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我強大去陪伴和引導,要先看什麼書去多加正確了解?


迴避通常和對自己不滿意不知道如何和人交往有關,所以他在人際中感覺不自在。

阿德勒的書《超越自卑》,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張德芬的《重遇未知的自己》適合讀讀。

這個回答里有迴避型人格的癥狀,問題出現的根源,療愈方法:

迴避型人格的特徵有哪些??

www.zhihu.com圖標

陪伴這類人需要做到的是:

1 接受他迴避,拘謹,在乎別人的感受超過自己等等。不要告訴他:「你要自信」,「不要想太多」「你要多和人交往」等類似的話。

這是因為他呈現的狀態對他當下來說就是最好的狀態。你希望他自信,希望他多和人交往對於他來說,會是高不可攀的要求,他會更緊張。

2 這類人缺少的是被重視,被看見被認可。想要幫助他們,可以多給他們一些關愛(以不讓他們不自在為前提),看見他們的努力,給出相應的認可。

比如,一個人跟我說「這是我上課的時候,做的筆記。」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努力,說「上課的時候你很認真地聽課,看來,你是有收穫的。」這就完成了一個看見他,認可他的過程。

3 最主要的,你想幫助他,為此你願意去讀書。我想,有你陪著他,這麼重視他,也許這就足以讓他感受到來自世界的善意和溫暖。為你點贊!


想成長自己,你可以預約個體諮詢,也可以加入我的心理社群:

微信:dmyxinli


我看很多回答者是把DSM-5上的迴避型人格障礙 跟 作為成人依戀關係類型之一的迴避型依戀混為一談了。

二者完全是兩碼事,之間沒有關係。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怕別人對自己評價低,所以迴避可能對自己做出低評價的人與場合。

迴避型依戀,迴避的是親密關係,怕自己的獨立性被伴侶破壞。

因為名字的類似,不僅一般人容易分不清,就是有些心理從業者也分不清。但其實,完全是兩碼事。


還是鼓勵他去見一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

迴避型人格往往成長環境中充滿了冷漠,逃避。

久而久之,也形成了無法用語言去表達情感,無法承擔面對責任這樣的人格特點。

要重新建立起對人際的信任,不是看看書靠自我成長就能夠解決的,人際的問題還是需要在人際中成長。

所以,溫情而長久的陪伴和信任,支持之外,最好再去見一個心理諮詢師。


勸你放棄,她們打心眼裡是不願意(害怕)去相信任何人的,能量極低。大多數是以前有過很嚴重的創傷而又不願去正視,選擇逃避,形成習慣。

但傷害你的同時她們也會內疚。可她們內疚後與之對應的是(逃)。她們眼裡沒有對你負責一詞,最好的負責就是離開你,因為她們覺得你應該擁有更好的人,這也證明了她們內心的自卑。

自卑是沒有辦法通過外力改變的,就好比你在ktv熱情的邀請她和你一起高歌一曲,你一再強調大家都唱的不好,沒必要這麼害羞,放鬆一點。而她眼裡只會覺得,(你在當眾羞辱我,讓我難堪,我不想融入你們,我想趕緊離開這裡。)

她們非常害怕自己真實的一面暴露。所以對於那些極力想了解、靠近自己的人抱有強大的抵觸心理。

自卑的人連自己都沒有辦法好好的去愛,又談何愛人?

最後希望各位能真正分別你的Ta是迴避還是不愛你。迴避會在事後對你慚悔,你能感覺她的心意,也能感覺她在把你往外推,她很糾結。不愛你,那就是「趕緊走,我一個人可快活了~」


迴避型人格不喜歡太過親密的關係,但這只是迴避型人格的一個共同的特點,了解一個人並不是幾本書,幾個人格原型能解決的。

且不說人性的複雜,有些人並不是單一個人格類型,是2個或以上的類型組成了他的人格。

還有人是一直在變化的。

而且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去幫助他,原因題主也沒寫。

我覺得人格一出生就具有一個雛形,基本改變不了,成長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而這些講解人格的書不過是幫助自己了解自己,把不足或者需要改變的部分完善,所謂優缺點不過是一個人的特點往好或壞的方向看,別人覺得不好並不是真的不好。

沒有誰是完美無缺的,正是因為每個人身上所具備的特點(所謂優缺點)才形成了不同的人。

題主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去改變他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