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聞

  >>>>金鵬濱湖地塊案名公佈 爲金鵬壹品天成

  濱湖金鵬地塊案名公佈,爲金鵬壹品天成。

  2018年12月6日,金鵬以單價1200萬元/畝,總價12.03120億元競得濱湖區BH2018-12地塊,居住樓面價8999.96元/平米,商業樓面價5999.97元/平米,溢價率62.16%。

  濱湖區BH2018-12地塊位於濱湖區嘉陵江路以南、貴州路以西,面積100.26畝(居住用地面積≤80%),規劃用途均爲居住、商業,居住地塊容積率≤2.0、商業地塊容積率≤3.0,參考地價740萬/畝,競買保證金1.5億元。

  >>>>軌道交通5號線工程建設再傳捷報

  近日,5號線土建3標北京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成爲5號線第20個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也標誌着5號線南段車站主體結構全部順利完成封頂。

  軌道交通5號線全長40.2公里,共設33座地下車站,線路銜接我市濱湖新區、包河工業園、高鐵站地區、老城區、北城等客流集散重要區域,是我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中骨架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5號線南段範圍爲珠江路停車場至祁門路站,全長約23.4公里,共設20座車站(含前期代建的雲谷路站、高鐵南站)和1停車場,其中,有5座長大車站(貴陽路站、徽州大道站、揚子江路站、黃河路站、北京路站)和1座換乘車站(紫雲路站,與規劃中的7號線換乘)。5號線南段共有41條單線隧道區間,其中,北京路站~寧夏路站是我市軌道交通首個三線區間。區間盾構施工共有21臺盾構機掘進,施工過程中盾構機需穿越塘西河、十五里河、包河大道高架、廬州大道立交以及已投入運營的1號線等工程重難點和風險源。

  >>>>合肥白龍通用機場今年或開工

  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肥東白龍通用機場今年力爭開工。肥東白龍通用機場位於肥東縣白龍鎮雙廟村,設計爲A1類通用機場,跑道長1200米、寬30米,計劃2020年建成投入運營。

  此外,合肥新橋機場機坪改擴建項目可研報告已經通過了評估,或於今年開工建設。

  >>>>池州長江公路大橋順利完成合龍

  4月2日上午,隨着最後一米鋼箱梁焊縫施焊結束,標誌着池州長江公路大橋順利完成合龍。

  這也意味着池州長江公路大橋跨江主橋的主體工程順利完工,爲6月底整個項目建成奠定了基礎。屆時,安徽省樅陽至池州原本1個半小時的車程將縮短至半小時。

  池州長江公路大橋由省交控集團投資建設的池州長江公路大橋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京臺並行線德州至上饒高速跨越長江的關鍵性工程,也是安徽省“五縱九橫”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縱三”濟祁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

  路線起自銅陵市樅陽縣會宮,過江後再跨越秋浦河,止於池州市殷家匯,全長41.026公里。其中長江大橋長5.818公里,北岸接線長16.153公里,南岸接線長19.055公里。全線採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樅陽東互通至池州西互通段採用雙向六車道,其餘路段採用雙向四車道。全線共設置2個收費站、3處互通式立交和1個服務區。項目於2015年5月1日開工,計劃於2019年6月底建成。

  >>>>淮南路(禮河路-鐵路橋)預計6月啓動改造

  新站高新區境內的淮南路,因周邊新建大量工廠,大型貨車通過頻繁,導致路面不同程度受損。近日,淮南路沿線居民諮詢,“什麼時候能對破損路面進行修復?淮南路是否可以進行拓寬?”

