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006000293e0e7d4e6bd", "media_id": 1577676689313806, "vname": "u975eu5e38u7ecfu5178u7684u95fdu5357u7279u8272u5c0fu5403u6d77u86ceu714euff0cu505au6cd5u5176u5b9eu4e5fu5f88u7b80u5355.mp4", "vid": "64b0f1447f2e441e9766c33c2b93553a", "vu": "64b0f1447f2e441e9766c33c2b93553a", "src_thumb_uri": "4006000293e0e7d4e6bd", "neardup_id": 10626658348451433757,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006000293e0e7d4e6bd",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f450002de82e43d9507",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76711214415086093,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8477405.0},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21364486.0},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5650274.0}}, "duration": 99, "user_id": 56883361730, "group_id": 6476711214415086093, "md5": "515d8d86e6ec11b6fd646d5ed2451e9d", "hash_id": 10626658348451433757} --}

剛好前幾天做了蚵仔煎,喜歡的話可以參考下,非常好喫!


在臺北說到小喫第一個想起的幾乎都是蚵仔煎。蚵仔煎要好喫第一就是牡蠣要新鮮!!要新鮮!!要新鮮!!(因為太重要所以要講三次),這絕對是蚵仔煎的基本中的基本。第二就是上面淋的醬料要調得好,在臺灣通常一家蚵仔煎生意能好就是因為上面的醬做得好喫。最後就是要用豬油煎,豬油煎出來的蚵仔煎特別香,雖然也不是每家蚵仔煎都會這麼做,但是我喫過好喫的蚵仔煎都是用豬油煎的。

食材準備

牡蠣300g;小白菜適量(一人份大概手抓一把差不多) ;雞蛋3顆;紅薯粉半杯;麵粉1大匙;冷水一杯。

醬料準備

辣豆瓣1大匙;味增1大匙;番茄醬2大匙;糖2大匙;地瓜粉1小匙;冷水 150ml。

首先處理材料 在鍋裏裝半鍋的冷水,把牡蠣倒進去

用手輕輕得把卡在牡蠣身上的臟污洗出來,這裡不要用沖的,因為牡蠣很容易破掉,把洗過的牡蠣挑到小碗裏,多換兩次水就乾淨了。

把地瓜粉半杯、麵粉一大匙、水一杯混和均勻製成粉漿,小白菜洗乾淨切小段。

再來。做醬料。 辣豆瓣一大匙、味增一大匙、糖兩大匙、番茄醬兩大匙放到鍋裏,加100ml的冷水。先混和均勻,確定材料都溶解在水裡了。把地瓜粉一大匙和剩下50ml的冷水調在一起。

開小火煮到聞到醬料的香味,把地瓜粉水倒入鍋中勾芡,攪拌均勻。 (因為每個人買到的味增跟辣豆瓣味道會不太一樣,建議在勾芡前你可以再調整一下,覺得不夠鹹就加點味增、加點辣豆瓣,不夠甜就加點糖)

煮到醬料濃稠就完成了。

最後開始煎吧!! 熱鍋,到兩大匙的油,把適量的牡蠣放入鍋中。 (這個步驟要小心一點牡蠣水份很多,油會噴) 我這裡用的是植物油,如果你有豬油建議用豬油。

煎到有牡蠣的香味,牡蠣也微微的縮起來了。

倒粉漿,下鍋之前記得先攪拌均勻,地瓜粉很容易沉澱。

粉漿下鍋之後馬上打上一顆蛋

把蛋黃用鍋鏟粗略的攤開就好

把小白菜放上去,蓋一下鍋蓋悶一下。

悶到小白菜稍微軟塌了,把底下的粉漿對摺小白菜包在中間,煎到微焦。

淋上醬汁

可以開動拉~~ 如果真的不容易買到新鮮的牡蠣,用蝦仁代替變成蝦仁煎其實也是很好喫的~或者,都不要加海鮮,就加顆蛋做成蛋煎也是很美味喔!最主要就是醬汁要調好。


蚵仔煎,那是由閩南話翻譯過去的叫法,其實就是---海蠣煎,是廈門的特色小喫.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豬肉、香菇等雜七雜八的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蚵仔煎雖然到處都喫得到,但是很多人還是保持著要喫蚵仔煎,就要到蚵仔產地去喫的觀念,例如要到臺南安平、嘉義東石或屏東東港這些盛產蚵仔的養殖地去喫,因為要做出好喫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條件便是採用新鮮的蚵仔,這些新鮮蚵仔在產地現剝現賣,不必因為長途運送而浸水,所以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做出來的蚵仔煎當然豐盛多汁。不過,不是住在產地的人也別抱憾,因為現代運輸技術發達,所以即使是遠在臺北,也能喫到每天新鮮運送的甜美蚵仔。

