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會之初,人們羣居雜婚,難免近親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認識到這種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禮儀制度,從而避免了血親通婚,實現優生繁衍。

姓作爲“遠禽獸,別婚姻”的符號,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記,經過數千年的分衍發展,至今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姓氏已有兩萬多種,這些姓氏有的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

可以說中華萬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陽,正是中華姓氏最初的發源之地,濫觴之地。《三墳》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爲風姓”,因此“風”爲中華第一姓。

早期姓氏習俗的軌跡社會發展到了殷商時期,中國姓氏的發展軌跡逐漸清晰並顯現出來了。可以說,殷商之前的姓氏發展軌跡,都是沒有確切文字可考的傳說時代。

大禹的兒子啓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可以確鑿查實的奴隸制王朝,夏朝。在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發掘出了夏代都城的遺址,經研究推測,這就是夏代的宗廟所在。

相傳夏的統治者爲姒姓。在夏代社會,同一宗族的標記就是姓氏。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廟,祭祀共同的祖先,歸葬於共同的墓地,遵循家族的宗法制度。

從《爾雅·釋親》中我們獲知,當時規定了由同一個高祖傳下來的四代或四代以上子孫稱爲“宗族”。《說文解字》說:“宗,尊祖廟也。”

其字形即表示在同一個屋頂下供奉同一個神主牌位,大家在同一個祖廟裏進行祭祀儀式。超過了四代,就要將部分子孫分出去另立祖廟,建立新的聚居地,以形成新的宗族了。

夏朝末期,發生了成湯革命,以東方的商人爲核心的部落聯盟推翻了夏的統治,夏代的最後一個統治者桀及其家族被流放到南方(長江流域)的有巢地方,殷商時代由此開始。

與以前的時代相比,殷商時代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大量的青銅銘器和甲骨文的出土,爲殷商時代的歷史描述提供了基礎,商代的統治者爲子姓氏族。

到了商代中期,商王朝所控制的疆土規模及所影響到的地域不斷擴大,商朝中後期聚集在它旗幟下的姓氏部落已逾百數,後人形容當時的狀況有所謂“八百諸侯”之稱。

在今天的歷史界中,殷商時代的“百姓”這一概念,是有歧義的,當時的“百姓”,並非如我們今天所指的“庶民大衆”,而是指商王宗室之外的貴族階層,即各地姓族的族長。

直至週末戰同時期,諸侯兼併,封國滅絕,大量有姓氏的貴族流落成平民,越來越多的平民因軍功,及其他原因獲得了姓氏,最後姓與氏合二爲一,並沿用至今。

隨着社會的發展,商代的氏族統治開始發展爲國家的雛形,漸漸改變了原來單一家族統治的模式,開始接納異族人才進入統治集團。

夏代以前的統治者往往稱氏,商以後則稱人,這很可能表明:夏代以前的統治者屬於同一家族,而商以後的統治層中結合進了異家族的人,已不能完全用氏來指代了。

周朝一建立,就開始大規模的“封邦建國”。中國的“封建”這一概念自西周始,所謂“封建”,其實質就是賜氏封地,即在全國各地大量建立由特派姓族去管理的諸侯國。

此外,武王將隨同他徵戰立功的同姓貴族四十人,以及部分重要的異姓功臣,如姜子牙等人也得到了各自的封地。

這些被周天子所封的諸侯,儘管大部分都是姬姓子弟,但是他們得到封國以後,紛紛建立自己的宗廟,其後代就以國號爲氏,因此往往也就成爲新的姓氏的始祖。

​按照西周制度,得到周天子封賜的各國諸侯,又在自己的封國內如法炮製,對於自己的後代和卿大夫進行分封,賜予領地,使之成爲第二層次的“氏”。

他們有的以自己的爵位、官職爲氏,有的以父祖名字爲氏,而這些卿大夫還可以再向下分封新氏。這樣中國的姓氏數量驟然擴大了。

兩週時期,除了周天子的王室一族之外,社會上普遍稱氏不言姓,實際上氏逐漸消融和取代了姓的大部分作用。由於層層封氏、氏又分氏的封氏制度,周朝的氏越來越多。

總之,從西周初年起,金文中開始大量出現“氏”字,表明從這時起,社會上新氏大量產生,氏的觀念日益普及,中國姓氏的整體規模有了較大的發展。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