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道看一眼就食慾大開的魚做法。有繁有簡,歡迎自取~

如果說用一句話來證明我媽做魚的手藝水平,那就是:從小鄰居去水庫釣了魚,都是交給她來做。

而我,喫了這麼多年也沒喫膩過。

今年過年回家也是,天天天換着花樣給我整:糖醋、軟燒、水煮、酸菜,怎麼好喫怎麼來。

今天一次性教你這四種魚的做法,3道稍微複雜,1道非常簡單。都用的是家常調料,但哪一道端出來都是要舔盤子的節奏~

糖醋魚:一口酸甜回到小時候

現在很多館子用番茄醬這種「作弊」的方法,我媽這道糖醋魚只用白糖和醋調味也能有酸甜口的汁水。

魚在高溫油炸下外酥內軟,一些小的魚骨頭也可以直接嚼來喫。

原材料:

一斤半左右的鯉魚一條(其他品種都行)

陳醋/白糖/蒜末/澱粉/小蔥/

料酒/白胡椒/大蔥蔥白/鹽/油

做法:

1.把魚清洗乾淨後在菜板上一手小心按住(新手最好墊個布),一手拿刀在兩面都橫切幾刀。抹上鹽、料酒和白胡椒稍微醃製十分鐘去腥。

2.拿一個大點的盆子倒入澱粉,切口裏面都要抹到,膚色均勻炸出來才乖(尾巴也要抹上,手提着纔不滑)。

3. 起一大鍋油,七八成熱的時候提着魚尾巴把魚頭先下鍋炸(小心高溫吶),一手提魚尾,一手拿鍋鏟從鍋中舀油往魚身子上反覆來個淋浴.

4. 分把鍾過後就可以全身放進油鍋裏翻滾,等到酥酥脆脆的狀態就可以小心撈起來備用啦~

5. 鍋裏留少量底油,加入蒜末和調好的糖醋汁,再來少量清水咕嚕咕嚕,最後倒入水澱粉勾芡,最後撒上蔥花。

6.澆到魚上就ok,一點蔥絲裝飾~

一點注意事項:

這道菜用的是鯉魚,個頭不需要太大,才更容易炸酥。在清洗的時候注意把肚子上的黑膜洗乾淨,這樣就沒有土腥味啦!

糖醋比例我們家喜歡1:1,一勺糖配一勺醋。當然你們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最後一步保持最小火多嘗下味道,糖多加醋,醋多加糖,巴巴適適。

軟燒鯽魚:魚湯下麪是最高評價

軟燒個人覺得小小條的鯽魚更適合,看這春天的滿腹魚籽,咬起來咔吱咔吱,一人一條不要搶啊~

這道菜的調料裏很關鍵的是加入一點切碎的藿香,成都市面上感覺不是很好買,有想法的可以自己種一點,很好養活,不管是煮魚還是燒菜都用得到。

原材料:

鯽魚(數量按人人均分爲原則)

泡菜(蘿蔔、豇豆、生薑、辣椒)

藿香/一丟丟豆瓣/蒜末/鹽/油

做法:

1. 鍋里加少量油先把鯽魚兩面稍微煎一下更香

2. 一點底油加豆瓣加泡菜切成的碎末炒香,多翻炒幾分鐘呀,泡菜的酸味才更香~

3. 加一點清水,把煎好的魚放下去咕嚕咕嚕(剛好和魚齊平就行,不要加多了), 看鍋中魚的大小,我這小小的魚幾分鐘喫進湯裏的味道,撒上藿香起鍋就好~

軟燒的做法,魚肉很細嫩、湯汁少,所以泡菜的香味很濃,還帶有藿香的獨特香氣,每一口魚肉都要蘸一下湯汁~嗯~

一點注意事項:

最好選用半斤以下的小鯽魚來做,身子小容易吸收湯汁的味道,而且鯽魚細嫩的很,適合小口小口的感覺它的滋味~一個人喫兩三條不費事。

切得小小顆的泡菜經過高溫入口還是非常爽脆,喫完了魚也不要浪費這堆底料,我們煮個面對它以示尊敬~

水煮魚:魚骨熬湯是它的關鍵

四川人喫的泡菜一般有兩種,隨泡隨喫的是跳水泡菜,大個頭裏面泡上一段時間的,就用來燒菜,做水煮魚才巴適。

原材料:

鯉魚/泡菜(海椒、生薑、酸菜)/

豆瓣/花椒/獨蒜/料酒/白胡椒/鹽/

芹菜、香菜、大蔥、春芽隨意~

做法:

1.把魚按照自己的想法切了,加入料酒、白胡椒、鹽碼味。

2. 鍋裏倒油多一點,燒熱了把泡菜、豆瓣、花椒這些丟下去炒炒炒。

3. 等你聞到香味的時候倒入適量的熱水,加入魚骨頭一起熬個五分鐘。這樣能讓鮮味出來。

3. 把剩下的魚肉輕輕放下去,不要一直翻鍋,等它再次開了就調味,撒上香菜一類的完工~

我們家的這道菜說是水煮魚,不如說是老泡菜紅燒魚,只是湯汁比較多的版本。一般不會再加幹海椒面淋熱油進去,當然最後加上這一步也是可以的~

做這道菜比較重要的是掌握好時間魚肉恰到好處的嫩,魚皮還有點Q糯~

一點注意事項:

這道菜我用的是土鯉魚,如果你不喜歡這種有土腥味的魚,可以選擇白鮎、梭邊魚等等你中意的那一條來做。

每家每戶的泡菜味道都不會完全一樣,也讓這種做法的魚也有了更豐富的味道。

酸菜魚:最快瘦的魚擺擺美味

雖然我媽把泡菜水養的乖,但是一到我手裏就要壞,這種時候調料包懶人做法就派上了用場。

這個料包就簡單啦,原材料只有倆:料包、魚擺擺。料包裏有三個小包:一個料包是醃製魚肉的,一個是酸菜,一個是調味煮湯的。

高亮!一定記得把酸菜和魚骨頭先過油炒一下更好喫。

炒過以後,再倒入熱水和另一包調味料開始煮。

熬出湯底味道後,加魚片煮熟起鍋即可~

看到這個飽滿的魚蛋,我就想加碗飯。

回家這幾天好像天天都圍着魚湯轉,媽媽雖說喊我少喫點,但是喫完魚肉我說要煮幾根面完成澱粉攝入時,還是邊說我喫的多邊去給我下面條~

學會了媽媽的手藝,出門在外也覺得身後有了保護的鎧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