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島為誰服務呢?

特首林鄭月娥正式提出在中部水域填海1700公頃,民間團體「本土研究社」近日翻查英國解密檔案,發現原來早於八十年代中後期,已有發展商提出在該帶水域作大規模填海,用作未來機場和大型貨櫃碼頭的選址,形容港府現時提出的「明日大嶼」計畫只是「鹹魚翻生」。不過,當年由合和主席胡應湘提出的計畫,遭到港英政府官員質疑,結果最後無疾而終。

林鄭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資料圖片)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昨日在社交網站貼文,稱近月組織了三十人的研究團隊,在英國國家檔案館查閱解封的檔案,發現合和主席胡應湘原來曾於一九八六年提出在現時東大嶼中部水域大規模填海,用作未來香港新國際機場和大型貨櫃碼頭的選址。檔案文件又指,胡應湘當時曾經四出向中英港的政商界推銷該個被形容為「不容錯過的世紀最大工程」,提出以私人全資興建填海工程的方式,最後才由政府以協議價錢購入,並非由政府全資興建。根據解密檔案,時任長江集團主席的李嘉誠當時亦有意跟胡合作,參與計畫。

陳劍青。(資料圖片)

陳劍青指出,檔案顯示當時英國商務部及港督對計畫持樂觀態度,但時任香港財政司翟克誠卻提出技術質疑,指計畫過大、資源過耗、不配合政府本身原來的發展方向,並且佔用珍貴海域資源等,又指胡應湘預計工程僅歷時四點五年,是低估了所需時間。

胡應湘。(資料圖片)

檔案亦顯示,曾任布政司的鍾逸傑及其他政府官員稱,政府不應開綠燈,然後才發覺會令納稅人「上了賊船」,需付上大量成本,最終港英政府責成一個專責小組深入研究。

林鄭提出「明日大嶼」概念,打算填海1700公頃建人工島。(資料圖片)

有趣的是,胡應湘當年原來曾經建議把政府規劃師關入「密室」,直到他們都同意該計畫方案,但當年港督衞奕信認為不能這樣做,並稱政府需要審慎處理各種方案。陳劍青指,由於當時胡應湘過於落力游說政商各界,英國政府亦害怕會讓公眾誤會英國政府希望逼使港英政府加速推行該計畫,以影響香港當年的規劃自主,最終令計畫無疾而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