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ustomer success)客戶成功,作爲企業SAAS服務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環節,大家對其理解是什麼呢?客戶成功怎麼幫到企業的呢?

ToB產品經理:從10個客戶成敗案例,總結CS客戶成功心得

CS(customer success)客戶成功, 是現代ToB產品商業化成功的關鍵一環。

筆者結合ToB產品運營中的一些實際案例,試圖進一步增加對CS理念的理解。也在學習過程中,歡迎多多交流。

一、關於“客戶成功”

1. CS的樸素含義:做SaaS 服務或者說ToB的生意,要首先幫助客戶成功,才能進一步保證自己的成功。

2. CS出現的背景:SaaS企業發展到一定局面後,同樣的業務產品,會有多家產品都能夠提供滿足需求的方案。所以,客戶可以很容易的換另一個產品,客戶的切換成功很低,流失率很高。

所以爲了保證客戶對自己的產品的滿意並進一步續約,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就需要在服務過程中,融入客戶成功的理念,給客戶全面的諮詢支持,給客戶全面的需求滿足,幫助客戶更好的取得成功,然後才能穩住市場佔有率,甚至開拓進一步的市場。

3. CS的本質是服務理念的升級:客戶成功,歸根結底是一種服務理念。和最初的軟件產品SaaS 化一樣,都是一種服務理念的升級。

(1)從軟件收費到SAAS服務:最早,軟件公司賣軟件,一錘子買賣,收一筆錢完事。後來理念轉變了,我不賣軟件了,我賣服務,我按服務時長收費,在你使用的過程中我持續提供服務,甚至還會不斷升級產品,把對你的服務做得更好,長期的收費,這樣比原先更用心的服務,能夠換來長期的收入,這樣一來客戶的LTV生命週期價值就有明顯提升。

(2)從客戶運營到客戶成功:同樣的,客戶成功也屬於服務理念的進一步升級,以前的服務從自我角度出發,讓客戶能夠用產品就OK了,但現在競爭已經更加激烈,這樣的服務理念還不夠滿足用戶的需求,或者說比不上其他企業、其他產品對用戶的支持力度,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就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了。所以,這時候採用客戶服務理念,是對服務理念的又一次升級。不僅要給客戶提供服務,還要服務好,不僅讓客戶用上自己的產品,還提供更多的專業化建議,還要提供更多的定製化需求支持,讓客戶更好地用產品,提高客戶的效率或者提升客戶的收益,幫助客戶更好地成功,更好地滿足客戶,這樣自己的產品纔會更加成功。

4. CS的真正價值在於理念:伴隨着CS理念的出現,CSM(客戶成功經理)也已經在行業內成爲炙手可熱的名詞。在某招聘網站上搜索“客戶成功經理”職位,可以發現有很多的CSM高薪職位(下圖)。然而,對於客戶成功而言,最核心的並不是CSM這個職位,而是客戶成功的理念。即是在CSM名詞出現之前,ToB公司的運營、商務、支持團隊,也完全可以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讓客戶用的更滿意,這就已經是客戶成功理念,而不需要一個CSM名詞。

ToB產品經理:從10個客戶成敗案例,總結CS客戶成功心得

5. CS的最早出現:客戶成功最早大約出現在2010年,由全球最大的SAAS企業salesforce着力宣傳。

6. CS進入中國:據報道,最早大約在2012年由北森公司CEO將這一理念引進到中國,並在自己的北森公司內率先組建了最早的客戶成功團隊。

二、5個成功案例和心得

案例1

某公司A,它們的產品在運營過程中遇到很大問題,找其他企業其他公司均沒有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最後,與筆者所在的團隊交流後,發現我們產品中的某一個功能可以部分解決他們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產品給予該客戶的需求,打造了更進一步的方案,將原先的統一化處理方案升級爲定製化解決方案,提供開發接口與客戶產品對接,由客戶能夠利用我們的服務進行自主的二次開發與自主策略制定,可以說極大地滿足了客戶需求。客戶很快進入簽約階段。

心得:產品提供核心功能,滿足用戶核心需求,打造競品不具備的核心產品能力甚至是定製化產品功能,是產品成功的最核心元素。

案例2

某公司B,它們的技術團隊在試用我們的產品時,吐槽控制檯交互欠佳(當時,產品正處於新、老兩控制檯版本切換過程中,需要逐步完成對舊平臺版本的改造,所以存在頁面風格不一致的問題。)

然後,客戶所使用的我們的產品的某幾項功能,是行業內的其他競品所提供不了的。所以,該客戶總體還是很順利簽單。

心得:做ToB產品,產品交互和核心功能建設,哪個更重要?都重要。但如果必須選擇其一,核心功能更重要。

案例3

某公司C,與筆者所在的公司/合作平臺,具有較好的合作關係,我們會有定期的客戶拜訪、產品宣講、經驗交流,與對方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及信任關係。所以,在面對某個需求時,同等條件下,該客戶會自然優先試用我們的產品。當試用產品滿足需求後,很快簽約。

