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果樹蚜蟲是果樹害蟲中最難防治的害蟲之一,說它難防,是因為一旦成災,新稍 會被蚜蟲迷得象捲髮,拉拉油,新稍最後會幹縮而死,打一遍葯後,蚜蟲死一地,過兩天去看看,蚜蟲又密密麻麻的爬滿了新稍,哎,5月15——6月15號是蚜蟲的盛發期,夏至以後,隨著天氣的逐漸升溫,芽蟲逐漸減少。

其實,只要抓住時機,找到蚜蟲的死穴,蚜蟲的防治也並不難。

果樹花期前後,一般是蚜蟲的卵的孵化期,此時用藥,可以事半功倍,切記,千萬別以為沒看見蚜蟲而忽視了防治,等有了蚜蟲纔去打葯,這樣就大錯特錯了,防治蚜蟲,就四個字,治早治小。

在果樹花芽露紅期,可用40%的滅多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上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效果不錯。滅多威殺滅蚜蟲效果顯著,而且關鍵是殺卵的作用也很優秀,清園必須用。

謝花後10天,再打一遍蚜蟲葯,藥劑可選用:80%烯啶.吡蚜酮4000倍液,打好這兩遍葯,基本可以控制蚜蟲危害,以後再防也會很輕鬆。

以上是管理果園的一點心得,你可能有更好的方法,歡迎朋友關注評論,我們一同把果園管控好!


蚜蟲還算比較好防的,主要是刺吸型口器的藥劑輪換使用,如圖所示藥劑藥效快,效果好。一般常用的啶蟲脒、吡蟲啉,目前此類抗性較低的噻蟲嗪、噻蟲胺、呋蟲胺是市面上較多,效果也較好的藥物。如果還控制不住,前期預防用螺蟲乙酯,效果更佳。最後面三種藥物是當前最新成分,效果保證,但是價格有點貴。

希望可以幫到您。

更多植保種植技術歡迎關注

一個返鄉傳創業熱衷農業的大學生


傳統防治蚜蟲一般在花芽露紅期和落花後7天後進行防治 ,從現在情況看這兩次防治成本較高且費工。而現兩次改為在落花期一次進行防治。省工省時高效,特別在花露紅期又採集花粉又打葯,勞動強度大。

本人多年來總結出省工防治法那就是在落花期子房還未外露時防治放果最佳 ,注意防治時期很關鍵一定要及時纔能有效。

落花期為最佳防治期 ,全國其它地方以物候期為準。

各類桃芽危害狀。

防治方法:

1用25%吡蚜酮2500倍十2.5%氯氰菊酯1000倍十5%的中生黴素800倍。

主防蚜蟲,梨小食心蟲、穿孔病。

2用50%吡蟲啉3000倍十2,5%氯氰菊酯1000倍十5%的中生雪素800倍:(或10%苯醚甲環唑800倍。

以上兩種防法交替使用 ,以防害蟲產生抗性。

15天以後幼果彭大期再防治一遍。

注意,這次防治時間緊迫,從落花到落花後5天之內必須防治完畢,否則不利於蚜蟲的控制,特別是油桃若防治過晚幼果外露受藥物刺激引起果面不光滑出現班點,華北地區一般在4月10日左。

4月10日以後,溫度上升到20度以上,果樹已完成了從開花到座果的過程,這時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重,果樹生長量迅速增加,在4月下旬葉幕基本形成,這時也正是各種蟲害、蟎蟲、及病害伴隨大發的時期,這是病蟲害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這時一定要控早,控小 ,絕不能馬虎,否則病蟲害一旦大發生,防治成本增加不說,還給以後生產優質果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感謝邀請

蚜蟲,在我所在地叫油蝨。我覺得這個稱呼還是很形象,被蚜蟲為害過的葉片往往一片油光,當然蚜蟲本身也有這種油膩的感覺,而蚜蟲大小如蝨。

蚜蟲是生物羣體中屬於R競爭策略的典型,以數量多,繁殖快,分佈廣而著稱。蚜蟲主要為害新嫩葉片,沒有新葉時好葉上偶爾也會有。單個蚜蟲的危害對於果樹這樣的木本植物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不過當蚜蟲家族成千上萬時,往往能夠造成嫩枝葉生長畸形,光合效率下降,樹體營養積累困難等。由於大多數果樹的春季新葉生長期也往往是開花坐果,或果實生長期,葉片功能下降和營養減少,往往容易引起坐果不良,落果等情況,進而使得果實產量和品質受到影響。因此蚜蟲是作為春季最為主要的蟲害來進行防治的。

