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健康网/特别报导】父母都希望孩子高人一等,其实身高和遗传有密切关系,父母的身高占了7成的因素,不过医师指出,孩子实际身高仍要搭配生长曲线来看,有2项明显落后的指标就是警讯,应该立即就医追踪,排除其他病因后,若确诊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在骨骼生长板关闭前规律用药,才能帮助孩子恢复该有的正常成长。

遗传因素占孩子身高的7成 注意生长2警讯

台中荣民总医院儿童遗传代谢科主任许嘉琪表示,从父母的身高就可以计算孩子的「目标高度」(Child Target Height),男孩目标高度的公式为:父母的身高总和先加上12公分,再除以2;如果是女孩,目标高度公式则是:父母的身高总和先减去12公分,再除以2。不过这种遗传条件只是种参考,适用于身高相近的父母;若父母的身高是天龙搭配地虎,孩子的身高会偏向父亲还是母亲,就很难说。

决定身高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许嘉琪指出,养成良好的睡眠、运动和营养习惯是主要关键。然而父母也须注意孩子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偏离正常的生长曲线,若低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这些孩子可能不只是长得比较慢,而是需要专业医师的帮助。

许嘉琪提醒,要注意孩子生长过程中是否出现以下2项警讯:一是身高低于正常生长曲线的第三百分位以下,另一则是生长速率1年小于4公分。她指出许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落在后段班比较有警觉性,因为个子明显娇小,但却没注意孩子该有的生长速度。女孩约8至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平均每年要长7~8公分以上;男孩约在9至14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平均每年可长10公分以上,在身高该冲刺时却没达到该有的成长,等到骨骼生长板关闭后就没有办法挽救了。

符合以上2项警讯其中一项就该寻求专业医师协助,许嘉琪说,门诊中会再检查骨龄是否比实际年龄迟缓至少2年,当追踪6个月后若孩子生长速度仍没有进步,这时会安排生长激素检查数值,若有2项以上的数值均低于7ng/mL以下,才会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应该施打生长激素来治疗。

医师补充,遵照医师指示施打生长激素,就有机会让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正确治疗方式必须天天施打,且要在骨骼生长板关闭前使用才有效。一般来说男生骨龄闭合是16岁、女生为14岁,要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然而,生长激素不是打愈多愈好,许嘉琪指出有些人经检测后,若可生长幅度已达极限,剂量加再多就没有用。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她提醒至少每3个月回诊测量一次身高体重、每年测定一次骨龄,并定期验血监测生化数值,确保血糖、甲状腺功能正常,让医师评估是否调整剂量,以达最佳疗效。

如何正确测量身高

最佳身高测量时间为早上,脱帽脱鞋,发饰发结应拆除,背向量尺直立,兩膝伸直、兩足并拢、兩手自然下垂、兩眼向前平视,注意头枕部、背部、臀部及脚后跟都有贴到量尺。调整身高计横杠,应平贴头顶轻压头发,调整头部位置,使眼耳連线与身高计横杠平行。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