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测试了11种材质与1种方法,亦因材质属性的不同而延伸的有效实验,总计39项,并消耗了1582张实验用纸。制纸、测试与撰文时间为2004年9月起,至2005年12月止,总计14个月。撰写字数约5万字,附图369张。

梁震明 奇岩无相 (局部)

一、实验概念及成果介绍:

    本案测试的绝大多数的材质,皆属可被水稀释者,故材质的浓度,是探讨的重点。由于每项材质皆可进行无数的实验,故笔者仅将每项材料物实验的概念及收获介绍如下:

  (一)藤黄

    实验1是欲理解不同来源之藤黄材质特性的差异处,结果发现墨色效果十分接近,所以后续的实验就使用相同来源的藤黄。此外实验1亦让笔者明白藤黄属于胶性极强的材质,所以实验2即用大量清水加以稀释,以测试其是否仍有成效可观。实验3则是涂抹次数的实验,实验4则是意外的收获,因实验3后仍有藤黄水未使用,且又放于冰箱内存放,而获得置久对其胶性的影响。

(二)三千本胶、粒胶及水胶

    原先本想仅研究三千本胶,但因实验后无法看出其特殊性,故又加入粒胶与水胶。实验1是浓度的初步测试,即发现过浓的胶质并非适合使用,故实验2就仅采用浓度4.5%者进行稀释。而实验3则是涂抹次数,实验4则是三种胶种的实验,以看出彼此的胶性差异。实验5亦是涂抹次数,实验6则是欲理解墨色深浅对成效呈现的影响。

梁震明部落格

(三)吉祥明矾水与自调凤凰明矾水

    实验1是稀释浓度,实验2、3与4基本都是涂抹次数与位置的实验,而实验5则是因发现当涂抹吉祥明矾水后,会有水渗现象的产生,故企图以石砑光解决。实验6则是因为难以看出吉祥明矾水有何特性,故以自行调矾的方法,持续探讨。实验7、8、9与10即是属于自调凤凰明矾水的实验,且发现「移矾现象」。

(四)中性矾

    实验1与2只是进行例行的稀释与涂抹次数工作,但后来发现虽用5矾45水的比例,仍有效果,显示其有向下稀释的可能性。所以又进行实验4,而测试后才发现这些浓度皆能产生「反黑效果」。而实验5则是想找出反白与反黑效果的中间值,经实验后推估约为1比9或10。而实验6则是则是企图证明何者为是。

(五)蜜腊、水腊、黄腊与砑光

    本实验进行前,笔者即已先行测试,但是未详细记载而作废。当进行实验4后,才知道造成实验1、2、3之石面为何有纸絮的问题,不过当所有实验进行完毕后,发现若以「现墨」为主要诉求,则不管用何种方法,似乎皆无法产生墨变。而实验5则是测试预先涂抹物质是否对施腊与砑光的效果产生影响。实验6是次数测试,实验7则是确定是否仅砑光亦能让纸张产生光泽感,实验8则是将实验7的概念用于预先涂抹浆糊的纸张上,以了解施腊砑光与浆糊之间的关系。

(六)洗米水

    洗米水仅进行了四项实验,实验1测试浸泡时间对浓度的影响,而实验2与3则是基础工作,不过亦因进行画线工作,所以才得知其似乎有「潘水三熟」的特性。实验4则是测试墨色深浅对成效的影响。

二、研究法之经验分享与建议:

    就笔者经历本案的过程来说,亦有下列几点心得与建议可供分享:

◎测试用纸最好是先存放于密闭空间中,如防潮箱内,否则放于通风环境中,恐会对纸性造成影响。

◎如属产地不明或相似产品众多之材质,如藤黄与米粒,则最好能多选择几种来源,并先行测试与比较成效。

◎电子秤最好是最小度量单位为0.1公克者较为理想。

◎测试纸张最好是事前订制,如果不可得,则是使用将预备用于创作的纸张,且最好一次购买四、五刀库存。

◎涂抹及上色用笔则以羊毫或兼毫较为适合,尤其是多次涂抹时。且须视测试浓度数多寡,准备同数的毛笔。例如同时测试十种浓度,即需准备相同笔性十只。

◎每次实验前最好先编妥流水号,且笔记本中亦须载明哪些实验用了哪些编号的纸张,亦须详载所用材质及方法,否则事后极易混淆。

◎如属可稀释材质,可将浓度稀释与涂抹次数视为实验的基础工作,而如果透过此二法又发现其他可能性时,再进行后续实验,会比较恰当。

梁震明部落格

◎稀释所需清水,最好先用另一容器秤重,而后再倒入欲置放材质容器中

◎若是材质特性不易显现者,则适合用相近材质作比较,例如胶或明矾水。

◎建议实验前尽量不要将先前的使用经验纳入考量,如此较能发现其他的可能性。

◎实验前亦须先设定好目的与方法,否则乱枪打鸟,恐腰酸背痛,又难有所得。

◎备妥相机随时拍照及养成随时纪录的习惯亦是十分重要,除了纪录使用浓度外,处理的步骤及方法也须详载。此外也最好能够纪录当时处理的天候状况及温湿度。

◎色票的处理,如果就笔者的办法来说,是先将纸张裁成38×23.5cm,再将其对折,并将涂抹物质分别涂于上下两方,涂抹大小约为15×13cm左右,因可同时上下观察其效果有无差异,又可了解未涂抹处与涂抹处的不同。

