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發佈統計數據,今年1-2月,全市入室盜竊類違法犯罪案件接報數同比下降40.8%,其中入民宅盜竊案件接報數同比下降44.6%,長寧入民宅盜竊案件下降幅度最大

近年來,長寧區報警類110接報數在全市中心城區最低。據統計,今年1-2月,全區99.21%的居民小區和96.22%的居委實現入民宅盜竊“零發案”

物防是基礎、技防是手段、人防是核心。我們長寧在這“三防”上是怎麼做的呢?

基礎配套與重點補缺相結合,促物防

01

針對高發案小區防範漏洞、防控難點,長寧區結合精品小區、“家門口工程”等建設,積極推進家門“換芯工程”、樓宇大門“關門工程”,推廣安裝圍牆“滾地龍”、防攀爬倒刺、窗戶限位器、C級門鎖等成本少、見效快的物防設施,運用“小措施”實現“大防範”。

同時,尊重基層首創,鼓勵大膽嘗試。天山路街道通過調研走訪發現一戶居民門鎖防盜裝置發明榮獲市社區創新屋製作大賽一等獎,馬上主動聯繫技術企業對接防盜裝置量產等工作,充分運用社區達人、能手等民智作用,創新推動家門、樓宇門、小區大門“三道門”建設。

社會衆籌與政府保障相結合,促技防

02

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雪亮工程”“社區智能安防建設”,爲433個封閉式小區新建1258路高清監控,在356個封閉式小區升級1177路高清監控,實現全區封閉式小區出入口聯網高清監控全覆蓋,並以仙霞街道虹仙小區爲樣板,先後完成316個封閉式居民小區和21個開放式小區智能安防建設。同時,積極探索商品房小區衆籌模式。

專業巡防和羣防羣治相結合,促人防

03

在區委政法委的領導下,公安長寧分局制定落實了“三個一律”制度:民警“一律參與民生案件偵辦、一律參與防範宣傳、一律參與技防設施督改”。長寧分局還將街面專業巡邏警力向小區延伸,與社區巡防力量疊加,進一步提高社區見警率。

目前,長寧全區已經有191個微信警務室,吸納了近萬名羣衆成爲可依靠力量,暢通警民溝通、社區動員的渠道。同時,加大培訓力度,着力增強羣防羣治工作的針對性。

面對人民羣衆在社區治安防範中“最恨、最怨、最煩”的這些事情,長寧區委政法委表示,將緊緊圍繞不斷提升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總目標,聚焦城市安全程度、法治環境最好的大願景,進一步夯實平安建設基層基礎,提升社區治安防控實戰能力,織密立體化、信息化治安巡防網。

記者、編輯 | 長寧區新聞宣傳中心 朱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