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薏米能夠祛除體內的濕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濕氣較重的人食用。

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薏米紅豆粥基本做法  

原料:薏米和紅豆按2:1配(大約差不多就行啦,沒有必要這麼精確)。 做法:把薏米和紅豆洗凈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猛火煮開,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


薏米紅豆去濕氣的消息越來越火,濕氣嚴重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而薏米紅豆是專門去濕氣的,所以說很多人都在推薦別人用薏米紅豆去濕氣,但是不少人用了以後效果卻不盡人意,其實薏米紅豆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喝的。

體內濕氣重會導致皮膚油膩,感覺身上不清爽等等問題,中醫說,「濕氣如裹」,濕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牀濕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採的感覺。體內長期濕氣重,很容易引起舌頭厚膩,早上起牀無精打採,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慾不振、大便溏瀉、等癥狀,隨著接踵而來的是各種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濕氣重會導致脾傷,脾主運化,脾傷則會加重體內的濕氣,而脾胃腎都是相互影響著,祛濕的同時也要健脾。只祛濕、不健脾,濕氣只會蹭蹭蹭往上升。因此有些人喝薏米紅豆粥沒有效果,濕氣反而越來越重了。

其實濕氣也是有分類的!!

1.寒濕

寒濕困脾指的就是寒濕內盛,困阻脾陽脾失溫運,以納呆、腹脹、便溏和身重為主要表現的寒濕證候,其臨牀表現就是腹部脹滿。

如何去除寒濕

首先,我們要出汗,不管是運動後出汗還是喫了溫熱的食物出汗,又或者是泡腳以後微微出汗,這些都是可以達到祛寒濕的效果的。

而且我們還可以經常喫一些辛辣、溫熱的食物,保持一些驅寒的飲食習慣,比如喫蔥姜蒜、牛肉、羊肉等溫熱又高熱量的食物排寒濕,或者是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去寒濕的藥酒。

2.熱濕

熱濕主要就是指濕熱內蘊,脾失健運,臨牀表現是噁心嘔吐、口中黏膩、口渴不多飲和便溏不爽等。

怎樣祛熱濕

可以選擇多喫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莧菜、扁豆、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等。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薏仁是一種營養平衡的穀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濕、增強腎功能。

有些人喝薏米紅豆粥沒有效果,濕氣反而越來越重了也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我想說,方子真沒錯,而是大部分人根本不瞭解薏米和紅豆的正確用法,你以為就薏米紅豆加水熬煮這麼簡單?難怪沒效果!

1、紅豆用錯了

紅豆薏米粥這個方子裏說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可以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因此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

2、薏米錯了

薏米性涼,味甘淡,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清肺熱、止泄瀉等作用。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河北安國薏米,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安徽毫州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金沙薏米 產於福建省仙遊縣龍華鎮金沙村,在眾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薏米祛濕雖好,但性寒,直接煮來喫,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更加揮發不出,越想祛濕反而越濕。所以,喫之前,可以先將薏米大火快炒,有燥濕的作用。

3、煮法錯了

赤小豆、薏米仁很難煮爛,最好用溫水浸泡兩小時後再煮,否則營養成分難出來,沒有時間浸泡,也可以多熬半小時。

4、大米加錯了

此款湯不是粥,千萬不要加大米!因為大米長在水裡,濕氣粘稠!紅豆和薏米本身不含濕,所以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好利用這種「清」的性質來祛濕。一旦加入大米,就等於加進濕氣,整個變成粥,味道可能更好,但對於養生來說,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因此大家在做紅豆薏米粥的時候,首先要選對食材,其次選對方法,如果使用其它的食材,體內的濕氣不僅不能祛除,反而還會加重!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了,這樣的紅豆、薏米了。生活中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

【想知道更多有關健康的小知識就請記得關注我哦,也可私信和評論我方便交流!】


濕氣重的人往往會有頭暈身沉、疲乏犯困、小肚子大、大便沖不幹凈、睡覺流口水、陰部潮濕等癥狀,而濕氣是百病之源,會引起風濕、肥胖、皮膚病、腫瘤等。一提祛濕,很多人就想到紅豆薏米粥,但這個方子有些人用了好,有些人卻沒用,原因就是正確的配方弄錯了。

  濕氣的來源有兩種

  何為濕氣?濕氣是身體水液代謝出問題後的產物。

  一是外濕,指外界氣候影響,比如下雨、潮濕的環境,所以沿海地區人羣多有濕氣;一種是內濕,是脾虛導致的,脾是運化水液的,吹空調、喫寒涼的食物、脾虛先天虛弱都會導致脾虛,脾虛了,身體裏的水液就沒發正常排出,導致濕氣重。

  濕氣與脾虛互為因果

  脾喜歡乾燥不喜歡濕潤,體內濕氣過多會傷脾,而脾又是負責運化水氣的,脾不好的人體內的水氣排不出,留在體內會導致濕氣重。因此要祛濕,必須同時健脾,才能真正徹底去除。

  我為什麼從不用薏米紅豆祛濕?

  這是因為祛濕宜用溫,薏米、紅豆都是性微寒,寒性的食物還會使氣運行不暢;祛濕要發汗,寒性的紅豆和薏米也無法發汗;

  祛濕也要健脾,只有把薏米炒熟纔可健脾。因為炒熟的薏米可使寒性降低,紅豆則幾乎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

  有的人一直喝紅豆薏米粥,覺得祛濕效果很好。但濕氣分濕熱和寒熱,濕熱體質的人喝了紅豆薏米粥,癥狀好像得到改善,但卻傷脾。脾胃要運化食物需要陽氣,含量的食物、藥物,都會損陽氣,因此身體對濕氣的抵禦力越來越小。

  薏米紅豆粥來源於《本草綱目》,正確配方是這樣的

  薏米紅豆粥祛濕這個概念起源於《本草綱目》,但在傳播的過程中被人刪減、誤傳,才變成了現在的配方,質變了,自然效果也不對。

  正確的配方被稱作「芡實薏米茶」,做法是:炒熟的薏米、赤小豆、芡實各一把,冷水浸泡2小時,煮茶飲用。

  中醫把赤小豆稱作「紅豆」,所以很多人弄錯了,其實赤小豆可以祛濕利水,而紅豆是補鐵養心的,所以要用赤小豆。

  至於為什麼加芡實,芡實可以祛濕健脾,上文已經說過了,光祛濕不健脾,濕氣還會再次光臨,同時祛濕健脾,身體才能好得徹底。

  若是濕中帶熱體質,方子要加點其他的材料,濕熱體質的人舌苔厚且黃、容易上火潰瘍、愛長痘、有口臭,你可以對照看看。那麼「芡實薏米茶」的做法就是:炒熟的薏米、赤小豆、芡實各一把,冷水浸泡2小時,淡竹葉、馬齒莧、綠茶、槐米各抓一點,用紗布包起來,一起入鍋煮茶飲用。淡竹葉、馬齒莧、綠茶、槐米起的是清熱、消炎的作用。

  「芡實薏米茶」可以自己做,如果圖方便,網上的成品也很多,如果材料沒錯的話,買來喝也是一樣的。

  我自己煮過一段時間,效果很好,但後來工作忙,都是直接買成品,從前頭暈身子沉、怎麼也睡不夠、總覺得累、小肚子大這些毛病都好了。身處南方,每到陰雨潮濕季節,我都會備一點,這些年都沒有再被濕氣困擾過,也分享給大家,希望不要再錯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