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需要非常可觀的分析,中國未來至少有10個城市發展潛力是第一梯隊,分別是:雄安、深圳、成都、杭州、武漢、重慶、鄭州、西安、長沙、合肥。

這十個城市中,具體哪個城市未來發展潛力最大,我們以數據說話!

分析未來發展潛力,肯定是以動態的數據,所以肯定不是經濟總量,而是看: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小學生總數增加情況、城市資金總量每年的增長情況、GDP增速。

常住人口增量排名:

2017年,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的常住人口為負增長。常住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其次是廣州、然後是杭州、長沙、重慶、武漢、成都,數據如下:

深圳:62萬

杭州:28萬

長沙:27.3萬

鄭州:15.51萬

武漢:14.8萬

成都:12.7萬

重慶:9.7萬(主城區)

合肥:9.6萬

西安:9.1萬(除去將西咸新區行政干預結果)

雄安:沒有統計數據

小學生總數增量

我們對比了從2008年到2015年,以下城市的小學生數量變化情況。

總量上,廣州、深圳、北京、上海領先,但是北京和上海人口基數也大,所以從增量上來看,則是深圳領先。

深圳從2008年到2015年小學生人數增長了27.89萬。增量全國第一!其次是鄭州、然後是上海。

城市資金增量

我們通過數據對比,從2008年到2017年,十年時間,深圳的城市資金增量為6.3萬億,排名全國第一!高於北京的6.1萬億和上海的5.7萬億。

成都、重慶、武漢三個城市十年的資金增量在2萬億左右

杭州、長沙、鄭州、合肥在1.8萬億左右。

GDP增量和增速

從2016年到2017年,深圳的GDP增量位居全國第一位,比上年增加2360億元,其次是重慶、成都、武漢、杭州、長沙、鄭州、合肥、西安。

綜上所述

從常住人口增量、到校學生人數增量、再到城市資金增量和GDP增量,四個數據來看,都是深圳領先全國各大城市,這四個數據是客觀反應城市未來發展潛力的參考值。所以毫無疑問,中國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是深圳!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

主要分為三大城市區域:環渤海地區的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廣州和深圳等城市。

未來有可能成為我國一線城市,而且最有發展潛力的是:

1東部地區的大連、青島、杭州、蘇州、三亞、南京

2中部地區的合肥、南昌、武漢、長沙、太原和

3西部地區的西安、重慶、成都、烏魯木齊、昆明、南寧和包頭市

2035年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會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匹敵紐約、東京、巴黎和倫敦。

2050年重慶、成都、天津和杭州會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之一,成為繼北上廣深之後又一批國際化大都市之一。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與西部大開發深度融合,未來西部中大城市發展潛力無限,尤其是西部的省會城市,比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雲南、內蒙古自治區等省會城市。

我國東部地區重要沿海港口城市,也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機遇,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想連接,我國與亞歐非各國會實現合作共贏和互利共贏的局面,會大大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繼符合我國的發展要求,也順應全球化大趨勢。

一帶一路絕不是簡單的倡議,而是連接中國與亞歐非世界各國在內的發展友好紐帶,是全球化發展的不懈動力。

未來東部地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和杭州灣大灣區將成為我國的矽谷,是我國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動力。

我個人認為,2020年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會達到歐美國家水平。2035年中部發展水平會達到亞洲四小龍水平,2050年西部發展水平會達到北歐國家水準。所以我國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體系現在化不斷發展的重要指引。


就從武漢的一千公里的輻射力,外加高鐵四小時生活圈這兩點來看,未來中國之都就是武漢。當然最有發展前景、潛力的城市,首當其衝就是武漢!

以武漢作為原點,東西南北一千公里,正好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囊括進來,進一步說,幾乎整個國家90%的人口和經濟都是以武漢作為中心!以往,交通不便,一千公里,是很遙遠的距離。是各自為政的距離。但是隨著大交通大物流的發展,一千公里,無非就是高鐵三個多小時!所以,武漢的優勢得天獨厚,首當其衝!

