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政策的倾斜及技术的迭代升级,纯电动车已经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可以预期,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渐转移到以纯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之上。

  随着纯电动车产品逐渐增多,其产品的宣传也逐渐变得重要,无论是从技术普及的角度还是从产品力传播的角度看,纯电动车的宣传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关注。其中,“专属平台”成为了纯电动车领域的一个热词,它就如燃油车的底盘技术一样,是整辆纯电动车的“骨架”与“内核”,所以无论是车企自身还是消费者都把“专属平台”视为一辆优秀纯电动车的重要指标。

  但稍稍对汽车有研究的消费者都会知道,在如今的新能源车市场上,绝大多数纯电动车其实都是从传统燃油车改制而来的,我们习惯称为“油改电”车型。油改电车型在性能、续航等数据上虽然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整体表现天然逊于纯电专属平台车型。由于“专属平台”已成为吸引眼球的关键词,围绕是不是专属平台“出身”的话题,业内还经常出现质疑和争论。

  例如,最近业内就有质疑:吉利几何A虽然自称“专属平台”产品,实质是在A级车型帝豪GL的传统燃油车架构上改制而来的,因为两车的轴距同为2700mm,而这个底盘技术已经是十年前的出品。

  当然,仅凭命名类似、轴距相同就断定几何A不是专属平台,这个结论不一定准确,论据也不够充足,具体真相如何还有待调查。

  但这些质疑与争论却给人们另一种思考。那就是:为何纯电专属平台如此有魅力,以至于车企都愿意宣传自己的产品来自“专属平台”?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车企都知道“专属平台”的诸多优势,也懂得这是主导消费者选车的关键。所以宁愿冒着各种风险,对外宣传也用上“专属平台”一词。

  那究竟“专属平台”对于一辆纯电动车而言,重要性在哪里?技术优势又是如何展现出来的?消费者又能通过怎样的方式简单地分辨呢?

  只有专属平台才能发挥出纯电动车的极致性能

  对于“专属平台”概念,大家最早听闻应该是源于特斯拉Model S,其惊艳全球的智能化及高性能,打开了大家对纯电动车的全新认知。而在国内,广汽新能源算是“专属平台”的坚定支持者,因为从首款纯电产品GE3开始,到刚于3月1日预售的Aion S,全是基于“专属平台”打造的产品,而在多场广汽新能源发布会上,其总经理古惠南也多次表示:“只有专属平台才能发挥出纯电动车的极致性能。”

  所以接下来,以Aion S为例,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专属平台”究竟厉害在哪。

  更大空间

  传统燃油车的前车舱是为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部件而设计的,而纯电动车根本就没有这些部件,但由于燃油车的底盘结构不能为之改变,所以“油改电”车型其实浪费了大量的前舱空间。而最为重要的电池包则只能“将就”地、不规则地装载在整车底盘的中后段。这样做最明显也最容易被消费者感知的就是车内空间被挤压。所以很多“油改电”车型的后排地台都特别高,坐垫不能支撑大腿,乘坐起来有“小板凳”的不适感;此外,“油改电”车型一般都没有备胎,因为备胎的位置都已经用来搭载电池包了。

  本人参加了Aion S的预售会,亲身体验过其内部空间,也深入了解过其“专属平台”的架构。简单而言,就是以电池+“三合一”电驱为中心进行整车设计,所以电池包就像一整片平板那样规整的布置在底盘中部,完全不占用座舱空间。而其全球首次搭载的“三合一”电驱则是把电机、电控及减速器整备在一起,体积相对减少了15%,重量相对减轻20%,这为打造更大的乘员空间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此外,专属平台由于无需考虑发动机及变速箱等大部件的安放问题,所以前后悬可以做得更短,这是与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

  Aion S的设计融入了“鲸空间”理念,通过将A柱位置前移、C柱位置后移实现了更大的内部空间。Aion S的轴距是2750mm,达到中高级车的标准,以小编180cm的身高坐于Aion S的后排,腿部空间超过2拳,头部空间超过1拳,在“专属平台”的技术支持下,其车内空间体验直接超越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B级轿车。此外,Aion S还保留了备胎,这也再一次证明其“专属平台”的出身,小编也建议消费者以是否装备有备胎作为分别“专属平台”与“油改电”的一个标准。

  更长续航

  “专属平台”技术确保了电池包造型更紧凑,整车轻量化程度更高,因而能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包,也能通过轻量化降低整车的电耗水平。而Aion S显然兼顾了两大方向的考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使用了最新一代“811”高性能电池,电池包容量达到58.8kWh,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达170kWh/kg,再结合其百公里12.9kWh的超低电耗,成为了目前中国品牌唯一综合续航里程达到510km的车型,60km/h等速续航里程更是高达630km。与其预售价接近的吉利几何A,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一批)显示,目前登上目录的几何A综合续航里程为410公里。

  更高安全

  前面说过专属平台就是以电池为中心对整车进行设计的,则其中也包括了车体安全的设计考量。同样以Aion S为例,其电池包规整地安置于车辆底盘中部,前后均留有足够的碰撞缓冲区域,应对碰撞意外更有保障。同时也带来整车更低的重心,加上规整的电池包让整车配重均匀,因此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主动安全性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反观“油改电”车型,因为电池包不规整,见缝插针的安放会导致整车的配重不均;加上大多电池包都被安放在车尾位置,万一遇到追尾事故,这安全隐患还是相当大的。

  更强性能

  得益于“专属平台”的大空间及更大容量电池包的支持,Aion S可以搭载大功率电机,因此性能可圈可点。而在这点上,基于“专属平台”打造的特斯拉显然更有发言权,其每款产品的加速性能都做到领跑同级,这也是“专属平台”吸引消费者选择的原因——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座驾能富有驾驶激情。但在这点上,“油改电”车型则难以达到这一高度了。

  “专属平台”为何成了“奢侈品”?

  说了这么多“专属平台”的优势,相信大家在选购纯电动车时都已经心里有数了。但相信会有不少消费者想问,既然“专属平台”如此优秀,为何只有少数几家车企在使用?

  原因之一绝对是成本问题。毕竟从0出发,正向研发一个全新的整车平台是需要花费很大研发成本的,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一个不可小看的数字,因此“拿来主义”在这时便发挥了作用,直接“油改电”不但省钱,还省时。毕竟新能源补贴政策一直在变,整体趋势是降补贴。车企快速地拿“油改电”车型来抢占市场,赚取补贴,对于营运角度而言并没有错。

  但“油改电”的泛滥也必将导致“专属平台”技术发展受阻,严重阻碍中国车企变道超车的希望。所以说,愿意真正潜心研发“专属平台”的车企绝对应该受到尊重,他们都是为了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而不惜成本的。而从另一方向思考,能掌握“专属平台”技术的车企都是真正掌握造车“核心科技”的车企,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必定在品质、质量、体验等全方面超越“油改电”车型。所以作为一位精明的新能源准车主,你一定知道该怎样选择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