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照志奇 

 

图片来源:陈平原、夏晓虹 编注:《 点石斋画报:图像晚清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偶而看到一篇文章里提到:

 
喜欢拍照的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 1871 ~ 1908 ), 是一个能够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对摄影很感兴趣的年轻皇帝。据侍从女官德龄说:当宫廷许多人把照相和画像当做倒运和不吉利的事而排斥时,光绪差不多天天在那里冷笑。由于他喜欢拍照,又时常召京师有名的演员进宫演戏,所以收存了不少名伶送给他的剧照,后来这些剧照竟被隆裕「 窃取 」,作为诬陷光绪的一种「 赃证 」。( 德龄原著《 瀛台泣血记 》)

光绪拍照注重纪实,讲究时新,他敢于突出面容神态,拍半身特写像,而不屑于拍那种四平八稳的全身坐像。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年 )出版的《 点石斋画报 》刊登了一幅有关光绪照相的时事画,作者何元俊在〈 映照志奇 〉画幅上写道:

 

自泰西照相之术盛行于中国,不论人物、草木、楼台、殿阁,皆可尽纳于尺幅之中,纤毫毕现,盖其究心于光学也,精矣。德藩亨利之入觐龙光也,恭遣随从人员携带照相器具,将圣明接待外臣重裳端拱之容,摄成一图,以昭瞻仰而示宠荣。他如临天、地坛及游历西山诸名胜,均映成照片,朗若列眉。惟照国子监大成殿时,初拍迷漫不清,只见白气一团;再拍则变为黑气,仍一无所睹。德藩异之,遂作罢论。时庆邸、李中堂、张侍郎等在旁陪从,皆莫明其故,亦可异也。

 

这段时事琐闻证实:光绪在接见德国亲王时,允许随从的外国摄影师在现场拍照,并派员陪外宾在游览京师名胜时摄影。但早期的感光片品质不大可靠,人们的摄影技术知识又差,所以一旦出问题拍坏了,就诧异惊怪,不知是什么缘故。

( 摘自清宫摄影的史迹印证与政治敍事,原作者:王瑞 )

 

我们都知道,比起末代皇帝溥仪留下的那一「 拖拉库 」的照片来,能够目睹光绪皇帝的风采,简直是一种永远都无法实现的奢求。上面那段《 点石斋画报 》的内容得知,光绪皇帝在接见德国亨利亲王( Prince Henry of Prussia )时,还特准随从们可以拍摄一些相片,除了风景名胜之外或许还包括他本人的尊容。说也奇怪,如果上述的报导为真,那么当时担任《 泰晤士报 》记者的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好歹也保留了( 不一定是他本人拍摄 )几张亨利亲王抵达马家堡( 铺 )车站的高清历史照片,为何有幸进入宫廷的随从人员却刚好选到技术差劲的摄影师,导致今天都还没看到半张当时觐见的相关影像记录,天下这么巧合的事即使流传甚广的野史传说( 光绪与珍妃的摄影嗜好 )也不见得靠谱。

今天,光绪皇帝只剩下那张堪称「 经典大头照 」( 另一张几乎可以确认的是 1902 年初回銮时在关帝庙门前下轿的鸟瞰照片,可惜他没有抬头。另有文章叙述 )。但它是否曾经被重新描过或修改?我们在书本上比较「 常见的 」照片版本大约有以下五种

标准照 - 五个类似版本

这几张图片乍看之下好像没啥差别,可是仔细一瞧,整体感觉还是「 差很大 」的。五张图、五种样貌,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  以前画动画的时候,要是造型画得像这样变来变去,不被退货重新画到挂才怪!

 

假设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正好是在光绪皇帝施行变法新政的前夕或是初期阶段( 甚至早在甲午战争之前 ),那么当时的摄影与显像技术,就很有可能如开头的文章所描述的那样不稳定。因此,一方面是出于好玩,另一方面也算是突发奇想,我把先前画过的存档图拉出来,选出上面的其中一个版本( 例如右上角或左下角的那张 )作为范本来玩玩,顺便测试一下这项「 嫌疑 」的可能性到底有多高。

再次声明,此次「 实验 」的重点只在于模拟经过「 暗房技术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 PS 之后的五官变化与差异( 不包含服装 )现在,我就根据那张已被「 公认 」过,但还是有点模糊的照片大胆地想像一下光绪皇帝原本的「 真面目 」大约是如此这般:

 

Emperor Qing Guangxu (  灰阶加框 ) 

 

凡是前所未见的新事物一旦被发明出来,后续的相关技术发展就会有惊人的进步,好比说行动电话的出现。从上的世纪的八○年代末、九○年代初,由摩托罗拉公司的 「 大哥大 」问世开始,乃至今日风靡全球的苹果「 爱疯 」系列,才经过几年的时间?由此可知,二十世纪初期的摄像技术,绝对会比 1898 年之前的还要进步、成熟。所以,照片冲洗出来的理想结果应该会是这样,或者更加清晰:

 

老照片模拟 - 直式 A 0 ( 灰阶 ) 

 