從防治的角度講,蚜蟲並不難防,因為蚜蟲本身比較脆弱,天敵也多。很多時候防治不佳主要的原因在於對蚜蟲這個害蟲的習性瞭解不夠,或者正是由於比較好治而不大重視有關。我覺得在介紹防治措施前,我總結了幾個蚜蟲的特點還是要了解一下:一是爆發性,也就是說,繁殖速度飛快,一隻蚜蟲,幾天不見,生了一大片,就這速度,這主要影響防治的時期,要及時,不要拖。二是會分泌一些物質,使得葉片變得又油又膩的這種,主要是影響噴葯的效果,油性了往往葯粘不上去。三是有些蚜蟲會卷葉子的,那麼一定要在卷葉前防治掉。

總得來說,只要打早,打好,加上蚜蟲大部分只為害新梢嫩葉或花朵幼果,主要防治的地方還是比較有針對性,相對來說防治還是比較容易的。

1、要重視冬季藥劑清園。不管是落葉還是常綠果樹,在過冬開春展葉生長前需要進行一次藥劑清園,關於這個技術在網上很多。本人也寫過一篇關於冬季藥劑清園的技術性探討文章。一般來說,落葉果樹在芽萌動時,常綠果樹在春季萌芽前相應濃度的噴石硫合劑進行清園是必要的措施,這裡可以兼治蚜蟲。部分北方或春季少雨的地方,會有一些其它的清園劑,加了一些防治蚜蟲的葯,也是蚜蟲防治中重要的一環。我認為這次藥劑的重要性是減少了早期蚜蟲基數,並推遲蚜蟲為害時間,使得部分果樹開花(如桃、梨、李)期不用防治蚜蟲,從而減少對開花坐果的幹擾。

2、注意觀察,注重早期防治。當新葉上發現蚜蟲後,就應該準備進行防治,並加強觀察,當大部分樹體都出現蚜蟲時,要進行噴葯防治。這裡特別是對於會卷葉的,會分泌一些物質的蚜蟲尤其要注意治早。看到了就要開始用藥。我不建議在果樹春季蚜蟲防治中保護天敵,等天敵上來,葉片上的蚜蟲早爬滿了。所以藥劑防治是首選。當然可以結合其它病早防治。

3、要注意連續防治。其實第一次用藥後,還是需要繼續觀察。如果在新葉上又出現蚜蟲,還需要再進行一次防治。一般來說,一次用藥後,在一週左右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噴藥效果好的可以達10天以上。我認為,在蚜蟲的防治中,二次用藥是需要的。通過二次用藥,基本上可以為果樹提供萌芽後近20-30天左右的無蚜蟲生長期,大部分果樹的新葉基本上能夠老熟。

4、選用藥劑。我覺得防治蚜蟲的葯還是比較多的,如吡蟲啉就不錯,大家自己原來那種用的好就用那種,最好的方式是二次用藥用不同的種類,如果需要噴三次,第一次有的葯還是能夠換回來用的。

最後談一下我對蚜蟲防治的個人觀點:我認為蚜蟲防治的目標不是把蚜蟲給消滅了,原則上蚜蟲是消滅不了的。防治的目的是為了使蚜蟲的為害控制一定的經濟許可範圍內。防治的目的是為了給新梢老熟爭取足夠的無蚜蟲或少蚜蟲的時間,同時儘可能的避免因為蚜蟲為害而出現的坐果不良,果實生長畸形,葉片污染影響品質等與水果經濟生產相關的情況出現。因此在整個果樹病蟲的防治中,不應該以治蟲為目的,而是應該是完成果品生產目標為目的。舉個例子,比如柑橘的蚜蟲,當柑橘葉片開始老熟,這時如果頂部有幾張未老熟的葉片出現蚜蟲,那是不需要防治的,因為這些蚜蟲不再會危害絕大部分部已經老熟的葉片,對整個柑橘生長不會造成影響。但如果在新梢的初期幾張葉片出現蚜蟲,那就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噴葯防治掉,否則很快整根新梢的葉片上都會有蚜蟲,而新梢的初期也正是柑橘的花期。

