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偉人在評點隆中對時,主要指出了隆中對中分散兵力的錯誤。劉備本來實力就不強,還在益州、荊州兩分兵力,互相不能支援,安能不敗。其實關羽在荊州的失敗,劉備不能出川支援,大概也說明瞭這個道理。

一、孔明的思維宏闊有大略,隆中對其實是綜合了當時已知成熟戰略的集大成者

我們應該深入到那個時代來看隆中對,諸葛亮的想法絕非是空穴來風,他既深入思考了當時的形勢,又參考了以往獲得大成功的戰略,提出了隆中對。所謂的從蜀中而出秦川,就是從漢中北上收服三秦,這是劉邦當年與項羽爭天下的第一步,而且劉邦的確成功收服了三秦,滅掉了項羽所封的三秦王,從而佔領關中,在關中有了穩固的基地。所謂的命一上將向宛、洛,這大概是劉秀、劉伯升(劉秀大哥)起兵後的策略,而且他們兄弟確實是在昆陽和宛都取得了大捷,引動了長安的騷亂,結果王莽被亂民所殺。這兩個例子,都是很成功的,孔明將這兩個策略給綜合提升了一番。

二、隆中對的主體思路大概有以下幾點,其實是很適應當時的情勢的

1、所謂的讓曹操以天時,讓孫權以地利,劉備爭個人和。這就基本明確了劉備的盟友是誰,敵人是誰。主要矛盾是什麼,次要矛盾是什麼。本來吧,不是關羽驕傲又自滿,劉備和孫權的次要矛盾還不至於發展為主要矛盾,諸葛亮當然能預料到,但他又不可能阻止劉備用關羽鎮守荊州。很多事兒,想到了,但是做不到,這不是諸葛亮的錯。

2、所謂的佔荊州而入益州,成就鼎足之功。劉備不就做到了嗎?還是在劉琮一下子投降了曹操,讓劉備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做到的。但因為劉琮沒骨頭,蔡瑁、張允等人一意投降,劉備不得不啟動緊急措施求援於孫權,給兩家之後因荊州而產生的矛盾埋下了隱患。這是突發情況,也不是諸葛亮的錯。

3、所謂的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出宛、洛,劉備自出秦川。這裡面的確有兵力分散的大忌,但諸葛亮也是加了前提的,即天下有變。即便天下沒有大變的時候,關羽出兵荊襄,也差點逼著許昌的曹操遷都,威震華夏,由此可見,隆中對是很有操作性的。實際上,隆中對提出時的秦川的確和劉邦時代的三秦相似,當時馬騰、韓遂和關中諸路軍閥在關中混戰,劉備當然可以趁亂而取之,後來呢,曹操派鍾繇等人安定了關中,徵馬騰入朝,這是形勢完全變了,和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是情勢的變化,而不是諸葛亮的錯判。

三、諸葛亮是個極其謹慎的人,倘若能滿足其對隆中對執行的先決條件,那此策真是千古一策,奈何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時

綜上所述,隆中對到執行時,已經很孔明提出時,天下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執行其的先決條件也沒有達成,而且關羽還主動破壞孫劉聯盟,最終不能完全實現。但依靠此策,根基薄弱的劉備依然實現了鼎足三分,已經很不容易了。劉備分兵之舉,確實是一大隱患,最終也付出了關羽之死,荊襄丟失的代價,這是關羽不待天下有變,強行發動造成的,實在與孔明無關。

(本文為星火辰原創,圖片來自網路,更多內容請關注星火辰頭條號)


《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在隆中與諸葛亮提出光復漢室的戰略構想,先取荊襄九郡,然後開拓益州為根據地,聯合孫權,抗擊曹魏,光復漢室江山的偉大戰略決策,但在執行決策時犯了很多個人主義,比如;東吳聯姻受辱,關張個人主義太濃,益州李炎舊部作崇,諸葛亮在用人上缺乏機制,沒有新人培養,錯殺魏延,最終導致《隆中對》的失敗


《隆中對》不是基本都實現了嗎? 魏蜀吳三分天下。至於後面沒能一統天下,主要是時局變化太快,劉備發育太慢沒跟上節奏,然後還發生了關羽敗走麥城這檔子事,所以就沒有然後了。


隆中對戰略上沒有失誤,能充分認識到當前形勢下沒有哪方勢力能完全一統中國,進而利用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三分天下。失誤反而出現在執行中的戰術失誤,一沒有向益州豪族妥協,二多次無功而返的北伐,三因失荊州關羽而舉國之力攻打吳國盟友!


在當時情況下,沒有失誤。主要是關羽失了荊州,戰略上處於下風。


不用諸葛的隆中對,難道直接打曹操或孫權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