◎色票数的多寡,也就是每种材质浓度,需要涂抹多少张色票比较理想,可能是越多越好,因为多余者可以利用于其他实验中,或是陈述有误而须重作实验时,否则仅是稍用,将十分可惜。

◎由于生纸是属于变数极高的实验用纸,所以笔者认为最好是测试到每种浓度的效果都十分接近时,才能停止。也就是不适合因成效测试若只需3张色票,就仅涂抹3张,应该就实验的结果,来考量是否有增减的必要性。

◎涂抹次数的实验最为费时,故应尽量选择日白时开始进行相关工作。

◎涂抹完毕待干后,应立即进行上色等工作,否则放置过久,恐纸性亦会有所变化。

◎由于墨色深浅亦会影响涂抹效果的呈现,故每种材质的单一浓度,也须尽可能用不同墨色加以测试。且若考虑拍照效果,则墨色较深者会较理想,所以最好要有两种以上且不同深浅的墨色作上色工作。

◎上色、滴墨与画线的成效测试最好是分开进行,否则也会产生实验结果不尽客观的问题。

◎报告用词最好统一,否则易产生理解上的落差。

◎如说明市面可购之材质时,则所有用词须用最严谨审慎的态度加以陈述,否则易有破坏他人商誉之虑。

◎由于目测成效,容易产生偏差,故需反复数次,且亦须在相同光源下检视。

◎由于成效除单一实验需检视外,亦有相同材质不同实验又须同时检视的需求,故需预留色票,并放入可密闭之空间内存放,且亦须于检视前同时上色,否则若将单一实验检视用途的色票充当共同检视用,恐因不尽相同的处理时间,会导致结论有误。

三、11种材质与1种方法用于处理中性纸材之综合说明:

    经本研究的实验后发现这11种材质及1种方法,若用于处理中性纸材上,则其状况试论如下:

(一)藤黄、三千本胶、粒胶及水胶等四种材质可能最适用。

    但皆不宜采用浓度过高者,否则其本色会影响墨色的呈现。

(二)吉祥明矾水与自调凤凰明矾水则似乎尚可使用。

梁震明部落格

    但较有严格的浓度限制,且墨色中容易有反白斑点出现,同时所上墨色,亦会比生纸时为淡。

(三)洗米水则亦似乎可以使用。

    但涂抹次数不宜超过三次,且用低浓度者较佳。

(四)中性矾则是材质特性似乎不适合使用。

    此不适合使用是针对其处理于中性纸材而论,但若摆脱此限制,则用于将生纸转变成熟纸或是制造特殊反白与反黑效果,亦是极为适用。换言之,材质没有绝对的优劣问题,例如若是彻底消除生纸晕墨特性,似乎以涂抹中性矾与明矾水的效果最好,但如果只是减缓生纸晕墨特性,则三千本胶或藤黄似乎亦可选用。就涂抹后的墨色效果而言,低浓度的中性矾似乎会更黑,如果是增加生纸的晕墨效果,则似乎以洗米水最佳。

(五)蜜腊、水腊与黄腊,则是似乎有使用的矛盾之处,而丧失选用的意义。

    施腊与砑光对纸性的改变虽有影响,但程度上,仍无法改变生纸原本的墨色表现,尤以砑光最为薄弱。而施腊次数若是增加,虽似乎能强化腊光效果,但也会造成排墨现象而冲击施腊的意义。

    纸张施腊又可分前置处理与后置处理,而前后差别,即是上色前与上色后。

    前置处理的目的似乎有二:

(1)是增加纸张光泽感。

(2)是让纸质更加密实薄韧。

    后置处理的目的亦似乎有二:

(1)是防水止污。

(2)是减少摩擦对纸张的伤害。

    腊油的排墨特性,恐会导致施腊目的之混淆。因为纸张施腊还是必须现墨,故仅能薄施。所以施腊砑光的目的似乎并不在期望透过腊油来改变纸张的墨色表现。虽蜜腊、水腊与黄腊若反复施砑,似乎可以产生明显的排墨特性,但这样的目的也似乎非一般画家所求。