因此只要做到防早防少,蚜蟲是比較容易治的。

一家之言,歡迎交流。


謝謝邀請:蚜蟲是果樹衰退病的傳播昆蟲,這個害蟲主要在柑橘、桃樹、梨樹、柿子樹等果樹當中發生,並且主要是危害果樹的嫩梢、嫩葉。所以,在每年3--5月這時段時裏,果農朋友需要重點防治的果樹病蟲害當中就有蚜蟲這個小妖精。

由於蚜蟲這個小妖精一年當中可發生多代,所以可以在冬季或早春的時段時,通過修剪方式除掉枯枝病枝來減少果園的蚜蟲來源。

同時,還可以從蚜蟲危害嫩梢嫩葉的特性著手,在果樹抽發不整齊的嫩梢期,可心通過人工抹除零星枝梢方式來減少蚜蟲的食物來源,沒有食物來源當然就會可以減少果樹蚜蟲數量了。

現實中種植有幾十畝、上百畝果園的果農朋友,在果樹春梢期與花期或夏秋梢這段時間裡,只要發現果園裡的果樹有五分之一左右嫩梢抽發時,就需要果農朋友使用菊酯類藥劑、吡蟲啉或抗蚜威等藥劑來防治蚜蟲。

總之,果樹蚜蟲的發生,基本上都是與梢期一致,所以果農朋友在促發果樹枝梢的時候,還需請果農朋友一定要做好蚜蟲的防治工作。


謝謝邀請:果樹蚜蟲分為,棉蚜、綉線菊蚜。棉蚜成蟲和若蟲多為害完全展開的葉片,被害葉片皺縮,略畸形,除吸取汁液外,還分泌露,誘發煤煙病,被害的果樹有柑桔,荔枝、龍眼、枇杷、香蕉、楊梅、石榴、梨、梅、李等100多種植物。綉線菊蚜又名卷葉蚜,主要為害寄主植物的幼芽、嫩枝頂端和嫩葉背面,被害葉片向下彎曲。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棉蚜每年發生20~30代。繁殖的最適宜溫度為16~22度,綉線菊蚜每年發生有17~18代。防治方法:粘捕:黃色粘蟲板可粘捕到大量的有翅蚜。藥物防治: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500~2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2500倍液、22%蚜蝨靈可濕性粉劑3500倍液、0.3%苦參鹼水劑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敵敵畏乳油1000信液等,防治很好!


答:蚜蟲,又稱膩蟲、密蟲,是一類植食性害蟲,蚜蟲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果樹蚜蟲個頭雖不大,但是對果樹的為害卻不小,倘若大面積發生,使果樹葉片失出光合作用,導致果實減產、品質下降,收益降低。果樹蚜蟲是果樹生長期最易爆發的害蟲之一,種類繁多,為害範圍廣,防治難度大。必須嚴格加強果樹蚜蟲的預防和防治,做到「有蟲不成災」。對於果樹蚜蟲的防治必須採取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同步進行的措施。

一、生物防治

1、消滅越冬蟲卵:採取冬季修剪、樹榦凃白、噴施石硫合劑等方法來滅殺果樹蚜蟲的越冬卵、若蟲和成蟲。

2、搞好果園衛生,減少寄主繁衍:及時清除果園及周圍雜草,加強中耕除草,雜草是果樹蚜蟲的寄主作物,是蚜蟲棲息、繁衍的場所,及時中耕除草和周邊雜草可以破壞蚜蟲的繁殖環境和活動場所。

3、保護天敵:每年四月下旬以後就盡量不使用化學殺蟲劑,從而保華天敵繁育、活動,利用天敵撲殺蚜蟲。

4、利用趨化性誘殺:利用蚜蟲的趨化性,將黃板子上塗黃油,當蚜蟲爬上黃板子上有一定數量時,將其帶出果園集中處理。

5、利用趨食性誘殺:蚜蟲很喜歡楊柳散發的氣味,可將新鮮的楊柳枝紮成楊柳把,放在蚜蟲發生密集的地方,將蚜蟲誘集在一起,集中殺滅。

6、利用趨光性誘殺:蚜蟲有很強的趨光性,尤其是黑燈光,可將黑燈光放在蚜蟲大量發生的位置,進行誘殺。

7、葉面噴肥防治:用速效氮肥水溶液對果樹葉面及根部追肥,7天左右噴一次,連續噴2-3次,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化學防治

