霸王來說,曾引以為傲的遊戲機等電子產品不再被集中關注,更多的資金被投放到其他行業之中。

現如今,成立32年來,小霸王的業務早已超越學習機和遊戲機的範疇,觸角延伸至家用電器、電工產品、VR產品、智能機器人等領域。

2013跨年之際,小霸王與阿里集團正式開展戰略合作,高調宣佈將攜手阿里TVOS共同推出搭載阿里TVOS的家庭遊戲機, 並且將在阿里TVOS平臺上進駐多款小霸王體感遊戲,全面拉開電子家庭遊戲機戰線佈局。

2014年4月,已經成為老牌遊戲機的小霸王與阿里合作的遊戲機終於落地,這個共同發布的體感遊戲機新品G20內置乒乓對打、雙人沙排、打雪仗、切水果多款遊戲,另外還將推出瑜伽毯、健身車等配件產品。

2016年,小霸王和AMD達成了定製VR主機晶元的合作,成為繼微軟、索尼、任天堂之後成為全球第四家也是中國第一家擁有高端主機晶元的企業。這是一顆據稱綜合性能將超PS4處理器兩倍,並為VR全面優化支持的晶元。

遺憾的是,小霸王的轉型之路並不如想像中的順利,其在遊戲機和學習機之外的領域內沒再出現一款能被大家熟知的產品。小霸王學習機和遊戲機的成功被永遠留在了20世紀90年代。

小霸王也曾被給予希望。去年的Chinajoy上,小霸王發布新遊戲機電腦Z+,高調殺回家用遊戲主機市場。這款本應於2018年8月就上市的遊戲硬體設備,首發價格被定為4998元,配備了AMD定製晶元、8GB內存和128GB SSD+1TB機械鍵盤,仁寶電腦作為其產品的生產供應商。為了徹底貫徹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小霸王還打算推出數款獨家專享遊戲。

「在很多方面,小霸王的新遊戲電腦,都會以更現實的模式對接市場。」吳松說。然而,還沒到一年時間,它就被扼殺在搖籃中。

國產遊戲主機黃粱一夢與任天堂們的崛起

小霸王的出現與風靡一時,除了滿足當時人們對於遊戲娛樂本身的需求之外,相對低廉的價格也能被大部分工薪階層所接受。

然而,早在小霸王問世之前,任天堂的紅白機(也稱作FC)就已經成為不少青少年的夢想。但是,高昂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在知識產權還很薄弱的當時,小霸王成功成為了紅白機的替代者,甚至成為中國遊戲主機市場的絕對領導者。

事實上,縱觀遊戲主機的發展,中國起步並不算晚,但因為種種原因,國產遊戲主機始終未能再早從前的輝煌。

20世紀90年代,除了風靡遊戲界的小霸王,智力寶遊戲機、代代星Timetop、One Station(OS)等國產遊戲機也佔據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直到200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提出,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停止一切關於遊戲機的生產、銷售、經營活動。從此,小霸王遊戲機的輝煌時代走向沒落。

同時,隨著頁遊和手遊的崛起,國產遊戲主機陷入窘境並逐漸掉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變得越來越嚴峻。

《2018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144.4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移動遊戲實際收入1339.6億元,同比份額繼續增加。其中,移動遊戲的佔比高達62.5%,客戶端遊戲和網頁遊戲同比份額繼續減少,分別為28.9%和5.9%。

而家庭遊戲機遊戲(即主機遊戲)市場份額佔比僅為0.5%,單機遊戲為0.1%。

2014年也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那一年,上海自貿區成立允許內外資企業研發、生產、銷售內容健康的遊戲遊藝設備,長達15年之久的遊戲機禁令正式終止。任天堂、索尼等國外遊戲主機廠商們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到6.26億人,同比增長7.3%,中國遊戲市場收入佔全球遊戲市場比例已達到23.6%。但真正留給中國遊戲主機廠商的機會並不多。

截至2018年底,索尼PS4的銷量遙遙領先,售出1250萬臺,市場佔有率47.4%;任天堂switch緊隨其後,銷量956萬臺,市場佔有率大道36.2%;微軟xbox one銷量435萬臺,市場佔有率達到16.5%。

國際遊戲機品牌真正入華,也在某種程度上重新刺激了國產遊戲機軟硬體的再次開發。華為、聯想、小米等企業輪番進場,包括完美世界《無冬OL》、蝸牛數碼的《九陽神功》等在內的一些國產主機遊戲也接連立項。但受制於硬體研發、軟體內容、成本、版權等門檻,國產遊戲主機始終沒能再創輝煌。

2016年,藍港互動創始人兼CEO王峯創辦的斧子科技發布了一款名為戰斧F1的遊戲主機。令不少的玩家看到了國產遊戲機崛起的希望。然而,戰斧F1在發售的一個月之內,在電商平臺上的銷量連三位數都沒有突破,這款遊戲主機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停止了運營。

小霸王匯聚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隨著小霸王的告別,舊一代國產遊戲機品牌真正落幕。新的時代裏,在歐美、日本遊戲巨頭環肆的背景下,國產遊戲主機再難以佔據市場一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