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無論多少間分店只可獲一個資助上限

AP圖片

新冠肺炎下,零售界步入寒冬期,政府早前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三百億元防疫抗疫基金,撥出部分款項予零售界作一筆過資助,商戶可獲八萬元,並委託貿發局制定執行細節。《星島日報》獲悉,當局因應不少零售商戶現時面臨困境,預料下周推出有關計畫,並公布申領細節,盼為行業帶來「及時雨」;據了解,針對部分零售商旗下品牌擁有多間分行,局方已初步敲定分發安排,擬為集團式營運者設定一個資助上限,即無論集團擁有多少分店,也只能獲得定額款項;至於獨立營運的特許經營者,則不會計算在內,可獲全數資助。

零售業派錢料下周公布。資料圖片

政府早前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三百億元防疫抗疫基金的撥款,當中五十六億元用於推出「零售業資助計畫」,估計約有七萬個零售商戶受惠,商戶可獲發八萬元津貼;負責有關計畫的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早前已委託貿發局協助處理前期工作。《星島》獲悉,政府理解到零售界現時面臨困境,期待盡快得到實質支援,局方經過連日來向業界諮詢,現已敲定發放方案,有關細節料於下周公布。

AP圖片

貿發局發言人接受《星島》查詢時指,局方現正與政府商討資助計畫執行細節,將於稍後公布有關詳情。局方歡迎一系列的紓困措施,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相關措施有助減輕中小企的財政壓力。

就零售業的定義,據悉當局擬根據統計處分類的十九個類別作劃分,申請人需要從事相關分類的行業。局方亦初步定下三個門檻,首先申請公司必須擁商業登記證。就現時部分零售界的運作模式,部分商鋪並非由商業登記持有人營運,惟政府希望今次撥款能惠及實質營運者,因此申請公司必須證明商業登記持有人與質實營運者的關係。申請人亦需要提交租金及電費單等文件,以證明該公司現在營運。因應今次資助對象需擁有實體店鋪,並不包括網站,因此申請人需提交一張該店的近照,或以類似方式作證明。

AP圖片

至於另一個較難處理的問題,是由於很多零售商均為集團式營運,原則上應該每間鋪可各自獲發八萬元的津貼,惟個別集團的分店眾多,可能其中一個品牌的連鎖商鋪,已坐擁數百間分店。據知,局方考慮到若單一財團獲得過多資助,或會引起爭議,因此現時擬統一為集團式營運者設定一個資助上限,即無論各大集團有多少間分店,也只能獲得指定數量的款項。

不過,因應部分集團式經營的公司,例如便利店或設於油站的零售店,現時會批予特許經營人士營運,基於營運者獲得資助的原則,特許經營的人士會視作獨立營運者,可獲全數資助;至於其他直接由集團營運的分店,則直接將款項交付予該集團,惟獲得的金額不得超過上限。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現時零售界的經營環境嚴峻,影響各行各業,即使大財團亦受到重挫,盼政府盡快發放援助,讓各類型的零售商亦能受惠。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陸頌雄稱,現時零售界情況甚為嚴峻,當中以中小企經營環境較差,多家零售店為削減成本要求勞工放無薪假,料失業率或會攀升,政府應以「資助中小企為重」原則處理;由於部分零售商旗下品牌擁有多間分行,因此認同政府可向集團式營運者「封頂」,設定一個資助上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