光說地圖位置還不行,武漢其它的方方面面的條件,都足以支撐,以後的中國第一城,東半球第一城,非武漢莫屬!

武漢有著全世界最好的區位條件和自然資源條件,這首先使得武漢發展成為全球城市規模最大的城市!還是全球最重要的工商業中心和綜合交通中心之一!

首先,武漢是整個東半球的流域中心,不缺水,地勢平整,不缺地,氣候宜人,水熱條件良好,可以大規模種植任何主流農作物,特別適合工農業的開發發展。

其次,武漢其實是整個東半球的經濟和人力資源分布的中心!掀開亞洲地區,東半球的地圖,毫不驚訝地發展,武漢幾乎就是圓規的原點!

還有,武漢是東半球最好的交通中心,亞洲大陸的航空以武漢作為中心,中國的主要鐵路,高鐵,高速公路,幹線國道幾乎都在武漢完美交匯。還有萬噸巨輪貫通中國的長江,也正好以武漢為中心!

最重要的是,武漢的產業和經濟模式代表了未來!武漢產業層次最高,技術含量最高,競爭力最強!郵科院,烽火通信,長江存儲,新型建築,核技術,電磁彈射,核潛艇等等,武漢都獨領風騷!加上武漢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中心,還有龐大規模的科研院所,這使得武漢的優勢更加突出,更加領先!

所謂潛力,就是發展空間!相對已經被低端產業透支了未來發展空間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有著龐大的高素質人口和技術儲備的武漢,前景尤其恢宏!


眾說紛紜啊!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不過在今年6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社在北京共同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該報告在多個領域對中國各個城市做了專業的評估,並給出相應的評估結果。

附上其中「2017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指數排行榜」,這是諸多行家綜合政治、經濟、文化、商業魅力、交通、環境等因素給出的,可持續競爭力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未來發展走向。此榜單還是較有說服力的。只是不知道與大家的想法是否吻合。


支持八大古都之首鄭州,主城區規模,建成區,主城區人口,城鎮化率,科技,教育,航空、航天、軟體、電子、通信、人均可支配收入、歷史、文化、知名度、美譽度、高學歷人才吸引力、科技進步指數,專利申請,產業結構,產業檔次,市民學歷,醫療水平,戰略地位,時尚指數,政治地位,旅遊,領事館,文化影響力,地鐵客流,以上鄭州每一項都是北方第二,秒殺天津,西安瀋陽青島大連。餃子,湯圓,代加工,煤,電,鋁,耐火材料也是另一種高科技產業。另外西安也別吹什麼古都,經河南史學家研究,鄭州是八大古都之首,遠勝洛陽西安。鄭州有衝擊中國前五的實力,畢竟河南高科技人才多,鄭州高科技人才吸引力至少中國前八,與深圳持平。


發展,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公司個人都在向著這個目標前進。然而發展又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國家/地區之間甚至連省內地市發展都千差萬別。如何加快發展速度成了每個地區的首要目標與任務......

發展潛力通常來說和三個要素息息相關:一是城市人口、二是區域位置、三是產業布局。

先說第一點:人,才是最大的創造力與發展動力。一座城市沒有人談何發展?人口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原本人口基數就大,二是人口增量比較快的城市。在這兩點上又有所區別,人口基數原本就大的城市還可解釋為本身地處人口大省,管轄面積縣/區較多,人口自然也多。例如山東省排名第一的臨沂市,轄3區9縣,2018年1062萬人口,而排名最末的東營市只管轄3區2縣共216萬人口。人口增量快則是指在城市原本人口數量的基礎上,每年吸引全國各地的大量人口流入當地。例如連續4年凈流入人口在50萬以上的深圳市,用4年的時間就增長了一個東營市的人口。所以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潛力,人口增長是關鍵,別人為什麼要來這裡?當然是奔著城市吸引力來的,說白了就是來賺錢的。如果一個城市人口只有流出沒有流入,不說發展,能不倒退就好了。因為無論是興建商業投資,發展交通基建甚至樓盤或工廠企業,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因為當地人口或消費水平,人都跑光了還投毛線?

