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抄繪圖來啦

崽子們有空要多多回顧學習哦!

1

抄繪原圖

2

文字分析

今天這張張唐的案子做的真的非常的好,尤其最亮點的就是他們對水池的處理和入口景觀的處理。

一:水景處理

從前幾天大家畫的圖來看,大家對水岸的把握還有形狀的處理還是有些薄弱,今天這張圖的水池的處理,就非常有特色了。一個大水池,被中間的一個水上構築物一分為二,變成了有相對區別的兩個水池。這種處理是非常經典的處理,立刻將水池處理成狹長和規整兩個層次。

如果大家看了古典園林史,應該就能發現,這個水池的處理手法和我們園林史當中,無錫寄暢園的處理非常類似,寄暢園當中的錦匯漪通過中間鶴步灘和知魚檻對峙收束,將狹長的水面分割成為有聚有散的南北兩個水池!

大家看一下寄暢園的平面圖,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大家處理水面的時候完全可以學習。而我們又能看到,還有第三個小一點的水池。在平面上看,和前面兩個大的水池在同一個水平直線上,中間通過鋪裝隔斷。

這就是我們在構圖上,通過虛實相結合,形成一個虛與實相結合的節奏與旋律的空間。

虛實結合,相互串聯成一條線,非常有美感的形式構圖。而且又有大小對比,張唐的處理可以說是出神入化了。

二:入口景觀處理

最後就是入口景觀的處理 。入口景觀讓大家注意的就是細節的處理,大家注意,在臺階高差變化的同時,張唐沒有對細節部分一片蓋過,注意臺階的兩側。大家有沒有考慮過,臺階設置之後,會在臺階兩側形成一個垂直的巨大高差,非常不好看。 張唐通過景牆和臺地花壇的處理,將臺階包了起來。讓整個景觀在平面和立面上的視線感覺都非常的好

三:高差處理—臺階

大家以後處理臺階的時候,這種細節是非常加分的,最後就是這個垂直於臺階的景牆。

張唐處理的非常妙,我們大家常用景牆是在入口處橫放,有障景和分流的作用。但是張唐卻將景牆豎放的臺階一側 ,為什麼這樣處理。大家注意一下,景牆的外側,是我們的主路,是公園之外,已經非常嘈雜了。如果我們講景牆去掉,整個園外的嘈雜就會影響到園內。而在這裡加上這個景牆。將園內與園外形成隔離,將視線在這裡阻斷,使園外與園內形成兩個空間。這一點依舊和我們古典園林史當中的影園非常類似,影園也是通過院牆和假山的堆疊,將園內與園外隔開,使園內保持一個非常獨立的環境。

所謂小隱隱於市,就是這個概念。

大家以後在快題中可以學習這樣的處理手法,細節永遠是加分的地方

這是影園的平面圖,通過假山和院牆與外界隔開,所以今天在圖上,大家對這幾處的表達都沒有很注重,尤其水池的大關係,沒有表示出來。大家一定要結合丹丹姐上午發的講解,結合我們的評圖,再對自己的圖多認真看一看,把這張圖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哦!

4

本次最佳

空間疏密關係基本表達出來了,畫面色彩飽滿,態度認真。對抄繪圖稍微做了些自己的改造,若上方密林區能穿插些林下游步道就更好了,加強場地的可遊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