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本報記者 呂紅星

  近年來,旅遊業飛速發展,不光白天旅遊,我國夜間旅遊參與度也隨之水漲船高。夜間旅遊能讓市民和遊客感受到一座城市完全不同於日間的另一番景象,極大地豐富城市的整體旅遊產品,延長遊客的停留時間,增加遊客過夜人數,擴大旅遊收入來源,引領旅遊經濟的騰飛,並帶動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成爲提升城市旅遊形象的重要動力。

  商務部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王府井出現超過100萬人的高峯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間商業銷售額佔白天的50%,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於夜間經濟。

  相較於白天,夜間旅遊之所以持續火爆,記者認爲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對於上班族來說,白天的時間屬於單位,只有晚上才屬於自己。夜晚是白天的延伸,美團平臺大數據顯示,2018年夜間餐飲消費同比增長47%,領先於日間餐飲消費45%的增長率兩個百分點。夜間餐飲消費集中於晚上6點到凌晨0點,這6個小時的交易額佔夜間餐飲消費總額的九成。

  第二,相對於白天的走馬觀花式的觀光,夜晚的休閒則更有助於遊客對當地生活方式的體驗。中國旅遊研究院夜間旅遊專項調查數據表明,當前遊客夜間旅遊參與度高、消費旺,九成左右遊客有夜間體驗的經歷,2019年春節期間遊客夜間消費佔目的地夜間總消費近三成。夜間旅遊已成爲旅遊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銀聯、攜程、驢媽媽等機構合作的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研究表明:夜遊消費數據穩步增長,觀光遊船、主題燈會等活動已經成爲夜間旅遊熱度風向標。

  第三,有些景點只適合於晚上。例如今年元宵節,號稱故宮近百年來的第一次燈會,也是紫禁城古建築羣首次在晚間大規模點亮。在引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將夜遊經濟推向高潮,故宮“紫禁城上元之夜”曾上演一票難求的景象。據記者瞭解,其他如世界知名的里昂、悉尼燈光節,風靡於巴黎等地的白夜節,讓整個城市成爲多彩夢幻的不夜天;韓國的“夜行”、美國亞特蘭大植物園的“琉璃植物展”等,都是在夜晚需要燈光才能達到美輪美奐的效果。

  應該看到,許多夜間旅遊離不開燈光,大量地運用光影技術、視覺技術等新技術來提升夜間旅遊產品的視覺衝擊和體驗度,這非常有必要且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只有璀璨的燈光,而沒有與文化結合起來,則沒有內涵。夜間旅遊只是把城市旅遊的關注點從以前的空間拓展轉向了時間延展,與白天旅遊一樣,夜間旅遊也應該與文化結合起來。衆所周知,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吸引人的東西,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爲當前旅遊者的一種風尚。不管是白天旅遊還是夜間旅遊,旅遊和文化都應該深度融合在一起,旅遊以文化爲載體興盛,文化通過旅遊得以傳播。有文化,旅遊產品纔有內涵,才更加吸引人,更加顯得“高大上”。正如3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夜間旅遊系列研究成果發佈會”上指出的那樣:夜間旅遊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需求新潛力、供給新動能。

  數據顯示,晚上18點到22點是旅遊消費的高峯期,是夜間旅遊的“黃金四小時”,如何把“黃金四小時”裏面蘊藏的巨大生產力充分釋放出來是旅遊行業的當務之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