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曆時期,有臭名昭著的礦監稅使。礦監是去控制採礦收益,稅使要使國家獲得商業發展紅利。在晚明白銀大量湧入與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前提下,國家進入開礦領域(不進入就會關閉,官方非常擔心礦盜)與徵收流通稅並無可厚非,即“興利於山澤,或取貲於商賈”。只是操作層面派出太監進入經濟領域,效果適得其反。最後不得已廢除,國家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白銀貨幣化的紅利;而社會經濟也缺乏良好的制度保障。

回到本奏議,明末各地爲了開拓財源,紛紛鑄造銅幣,嘗試獲得鑄息;依據資源稟賦,進行開礦,嘗試獲得礦利。鑄幣方面,大同採取與民同鑄的經營策略取得一定成就,宣府也較有成果;開礦方面,各地囿於傳統觀念、官方經營效率等因素弊病百出,山西巡撫吳甡就明確反對開礦,大同開礦取得的效益也有限。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動力:開了礦有了收益,戶部就希望成爲定製,降低額餉支出。這很難提高地方的積極性。

對於晚明政府(中央、地方)在經濟領域的作爲值得玩味。

日常分享:題大同巡撫鑄息暫充夷賞疏 

題爲雲壤甚狹,纊脈甚稀,謹據查報情形一一奏聞事。

欽遵,於十月十四日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

爲照敖漢私賞,先奉明旨,‘既所費不多,準於礦利中量給,俟該督撫查回議奏,欽此’。欽遵,經兵部移諮督撫查議,去後。

今據撫臣張宗衡回奏前來。議稱,該鎮自開採來漸積幾一年,所僅得210餘兩,諸夷小賞雖難預定多寡,然欲取足礦利之內萬萬不敷,恐致臨時有誤,無已有鼓鑄之餘息在,通融斟酌,互相裒益,用以濟開採之窮而補地利之所不及。隨奉有‘是否長便,該部即與酌覆’之旨。

(大同鎮總圖:《宣大山西三鎮圖說》)

臣等諦思開採、鼓鑄,譚理財於今日者,必首此兩端。第地利有廣狹,而生息有多寡,今雲鎮撫賞之費,因礦脈甚微欲藉資鑄息。夫鑄息一項,臣部所賴以充餉者也,但礦利無多,人力所不能爭,而夷賞必需,封疆又恐有誤,若以額外之滋息,補目前之空乏,是亦權宜應急之術也。竊念息逐本生,不得以息去而本或暗虧,私賞有限,更不得以賞開而額漸無底,即數目雖難預定,而裒益自有微權,倘於通融中巧爲樽節而藉以充小賞,餌虜之資,仍留以充嗣後年例之需。是又臣部所厚望於該撫者。該撫諒有同,不以臣言爲頊屑也。

既經該撫具題前來,相應覆請,恭候命下,臣部移文各該衙門遵奉施行。

(鑄造《天工開物》)

崇禎三年十一月初九日具題。

本月十二日奉聖旨:鑄息暫充夷賞,依議行;還着張宗衡嚴核節裁,不得以通融漸滋耗弊,欽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