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雄市长韩国瑜。(资料照/记者宋德威摄)

马凯/社会企业公约基金会创办人,经济评论家,《经济日报》前总主笔,中华经济研究院前研究员。

一阵韩风吹过,拼经济、翻转高雄,一时成为当今显学。但如何翻转,韩准市长除了「货卖得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的响亮口号之外,迄未见到任何具体作法,遑论高悬于其看板上的「打造高雄全台首富」。

在竞选期间已获选民认同的「九二共识」,一定会引来对岸的善意回应,而让陆客显著增加,为农产品打开宽广出路。即使如此,仍远远不能令高雄成为全台首富。爱河的爱情产业链,固然搞得沸沸扬扬,但大家心知肚明,亦绝无打造全台首富之力。12月25日韩市长就任之后,迟早要面对这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恐怕会令其信用大受折损。究竟该如何向选民交代?

不过,在韩总的竞选语言中倒可看到丝毫玄机。他不止一次矢言要效法新加坡,其故安在?小小的新加坡,人均所得高达54,530美元,是台湾的2.3倍,在亚洲各国中数一数二。然而细察其客现条件,却样样都比不上高雄。则高雄岂能说无法赶得上新加坡?如果真能迎头赶上,将人均所得提高到目前的两倍,高雄不仅会是全台首富,放眼全亚洲,也会是响当当的角色。

为何新加坡能如此富裕?

新加坡何以如此富裕?就客现条件而言,只有高雄四分之一的土地,却挤了两倍多的人口;足以夸耀的,只是拥有一个天然艮港,又紧扼麻六甲海峡的咽喉,成为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就此而言,高雄自不遑多让。紧扼巴士海峡与台湾海峡咽喉的天然良港高雄,早在三世纪之前,即已是东亚地区海运的要冲。颜思齐与郑芝龙的船队,独霸东亚海域,各国通行船只都需仰其鼻息。

其次,勤奋聪敏、节俭好学的华人占了新加坡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手。高雄的人口则全由华人构成,自胜出其一筹,而踏实、苦干、勇于打拼的精神,更一点也不在其下。

更巧合的是,高雄与新加坡在纬度,天候上几乎完全相同;因而不论人和、他利、天时,两地不但在伯仲之间,而且高雄各方面都擅胜场。除此之外,新加坡基本上乃一全无资源的孤岛,连饮水都必须仰给其宿敌马来西亚。且其周边尽皆相对贫弱的开发中国家,仰赖新加坡为其提供金融、炼油、转运等服务,并无重大利益可图。而此数者也正是新加坡立国以来最重要的支柱。

反观高雄,除了四倍于彼的面积之外,还有整个台湾为其后盾,同时在钢铁、炼油、石化、造船等重工业以外,也早已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至于周边地区,日韩之外,中国大陆更近在咫尺,经过二十年的飞跃成长,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强权,商机极其巨大;而居海峡此岸的台湾,又握有远胜群伦的优越地位。

为何高雄落在星国后?

高雄条件既是如此优越,何以会远远落在新加坡之后?我们发现,关键是以下两端:新加坡立国以来,在李光耀父子的领导之下,其政府素以积极、干练著称。因而得以将有限的发展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更能因应环境导致的任何变化,即时做成最佳解决方案。

其二则是,以其欠缺资源及腹地,为将海港及金融中心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乃锐意仿效香港,将部份地区打造为自由贸易区,绝大部份商品及人员可自由进出,关税几近全免,所得税亦降至亚洲地区最低水准。更以极富竞争力的港务作业费用及最体贴的服务,全力招徕往来船只以此地为转运、集散中心。正是这样的用心与努力,成就了新加坡人人称羡的地位与超高国民所得。

高雄望其项背

高雄正是这两方面无以望其项背。迄今为止,不但未能设置自由贸易区,而且诸多管制法规繁琐而苛杂,比诸新加坡以外的许多邻国乃至中国大陆犹有愧色。至于行政效能,则二十年来,自中央到地方,莫不将全付心力投入无谓的统独对立、蓝绿对抗;而民选的领导者一心只问选票、私利、权力分配,不问苍生、不畏鬼神,更不屑拼经济;行事泄遝、遇事推拖、反应迟钝、错误百出,与新加坡恰背道而驰。唯此二者皆出于人谋不臧,与天时、地利、人和全无交涉,只是白白糟踏了上天赋与的出色禀赋罢了。

因而高雄之不如新加坡,非不能也, 实不为也!一旦领导者幡然醒悟,见贤思齐、一举超越绝非难事。只需在高雄划出一个区域,与新加坡约略相当,设置为自由贸易特区,然后参照新加坡的既有模式照本宣科,即八九不离十,一切问题多可迎刃而解。在九二共识的通关密码已被选民接纳之后,韩总如能趁此良机,乘胜追击,全台首富的美梦,即可成真!

热门点阅》
►「一家亲」成为两岸通关密码?
►棉里藏针,是柯文哲在双城论坛的政治盘算

►看更多【马凯】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