但是非常不幸的,十九世纪末的摄影师们所采用的摄影技法五花八门【 注 1 】。虽然在八○年代至九○年代,柯达公司就已经发明出能够随时到专门店里冲洗的底片与轻巧的口袋相机,可是在中国内地的照像技术似乎还没能够立即与世界「 接轨 」。而一般传统感光片的品质比较不稳定,加上摄影工作者们对于显像的技术、理论与知识大概也还不够熟悉,因此冲洗出来的照片往往会有一些模糊不清,以及曝光过度或不均等等之类的「 后遗症 」出现: 

 

老照片模拟 - 直式 A 1 ( 曝光过度 )  

 

个人从那张「 唯一仅存的 」相片画质和摄影技术的历史照片比较,来做个不确定猜测,它可能是利用「 卡罗摄影法 」或是「 安布罗摄影法 」拍摄出来的吧? …… 也许原始版本的显像品质,会比上面那个还要更差一点?因此,摄影者为了要让大家看清「 龙颜 」生啥款,只得把它重新加以描线、修饰,大肆地「 整形美容 」一番:

 

老照片模拟 - 直式 A 2 ( 修饰重描 ) 

 

糟糕!悲剧了…… ( 囧TZ  …… 哎 ~ 青菜啦,反正当时真正见过皇帝的人也没几个嘛!况且他本人可能也没有仔细「 审查 」的机会,就这样打 PASS 呗?

经过这么个修饰的模拟步骤,呈现出来的「 影像 」不就很类似目前我们在书本上常见的那些版本了吗? 

 

【 第二张图右上版本的放大  ↓↓↓↓ 】

 

大清国贵显御尊影 常见版本之一 

 

眼睛放大仔细瞧!不晓得这位修片的老兄是无聊到没事可干还是怎么的,不但把眉、眼的部分描得黑乎乎的 ( 和鼻头的部分对照便知 ),还在眼皮上和脸颊至下巴之间的边缘,重重地描了半圈儿阴影,使得整张脸看起来就好像被某人打肿了一样( 脸颊的原始轮廓其实是很自然的,可就不知为何还要重描这半圈?多此一举! );嘴唇仿佛擦过甚么「 唇膏 」似的,就连下巴也莫名其妙地多了一层「 赘肉 」 …… 窝滴天哪 ~~~

 

Emperor Guangxu  

 

好吧,如果上面那张看似经过印刷后的「 照片 」还不够清晰,那么这张高清版更可以进一步的看清细节,而它的相貌部分又和上一张的修改程度不同脸颊只有强调几乎与背景融合的轮廓,描画得相当保守 眉毛感觉上也没那么粗,虽然看来还是有描过,可是不晓得是事后的修饰加工还是拍照前的「 化妆  」;眼睛周围的阴影则偏向自然光影的分布,而不加以修饰强调,使得眼睛感觉比较没有那么「 瞇 」,脸颊也不会显得那么「 肿 」。嘴唇应有些许的描画加工,耳朵也被「 标出 」轮廓范围。鼻子的线条与法令纹可能就像是眼睛周围的阴影那般,只是光影的自然反射;嘴角与鼻唇之间留有不像是胡渣的淡淡阴影,而嘴唇下面还有一点口轮匝肌的形状

整体看来它根本就是曝光过度或不均,算是拍摄失败的底片,被重新加强描绘、修改的「 后制 」加工版,但这位修改者尽量保留五官原始样貌的意图,还是可在服装完全走样的绘制痕迹上看出。因此我是否可以大胆推测,这张该不会是就是现在光绪皇帝唯一,也是最广为流传的独照原始母本,甚至是 1898 年那组失败的底片之一

至此应该可以做个总结:现今我们见到诸多光绪皇帝照片的版本,很可能都已经严重的失真,顶多只能做为「 参考 」之用。悲观的是,如今唯一可靠的根据只剩下宫廷画像,不过它们也有五种版本 两幅冬季朝服画像、两幅夏季朝服画像,一幅在书房读书的便装画像

 

——————————————————————

 

从一些野史看来,光绪皇帝与珍妃是如此的酷爱摄影,可是在正统的中国摄影发展史和宫廷摄影史上,相关的记载却又是那么稀少,而针对此一传言的真假,投入专门研究的人也不多。

据说爱好照相的光绪皇帝在亲政期间的闲暇时刻,曾经和珍妃互相拍下了许多「 杰作 」,他们俩或许是照相术引进中国之后最早的 Role - playing 爱好者 ( 清代更早的爱好者应该算是雍正皇帝 )热爱戏曲的光绪帝在那时也经常宣召一些著名演员进宫演戏,因而收藏了不少他们的剧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算得上是一位很潮的「 追星族皇帝 」。就连早期极端排斥摄影术的慈禧太后,到了晚期竟然后来居上,玩得可比这小俩口当年还要疯狂。

可惜,两人的照片都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 一说是在发生「 政变 」后,我认为这个时间点比较合理 ),遭到慈禧太后下令全数「 清算 」掉了【 注 2 】神奇的是,至今还有那张「 死里逃生 」的大头照,而且在经过鉴定后,被公认是他本人的「 真容 」。