心得:良好的客戶關係,可以有效推進產品續約與新產品的簽約。

案例4

某公司D,使用我們產品後認可效果,很快簽單。從此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們團隊與對方團隊有很好的客戶交流與信任關係。在一次行業演講中,客戶公司的負責人在自己的演講中推薦使用我們的產品。這種第三方的產品宣傳背書,對我們的產品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長期的信任過程建立起來後,即是後來客戶在使用我們產品過程中遇到了一點上線後出現的問題,跟對方解釋原因後,也能夠很好地互相理解。

心得: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後,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後,不僅可以合作共贏,也可以提升客戶對自己產品瑕疵的容忍度,能夠互相理解。這裏又講到的是良好客戶關係的價值。

案例5

某公司E,它們的產品擁有數千萬用戶量,使用我們的產品後有效幫助其解決問題,效果顯著。對方負責人認可產品,與此同時,雙方之間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雙方協作、產品使用過程中合作密切、融洽。

同時,我們的產品也高度重視這樣的超級頭部產品案例,與對方進行產品品牌宣傳合作,互相宣傳對方產品,這對雙方的產品起到很好的口碑宣傳效果,極大提升品牌信任度。

心得:行業標杆性產品,努力拿下,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

三、5個失敗案例和心得

案例1

某公司F,朋友介紹過來的客戶,屬於小型創業團隊,對價格極爲敏感。先問價格,感到價格太貴後,直接走掉。它們寧願選擇價格更便宜的、產品效果更差一些的競品,也不選擇貴一些的效果更好的產品。

這是小團隊/創業團隊在自己的發展階段做的合時宜的選擇。

心得:許多長尾客戶,對價格極爲敏感。產品策略、定價策略上需要納入考慮。

案例2

某公司G,使用我們的產品中的某項實驗性功能,出現問題,感到不滿,直接流失。

心得:做產品,首先保證穩定性與可靠性,這是基礎。

案例3

某公司H,在我們產品剛嘗試與客戶對接走出第一步時,客戶H與我們建立合作,但無奈當時行業內的產品都不夠成熟,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一般。

大約在1年後,行業中的產品成熟度又了普遍提高,這時候客戶H再試用競品的產品覺得還OK後,被競品挖走。儘管我們的產品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且超出競品的效果,但依然很難再把流失客戶拉回來。

心得:客戶一旦被競品挖走,再挖回來很難。ToB客戶的絕策鏈很長,切換成本較高,所以第一步建立市場佔有率很重要。

案例4

某公司I,在使用我們產品過程中,技術支持同學與客戶對接不順利,在體驗產品過程中效果體驗不明顯,最後流失。

案例5

某公司J,在使用我們產品過程中,體驗效果階段,對試用產品的效果不太理解,多次解釋後依然和自己的理解存在誤差,同時對於定價感覺略貴之後,選擇自己開發方案。

(當然,根據經驗客戶自己開發方案的支出要遠高於購買產品,幾十倍的數量級,而且效果也不見得OK。跟客戶解釋,依然不能改動客戶的心)

心得:案例4和5,都表明,產品試用階段,要重點關注產品效果的呈現,對試用效果的直觀感受,是客戶合作的關鍵前提。

四、經驗總結

1. 產品交互,對於客戶是最重要的嗎?

不是。當然從產品體驗角度,把交互做得再好都不足爲過,從操作便利、操作穩定、到情感上使用起來更愉悅,把交互做到最佳肯定沒有錯。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交互並不是最重要的。

從上面的成功案例2也可以看出,當客戶的核心需求被滿足時,交互層面的需求的關鍵性就會降低,客戶依然會選擇簽單。

2. 客戶使用產品,最擔心的是什麼?

可靠性。如果一款產品保證不了可靠性,那麼即是功能再牛叉、技術再黑科技,也不能夠讓用戶放心使用,只能流失。

3. 保證客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從以上成功的案例中,我們可以初步總結以下幾條經驗:

(1)產品功能上:滿足客戶核心需求 ;

(2)日常運營中:提供及時的、準確的、專業的技術支持;

(3)客戶關係上: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進行品牌建設合作,爭取更長期的持續合作。

4. 客戶失敗的因素有哪些?

(1)穩定性。產品不可靠、功能不穩定,客戶不敢用,這是最大的失敗原因。

(2)產品效果。客戶試用過程中,如果體驗不到良好的效果,也會流失。

(3)價格高。對於少數的中小團隊,對價格極爲敏感,寧願放棄更好的服務,也要少花錢。

(4)產品切換成本。如果用戶使用競品產品覺得OK,便很難再切換回來。

(5)產品交互。把產品交互作爲最後一個因素,並非不重要,需要根據自身產品資源靈活排好產品的需求優先級。

當然,這裏列舉的因素只是從上面列舉的案例出發,整理的產品建設過程中的關注因素,在客戶運營過程中,客戶關係的建立、客戶資源的挖掘同樣重要,這裏不做額外列舉。

如果有更多的思路,也歡迎提出交流。

作者:贊德,騰訊產品經理,ToB方向,微信公衆號:xander_talk(贊德說)

本文由贊德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