三、四月份是蚜蟲孵化最整齊、時間最長、擴散最慢的時期,可利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這一時間段,用菊酯類殺蟲劑對果園進行全園噴霧來滅殺蚜蟲(因為此時蚜蟲尚未遷飛擴散);若有煤污病跡象的,在殺蟲時添加多菌靈等殺菌劑來控制病情,阻止期蔓延。

小結:當蚜蟲孵化和爆發時,以化防為主,其它時段以「預防為主」採用綜合防治措施,少用或不用化學農藥,在能不用藥的情況下,盡量不使用農藥。

註:蚜蟲天敵的頻繁期一般在四月下旬以後。


蚜蟲,全世界分佈廣泛,品種多,寄宿廣,瓜果蔬菜,果村花草,莊稼地裏到處能見到其身影,繁殖力強,世代重疊,危害性大,能隨風力傳播和飛翔傳播,下邊講下果樹上蚜蟲的防治方法和常用農藥。

以預防為主。力爭做到早發現早消滅。發芽前噴3度石硫合劑殺菌又殺隱藏蟲和蟲卵,發芽初期即o.5公分左右初用一次葯,謝花後一週內再噴第二次葯防治下,以後5一一6月再次噴灑藥物防治下就可以了。

常用藥物:1o%吡蟲啉2OOO一一3OOO倍防治,21%殺滅菊酯3ooo一一4ooO倍防治。80%敵敵乳油2ooo倍防治,呲蚜酮4OoO倍防治,2.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4.5%高效氯氰菊酯防治,2o%蚜蝨凈噴霧防治,防治蚜蟲藥物眾多,就不一一贅述了。


果樹蚜蟲的特點:蚜蟲為多型昆蟲,外形變化隨環境變化而變化。主要有無恥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和性蚜。 繁衍方式:孤性生殖繁衍、兩性生殖繁衍。 蚜蟲屬:蚜亞目類昆蟲的統稱。分球蚜總科、根瘤蚜科。 果樹常見蚜種類:綉線菊蚜,又稱蘋果黃蚜!

蚜蟲分佈比較廣泛,主要寄主有:蘋果、梨、桃、李子、杏子、櫻桃、沙果、海棠、山楂等。 對樹的危害:成蟲和若蟲羣體加害新稍、嫩芽、葉片,受害新稍生長延緩,葉片蜷黃,危害果實,影響果實生長,分泌物污染葉片和果實,影響光合作用,降低果品質量。蘋果產區每年發生十餘代,10月份出現性母,產生雌蚜,交配產卵越冬。綜合防治措施:首先要加強果園的科學管理,適時施肥,強壯樹勢,增強果樹抗病蟲能力,及時清除帶病果樹枝!結合藥物防治。 1:果樹芽期,噴灑機油乳劑50倍防治蟎蚧,消滅蚜卵。 2:果樹花苞期,4.5%高氯乳油1000倍消滅初卵若蚜。 3:花後第二遍,5月中旬,3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0倍消滅蚜蟲擴散蔓延。 4:蘋果第三遍:6月上旬90%萬靈(滅多威)可溶性粉劑3000倍加3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0倍殺滅蚜蟲於年中高峯來臨前!


蚜蟲其實很好治,本人種植過冬棗,對這方面很有經驗,分享幾條供參考:

1,提前預防,沒發現蚜蟲前,半月噴灑一次農藥。

2,發現蚜蟲後,及時噴灑農藥。蚜蟲抗藥性很差,一般吡蟲啉等便可徹底滅殺。

3,大棚隔離。可以是普通大棚,也可以是越冬大棚。能有效防止和控制病蟲害。越冬大棚還能提高產量,提前成熟上市!優點很多!

4,種植隔離作物。種植高大的作物或樹種,隔離蚜蟲。蚜蟲雖然會飛但傳播距離短,隔離作物對蚜蟲很有效果。噴灑農藥時,一起噴灑隔離區,效果更好!

以上是個人建議,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