除了新鮮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個重要關鍵。番薯粉的種類很多,但只有純番薯粉才能調出香醇濃鬱的粉漿。將粉漿以適當比例加水勾芡後,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純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將肥美蚵仔的鮮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雞蛋的選用也是一門學問,重視香味的店家會採用顏色深黃的土雞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並以能提香味的豬油來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喫時再淋上以味噌、西紅柿醬、辣椒、醬油等熬成的醬汁即可。

有了以上各種上等材料的搭配,讓即使原本是貧民美食的蚵仔煎也變得精緻美味了,那種甜中帶鹹、鹹中帶辣的繽紛滋味,口口都教人回味無窮。

蚵仔煎食譜

材料:

鮮蚵 150克(事先以鹽清洗過),茼篙菜 70克(清洗後切斷),土雞蛋 2個。

純番薯粉 2.5兩,水 4大匙,韭菜適量。

西紅柿醬 6大匙,醬油膏 2大匙,味噌 2大匙,糖 4大匙,水半碗,太白粉 1大匙。

作法:

將材料 2 的番薯粉、水、韭菜事先調勻,並將材料 3 調成醬汁備用。

平底鍋放適量油,加鮮蚵,先將其煎至七分熟。

再加入半碗材料 2 一起煎至凝固、呈透明狀。

最後加入雞蛋、青菜,將正反兩面煎熟,喫時淋上材料 3 調成的醬汁即可。


有沒有饞嘴????貓貓想喫呀????????????


蚵仔煎很久沒做了,不過現在我儘力回想做法。希望對你有用。

地瓜粉,太白粉,可以1:1的比例

蚵仔5個左右(取肉洗乾淨)

雞蛋一個,生菜1到2片

先把兩種粉混合加入適量的水調成攤煎餅的糊,加少許鹽和少許白糖待用

平底鍋倒入少量的油,待油溫升起下蚵仔微翻炒兩下(這是也可以加入適量的毛毛鹽)在把調好的糊倒在啊仔上,攤成餅狀,等成型後用鍋鏟翻面,在把剩菜(用手撕爛)放在上面,在把雞蛋打到上面,然後就和做煎餅一樣來回翻煎(中途根據情況可以在加油)好了可以捲起來即可

最後就是醬汁的做法,可以用耗油加香油收收二流欠的湖也可以直接用番茄沙拉醬都可以


謝邀

如果你有幸到過臺灣旅遊,那麼這款家喻戶曉的蚵仔煎你一定不會錯過了。它是以牡蠣為主料,再搭配上新鮮的韭菜香菇一起製作而成。蚵仔煎的味道鮮美,做出來後香氣四溢,使人聞之即食慾大開,非常值得大家學習一下做法,在家裡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哦。

主料牡蠣

適量輔料韭菜 適量小白菜 適量雞蛋 2個

色拉油少許生抽 2勺 澱粉 1勺 番茄醬 6勺 紅薯粉 適量 太白粉 適量 白糖 2勺 水 半碗

1 將牡蠣、韭菜、小白菜洗凈、改刀備用

2 地瓜粉同太白粉、韭菜混合成糊狀備用

3 鍋中放入少許油,加入牡蠣翻炒至八成熟,加入第2步

4 待加入的麵糊凝固,到入打好的雞蛋和小白菜,等雞蛋稍微凝固,翻個面再煎一會兒即可取出

5 將番茄醬、生抽、糖、水、澱粉混合拌勻後,到入鍋中略煮一下,直到醬汁變稠即可

6 喫的時候把醬汁淋到攤好的餅上即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