尽管如此,我认为这根本不算是最终的解答。因为这张照片本身的原始确实来源、何人摄影、在什么情况下拍摄、当时真正穿戴服装又是哪一种款式? …… 种种细节问题,还是缺乏详实而可靠的纪录。也许是我的能力不足,在努力的查遍所有能见( 或已知 )的资讯之后,还是一无所获。但「 有失有得 」,在此过程中还是增加了一些摄影发展史与摄影术的基本知识。

 

最后附上另一项尝试 —— 经过岁月的摧残而留存至今,有些受损的照片「 旧化涂装 」 …… 不是啦,是老照片特效的 PS 技巧练习:

 

老照片模拟 - 直式 B ( 旧化 ) 

 

 

 

【 注 1 】

十九世纪的中国,职业摄影师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均受到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这两种文化与历史环境的影响。早期的摄影师们先后使用过「 银版法 」、「 卡罗法 」、「 安布罗法 」、「 锡版法 」和「 湿版法 」 …… 等,而一些流动的摄影师因为生活没有保障,加上整套的照相器材必须完全仰赖进口、售价高昂,所以很难革新摄影技术。在「 干版法 」流行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仍然使用陈旧的照相器材,因此在拍照与冲印技术上,还遗留著摄影术发明初期的痕迹。

〔 银版摄影法

1839 年路易.达盖尔( Louis J M Daguerre 1789 – 1851 )发明。其法用镀银金属版经碘化表面后,使有感光性。摄影后以汞蒸气显影,曝光部分生成汞齐;反光强烈。未曝光部分用氯化钠溶液溶去。行成左右相反的正像。此法比较落后,曝光时间长达几秒至数百秒。

〔 卡罗摄影法 〕

1841 年英国人塔尔博特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1800 – 1877 )发明。用纸质感光片取得负像,再转印到相纸上。又称「 负 - 正法 」

〔 安布罗摄影法 〕

1854 年美国人安布罗斯.卡丁( James Ambrose Katyn )改进的取得照片的方法。其法用火棉胶玻璃感光板摄取负像后,在背面涂上黑漆或衬上黑绒,使成正像。

〔 锡版摄影法 〕

类似安布罗法,不同之处是把感光层直接涂到黑金属片上。

〔 湿版摄影法 〕

1851 年,英国人阿彻尔( Frederick Scott Archer 1818 – 1857 )发明。把碘化物溶解于火棉胶中,涂于玻璃片再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形成碘化银感光层。因此法必须趁湿拍照冲洗,故名「 湿版法 」,也称为「 火棉胶摄影法 」此法因感光快,因此在世界上流行达数十年之久。

〔 干版摄影法 〕

1871 年,英国医生马杜库斯( R.L Maddox 1816 – 1902 )在9月8日不列颠杂志上,发表可用「 白明胶( 动物胶 )的溴化银干板 」代替火棉胶的理论。再经 1874 年,肯耐特( Kennett )及 1878年,贝耐特( Bennett )改良,将曝光缩短至百分之一秒,且可作长时间的保存,同时可以在工厂大量制造生产。从此摄影者不必自制作底片,也就开始了近代摄影器材走进工业的历史。

假如野史的纪载为真,那么光绪皇帝与珍妃在私底下究竟是以哪种方法做为研究摄影技巧的蓝本?

 

【 注 2 】

那些自景仁宫和延禧殿( 珍妃的寝宫 )里被搜到的收藏之物中,包括整套的戏装与洋装、紫檀脂粉柜俱( 西洋脂粉一应俱全 )等,当然还有成叠的相册。照片里的珍妃不仅装扮成渔夫、老叟、青楼戏子,也有侍卫、护军或是大将军的戎装照 —— 珍妃经常打扮成侍卫、朝臣、军机章京和太监「 翘家 」出宫,而「 只有扮做老公( 太监 )时,其苗条低矮的身材最能蒙哄过关 」

其中最让那些负责「 抄家 」任务的侍卫们晕倒的是,她居然还扮起帝王和皇后,而德宗的戏装照也参杂在里面。他们原本想把「 龙照 」全都挑出来免于销毁,无奈的是那些照片大部分都不是独照,且慈禧已明确下令:「 兹是有贱人的,都务必过火焚烧成灰 」,所以只好全部都拿到西华门外给烧掉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这位负责看守干清门的二品侍卫长富察只单独见过一次光绪帝。他形容光绪帝的相貌:面色苍白、头戴金顶皇冠 …… 「 我敢说,光绪爷是比南熏殿中,历代画像中都要俊朗英武的皇上,只可惜是面色白里透青。但我还从未见过光绪爷的全身画像。」…… 「 这便是我此生,也是最后一次,和皇上单独说话 …… 我叩首回身退下了。等我许多年后,再见到的只是光绪爷的一张戏照 ……

 

这么说来,我又有另一种猜测:这张「 大头照 」会不会就是所谓的「 戏装照 」呢?

 

注释参考资料:

 

1、书籍:胡志川主编《 中国摄影史 1840 – 1937 》( 简 ),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2、书籍:富察.建功《 父子同侍干清门 》( 简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3、网站:摄影家手札〈世界摄影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