(六)砑光则是似乎不易察觉成效,而难受青睐。

    似乎对一般创作者而言,使用材料的考量上,须有使用方便、取得便捷、效果显著、成效特殊、品质优良及价格合理等等因素,才会选用或沿用该项材料,同样的使用材料来改变生纸的纸性已达到中性纸材的目的,也似乎必须有上述条件,才会受到重视。若以砑光为例,则其用于创作的可能性最低,因为似乎有下列四点因素:

(1)是费时费力。恐石小纸大,又需反复多次。

(2)是难见成效。恐上色后,几乎不见砑光对墨色产生任何影响。

(3)是用途有限。恐仅可改变纸性,虽有光泽,但无墨变。

(4)是技术障碍。恐若技巧不够熟练,易将纸张弄破弄皱。

    不过笔者还需强调本实验的所有效果应仅局限广兴特制生楮皮纸上,若是使用其他纸材,则所采用的浓度及方法亦须调整才是。

梁震明部落格

四、涂抹次数与浓度高低的综合说明:

    若就涂抹次数与浓度高低的关系而论,则这些材质似乎有下列共同特性:

(一)是浓度越高虽一次便能达到效果,但其墨色表现似乎有洁净但缺乏层次的情况,反而不如低浓度又涂抹次数较多者来的理想。

(二)是材质稀释的浓度与涂抹关系的良窳,亦似乎有极其密切的关联性。因浓度越高似乎越难行笔,也就会导致无法将材质均匀涂抹于纸面。

(三)是若涂抹物质浓度过高时,则所画的墨色似乎皆会比生纸时的墨色稍淡。显示单位面积之纸张纤维吸墨量的多寡似乎也对墨色黑度的高低有决定性的影响。

就本实验所用最高浓度来看,似乎藤黄与明矾水浓度高者,属会吸墨者,但不会晕墨的材质。而中性矾则是排墨,胶质则是略为排墨。又本测试报告所用藤黄,虽用其浓度最低者,但似乎仍有其效,显示广兴特制生楮皮纸对涂抹物的反应极为强烈。

五、本研究对笔者看法的影响:

    经本案研究后也让笔者对材料的研究与观念上亦产生了二点不同的看法:

(一)是创作经验不等于材料知识。

    笔者在未进行本实验前,已有使用洗米水、藤黄与中性矾等等的经验,且曾将其涂抹于宣纸及蝉翼宣中,但实验后笔者才明白材料知识的累积并不能全靠创作时的使用经验,且要熟悉一种材料的难度亦是无法想像的。例如在笔者进行中性矾的实验后才知道,其具「反黑效果」;而进行洗米水,才知其似乎具有「潘水三熟」的特性;而进行明矾水,才知水的作用之重要性。而此现象的产生,恐是因为创作经验往往仅是局限一方的用法,而难以全面的缘故。

    透过本案的进行,亦让笔者有机会理解两种形式的测试报告之差别性,亦发现仅用材料物测试的瓶颈之处,即是难以说明使用成效与创作使用的关联性,仅能就材质特性的倾向或使用的策略提出建议。至于为何会出现无法与创作使用结合的问题,则是笔者有待实验解决的部分。

(二)是材料研究的难处体会。

    用30公克的中性矾对300公克的清水,所画出来的是反白的排墨效果,但是用2比20、3比30及4比40的比例稀释,却是出现反黑的吸墨效果。同样的,仅用未达1%浓度的藤黄水或自调凤凰明矾水,就能对生楮皮纸的纸性产生影响。而这样的情况,也正好说明只要极少数的变项,就可能改变本案某些实验的结果,甚至影响结论的正确性,尤其是在检验成效时,因为笔者难以准确告知各位,以笔沾墨时,究竟沾了多少墨水,又用何种速度画上墨线。

    此外假设某项实验,如果是用相同1公克的胶,但用50种比例的清水加以融解稀释,且每个浓度又仅用10种纸材及10种墨种测试,就已经产生5000个实验资料,如果又要了解不同胶种的差异处,则仅须选择3种胶种,也会累积到15000个有待进行的实验。如果又用上色、滴墨及画线来测试成效,则总计至少要处理45000个色票。当然进行完所有的实验,还需逐一比对其不同之处,而如果透过上述的方法所获得的结论必然又比本案更为精确,但是如此的劳师动众,仅是为了取得其材质特性或是使用浓度,似乎缺少经济效益,但这也就是实验的要求。

    也因此上述的体会,让笔者对于心得的陈述,更加保留,也越加了解必须要用严谨求证的态度来面对材料研究的相关课题。也要用更谦卑的胸襟,认清自我使用的局限,以更包容的态度,接纳他人的意见,并尊敬那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制造者。

延伸阅读:

水墨用纸的再处理

说纸

梁震明部落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