第二點區域位置:無論從全球或國內來看,發達城市無一不是一馬平川沿江靠海的地方。例如紐約、倫敦到香港、上海。因為發展需要積累有個過程,一個地區若沿江靠海肯定是方便發展商業貿易與人員往來的。比起翻山越嶺,一馬平川有水路直通肯定是便利得多。幾十上百年的積累下來,當然比腹地城市要發達。

雖然時至今日,交通不再是個大問題,但不能說沒問題。例如烏魯木齊通飛機通高鐵,上海也通飛機通高鐵。但無論從哪一方位來說,烏魯木齊始終地處邊疆代表距離遙遠。距離遙遠表示人員來往不方便,貨物商品流通不方便(代表無法吸引投資項目和工業企業)。這兩項都不方便,即便資源政策逆天,也難以發展起來就是這麼個理了。

第三點產業布局:一個城市要發展,要衡量觀望其發展潛力,許多時候要從長遠來看,城內是否產業已升級,跟得上時代的變化,產業行業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等等。例如深圳市,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三來一補給人加工為主的各種中小企業已逐漸發展替換成以高新技術為主的創新型城市。那些初期勞動密集型的手袋廠,塑膠廠,服裝廠通通淘汰轉移。所以深圳的發展速度始終保持在高位,從第一代的農民工完成使命回鄉到吸引現在的高新技術人才,深圳始終保持著很好的活力。這就是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產業升級與布局,只有這樣城市始終才會充滿活力。

結合以上幾點來看,以及目前的各城市現狀,個人覺得發展潛力較大的城市依然是那些強者恆強的城市: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南京、蘇州、杭州、成都、武漢、長沙、鄭州、西安、青島。北上廣深依舊是未來的發展中心,每個都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其餘城市無論是區位優勢又或是目前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前列。如無大的意外,10多20年後這些城市依然領先全國。雖然每個城市發展有快有慢,但差距在這裡,你在發展別人也在發展。政策可以促進或加快發展,但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環境均不同於幾十年前的剛開放的時期,不可能一道政策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就坐著火箭往前跑。現在的例子一手抓不過來,例如同樣享受各種政策的汕頭經濟特區,這麼幾十年過去了,干過了誰?例如副省級濟南市,各種政策加身,法力無邊,連省內煙台都干不過。

綜上所述,強者只會越來越強。而不會突然調隊給人超越的機會。即便是也只是小概率特例。


上海人均產值12.46萬 ,北京人均產值12.89萬 3.深圳人均產值20.44萬 4.廣州2人均產值15.31萬

上海人均產值只有深圳的60%和廣州的81%,

(用腦子想想:人均工資=人均產值一人均生產成本一人均企業留存利潤一人均企業納稅)

人均產值越高,真實人均工資就越高

深圳廣州真實人均收入一線城市中排第一第二,看完真實人均收入再來看房價

國家統計局公布:

2018年7月新房均價: 北京50944元/平,上海53698元/平,深圳55993元/平,廣州17155元/平

房租:北京9000+,上海8000+,深圳7000+廣州3000+,

上海北京真實人均收入排第三四但房價排第一二

特別是廣州房產價格一線墊底。

廣州房價低的原因是逆中心化發展。大力發展郊區地鐵,很多人口稠密的老城區沒有地鐵但遠郊卻先通上了地鐵。

(普及一下廣州城市發展重點一廣州的東進政策: 廣州為與深圳經濟上互連互通正大力城市東拓,其中深圳希望需借力廣州的物流優勢及資源優勢,目前深圳人看大病喜歡到廣州名醫院,廣州希望能借力深圳科技創新力量製造升級。廣州與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僅相距110公里,一旦廣州東拓與深圳物理距離縮小至70公里,將實現廣深優勢資源互補,形成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頂級灣區經濟帶。目前正在施工的穗莞深輕軌已即將通車,每2分鐘一班,明年開始深圳機場到廣州白雲機場僅40分鐘,實現真正的互連互通。居住在廣州最東部的居民到深圳僅需半小時。)