  對此,新站高新區回覆透露,淮南路(北二環-新海大道)(禮河路-鐵路橋)已經列入2019年維修計劃,目前已招標完成,淮南路(禮河路-鐵路橋)路面破損修復工程已招標完畢,預計6月施工。

  就市民建議將淮南路拓寬的情況,新站高新區表示,2021年前,淮南路暫無拓寬計劃。

  >>>>今天起,五一假期火車票開搶

  隨着原本只放1天假的勞動節改爲4天假期,今年勞動節假期火車票熱門程度也直逼春運和國慶黃金週。

  今天起,市民可以通過網絡和電話購買小長假第一天(5月1日)的車票。

  >>>>合肥近4萬特困人員有望享受護理險

  近日,記者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合肥將爲全市約4萬名特困人員提供長期醫療救助服務,因疾病或意外傷害住院的可理賠住院護理津貼,對因意外事件導致人身傷殘、死亡的賠付傷殘保險金、身故保險金,相關項目已經啓動招標。

  合肥市特困人員參保對象約4萬人,具體被保險人名單由合肥市民政局覈准認定,保險費總預算爲人民幣760萬元。

  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事故或發生疾病,導致住院治療需要護理的,比如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動等六項指標,其中一項以上不能自主完成就符合標準,就可以享受相關服務。

  保險人按實際住院天數給付護理費,賠付標準爲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0元/人/天,單次不超過7天,全年總賠付不超過50天;縣域內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100元/人/天,全年總賠付不超過120天;市級及市級以上醫院140元/人/天,最高賠付天數不超過120天。醫院爲醫保中心認可的合肥市地區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

  此外,參保人員因意外事故導致人身傷殘的,賠付傷殘保險金額爲6.3萬/人;參保人員因意外事故導致死亡的,賠付身故保險金額爲1.5萬/人。

  >>>>合肥市房產局:多措並舉綜合施策穩控房地產市場

  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有關房地產市場調控精神,探索推進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努力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18年以來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呈現良好態勢。

  1.規範市場,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

  嚴格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開展拒絕公積金貸款專項檢查,開展市場專項整治。對2起涉嫌違法違規行爲的企業已立案調查,移送城管部門行政處罰的案件3起。開展虛假廣告宣傳專項檢查,檢查在建在售項目銷售案場204家,檢查廣告發布528條,監測媒體、互聯網廣告發布26333條。

  2.實踐創新,探索住房租賃試點“新路徑”

  完善住房租賃配套政策。創新租賃住房建設用地供應模式,降低租賃住房用地價格,率先對開展住房租賃業務的主體給予財政獎補。

  培育多元化租賃市場主體。共組建9家國有房屋租賃公司,籌集房源約1.27萬套;已備案開展住房租賃業務的租賃企業超過40家,簽約、運營20多個項目,籌集房源約23200套,多元化供給的格局基本形成。

  擴大租賃服務平臺影響。平臺運行以來,總訪問量達516萬次。通過平臺審覈的房源共2.99萬套,共簽訂合同1.03萬套,線上備案數近1.3萬套,入網企業69家。

  3.聚焦民生,致力實現羣衆住有所居

  保障性住房建設速度加快。2018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房20159套,完成率100.05%;基本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23616套,完成率173.61%。

  保障受益面進一步擴大。住房保障範圍已擴大至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支農支醫支教及公交、環衛等中等偏下收入羣體,具有合肥特色的“統籌建設、並軌運行、差別租金、梯度補貼”住房保障體系初步形成。2018年納入公租房保障21193戶,其中19167戶已分配入住,2026戶享受住房租賃補貼,共計231萬元。

  4 優化職能,健全完善房地產管理體系

  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

  加大房產信用體系建設。對存在不良經營行爲的企業給予信用扣分、約談、媒體曝光等處罰,並責令限期整改;清理“殭屍企業”、“空頭公司”及資質逾期且無項目的房地產企業;按時歸集信用數據至“信用合肥”平臺。

  提升房屋交易管理水平。制定實施《合肥市人才購房資格認定實施細則》,完成修訂《合肥市房屋建築面積計算規則》《合肥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網上籤約和登記備案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進一步強化規範化管理。

  更多往昔精彩點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