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某名人說看心理醫生的成年人都是心理太脆弱?


真正心理脆弱的人是說這種話的人。

給你捋捋邏輯。

→攻擊暴露—治療行為,等於害怕自己脆弱面和創傷的暴露,不敢示人以弱。

→不敢示人以弱,代表害怕他人的低評價,需要維持一個表面強大的軀殼,需要他人的關注和贊同。→成人後的浮誇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原生家庭的關注缺失。做這種發言,證明其原生家庭並沒有滿足他的被愛、被關注、被抱持的願望,他成年後一直在追尋活在別人的目光里而不自知。

所以說,發言者才是需要心理諮詢的人。

不敢示人以弱看起來是獨立,但成因並不健康。不敢接受幫助因為這樣會使他們潛意識覺得自己低人一頭,不敢暴露因為這樣會使他們覺得自己表面強大風光的外殼被卸除,就會重新感受到那個暗弱的、缺愛的、小小的自己。

當然完全可以說發言者是蠢,是壞,是嘩眾取寵,那我們再來看看。

如果他在一個相對了解的背景下說這種話,以上的邏輯沒問題;如果他在不了解的背景下說這句話,輕易否定自己不了解的東西,浮誇的表演性沖昏了他的頭腦;如果他不了解但是自以為很了解,那麼他的自我評價感極高(或說太膨脹),干擾了他的正常判斷——

也就是說,他在發表這種弱智言論的時候,他也在暴露自己尋求關注的事實。

綜上,建議即刻就醫

這種觀點,屬於一種對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就像「得艾滋病的人都是性濫交」。本質上來自於對疾病的不了解,和建立在不了解之上的道德譴責。

當人們害怕一種不了解的東西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遠離這些東西,就會在心中把自己和這些人群分裂開來,比如「被強姦一定是因為穿的太暴露誘惑了強姦犯」,潛台詞是「我跟這些人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不會成為受害者」。

然而這只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安慰。通過誇大自己跟不幸的人群的差異,來安慰自己,告訴自己,我不會陷入這種情形。

然而任何人都可能得心理疾病,任何人都可能遇到心理困惑。不管你強大還是弱小,貧窮還是富有,成功還是失敗。就像任何人都有機會感冒一樣。

當遇到困惑時,強撐著並不能說明「強大」,就像求助也不能表明「脆弱」。求助是一種直面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行為,人都會遇到不能靠自己搞定的事,為何不求助專家?

遇到法律糾紛,你不會強撐著,而是會去諮詢律師。遇到學習問題,你可能會去尋找輔導老師。沒有人會評價你「在法律上太脆弱」,「在學習上太脆弱」。為什麼到心理困擾,就變了?


真正的勇氣,在於勇敢面對自己的脆弱,猶如真正的自信,在於勇敢面對自己的自卑。只要我們都活著,沒有誰比誰更脆弱,誰比誰更強大。拋開權力,財富,名聲的外表,我們都只是人而已。精神病人,如此可怕,我們十分恐懼,所以他們被關進了精神病院。精神病人對社會的傷害,不見得比普通人更大。

看心理醫生(這個說法欠妥,更恰當的說進行心理諮詢或進行心理治療,因為心理醫生是個俗稱,要麼是心理諮詢師 要麼是精神科醫生 或心理治療師),是我們解決心理問題的一種形式。就像是,有的人遇到煩心事 就抽煙喝酒一樣。只是抽煙喝酒已經被我們所接受,而心理諮詢目前還是個新生的事物。

心理諮詢的普及道路還很長。(順便說,一個沒有任何心理問題的諮詢師也不是合格的諮詢師,哈哈哈)


幾乎所有成年人都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再退一步,哪個人沒有家庭關係問題? 以上這些都可以藉助心理援助來進行處理和改善。 不客氣的說,很多人認為自己不需要心理援助,其實不然,你只是窮或無知。

好,抖機靈到此為止,下面來分析看看這麼說的人什麼心態,我贊同@李子檸檬的觀點,另外,我們來看看題目本身:

看「心理醫生」的「成年人」都是因為「心理」太脆弱了。

每個需要看醫生的人少不得有一部分脆弱,可是我們有多大可能會對看消化科的胃病患者說,你看消化內科是因為你的胃太脆弱了。我們不這麼說,是因為我們其實知道:人類的身體本身就是脆弱的。

而人類的心理本身也是脆弱的,因為它是基於人類本就脆弱的身體發展起來的。

我們討厭被說心理脆弱不是我們太敏感,而是因為我們清晰地覺察到有人要用「你應該堅強」來綁架我們,干涉我們的選擇。堅強這個詞是對人類生理心理極限的挑戰和凌虐,有些人神經大條,能抵抗強烈的刺激和摧殘,並且愉快地認為「我很堅強」,所以他們產生了某種優越感,並急切地想要表達這份優越。

如果不去說別人脆弱怎麼能顯示出他的堅強呢?

另外,認為一個人只要成年便具備了面對和處理心理困擾的能力,這位哪裡來的大牛,您可能覺得我們心理學專業和心理醫生,甚至精神科都可以關張了吧?

不開玩笑,每個人都在傳播自己的價值觀,如果那位大牛看到我第一段話,可能也會覺得攻擊性強了些。

是的,我只是想傳達一個觀點,各回各家,各自找媽,少干涉他人價值觀,否則被罵是很正常的。

相反,成年人看心理醫生反而是成熟、睿智的表現。

  1. 心理出了問題,忍著就是堅強?主動求醫反而是脆弱?這樣自我摧殘式的堅強要來何用?
  2. 成年人的心理就不應該出問題么?每個人都承受著很多,在任何階段都可能出現問題,畢竟大家都處在一個十倍速的世界。成年人的標籤不應該只有堅強、忍耐,學會關照自己,允許自己脆弱,承認成年人也有無助的時候,反而是最睿智的表現。
  3. 心理和生理同樣重要,身體會生病,心理也同樣會生病。這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
  4. 尋求專業幫助,本身就是成年人成熟睿智的表現。遇到事情不是無腦抓狂,求助專業人士,這難道不是成熟的表現么。
  5. 心理問題≠精神疾病,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情緒奔潰、情感危機、工作壓力瓶頸,這些都會導致心理問題,很正常的。

我覺得少一些標籤,這個世界會溫暖很多。類似小孩子就應該怎麼樣、大人又應該怎麼樣,我們都是獨特的人類,沒有什麼應該。即使80歲了,去學習小學知識,也沒什麼;即使80歲了,仍然在面對慘淡的現實時落淚、無助也是真情流露。

最後,堅強給誰看呢?成為一塊鐵,一塊剛,反而少了溫暖,適度的脆弱反而是很需要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