未來廣州東部的房價在互連互通效應下將向深圳看齊。


謝邀,認為未來哪個城市的發展潛力最大?說真話未來的時間還很長,是個未知數,還是就近十年以內吧,也就是2028年以前的大體情況,目前國家剛剛公布雄安新區的雄偉計劃,那麼雄安新區便要歸納進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內,那麼除去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原來的直轄市外,隨著重新振興東北號角的吹響,瀋陽市和大連市在東北地應該是兩座較具替力的城市,在東北地區城市中,未來十年要超越這兩座城市的發展速度的城市還沒有,十年後就說不定了,而西北方向也就是現在叫的西部,西安最快,而蘭州、烏魯木齊都具備發展潛力,但十年內仍然以西安領先,西南方向城市發展潛力最好的應該屬重慶,不用說遠,就重慶脫離四川省成為直轄市後,這幾年的發展勢頭有目共睹,經濟直線上升,而且重慶作為單獨城市體系,土地、人口超過所有城市的係數,其次便是成都、南寧、昆明、貴陽,而華南地區作為珠三角經濟區的深圳市、廣州市為大自不必說,較具潛力的城市還有東莞、佛山、廈門、泉州、福州等,但在十年內仍以深圳和廣州為快,至於中部東部地區的城市就較多了,蘇州、南京、杭州、寧波、無錫、青島、武漢、長沙、鄭州、濟南、合肥、太原、南昌等城市都具發展潛力,但在十年內仍以蘇州為龍頭,長江中上游經濟帶繼續崛起後,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潛力無限,綜合上述,在未來十年內,環渤海灣經濟帶也就是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仍是發展潛力最好的區域。


無意稱最大,但論潛力來說,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潛力還是比較大的。

重慶是西部最早建市和開埠的城市,經濟基礎較好,這也是後來被選做戰時首都的原因之一。建國後老重慶地區經濟一直保持在全國前八,西部第一,經濟基礎較好。

雖然恢復直轄後接受了巨大的擔子,但重慶統籌發展實施的還是非常不錯,全年全境人均GDP和收入均已到達全國省級第十的水平。按未來規劃,重慶全境幾乎所有區縣都會通達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渝東北和渝東南以及四川的不少兄弟姐妹也會逐漸彙集到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內,這也將為重慶提供巨大的人口紅利。雖然可能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部分人口會出現一些問題,但總會解決,解決後將為重慶提供更巨大的發展支持。同時,放眼重慶全境,重慶擁有長江三峽等世界級景區,這樣巨大的腹地也為一小時經濟圈提供了環境涵養區和旅遊資源。

從大局來講,重慶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與一帶一路的交匯節點,等到重慶米字型高鐵網路建成,重慶戰略位置將得到更大的體現。

另外,重慶最為國家重要的實業城市之一,現在正在積極進行轉型。重慶在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醫療、智能機器人等方面轉型正在日益發揮效能。

今年百度與重慶市政府簽訂協議,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及涉及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騰訊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簽訂協議,共同打造智慧城市。

平安集團和重慶市政府簽訂協議,共同打造全球首個醫療人工智慧+大數據城市。

全球五大機器人製造商中的四大落戶重慶。

在金融和外貿方面,重慶也同樣表現不俗。重慶市西部最重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去年外貿總額在西部省級中同樣排位第一。

文化和體育事業重慶同樣也在快速發展,一小時經濟圈內今年湧現除了貓兒石、二廠等眾多以歷史文化建築改造而成的文創園區。眾多新式書店也星落一小時經濟圈。即將開業的新華書店也將在傳統書店內起到顛覆作用。體育賽事舉辦無論在質和量上面也在快速進步。今年重慶馬拉松成為國內馬拉松大滿貫賽事的四大賽事之一。市民健康和環保意識也在增強。今年重慶空氣優良天數已經達到300天。

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無論是城市,還是市民,重慶同樣也以快速地速度在提高。未來,重慶會呈現出更迷人的姿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