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

 

 

在獅城其實不難找到臺式料理,西部的裕廊坊有專賣臺灣零嘴及乾糧的小店,也有士林雞排、臺式飯糰及珍珠奶茶等。文禮地鐵站有一家賣臺灣手搖茶飲和炸甜不辣的檔口,金文泰也有兩間臺灣手搖飲料店,白沙浮附近甚至有臺灣人開的餐廳。剛到獅城尚未滿月餘,我就把這些號稱臺灣味的食物全喫了一輪,卻找不到記憶裏的家鄉味。對離家在外的遊子而言,品嚐家鄉味是維繫家鄉記憶的方式之一。但味覺之外,身體其他感官亦會在不經意中提醒遊子,又回到了記憶中的家。

記憶有兩種觸發方式,不由自主(involuntary)和刻意(voluntary)的。白沙浮那間臺灣餐廳特地在菜名前冠上臺灣地名,例如師大夜市炸醬麵、西門町排骨飯、臺南肉燥乾麵等等。這些刻意冠上的地名目的欲告訴顧客,你正在品嚐臺灣菜餚,碗裏的炸醬麵就代表臺灣的師大夜市。但實際上,對在師大夜市覓食了4年的我來說,我記憶中的師大夜市,生煎包、可麗餅或是馬來西亞雜燴飯可能遠比炸醬麵來得「有味道」。大部份去那間臺灣餐廳的顧客,與其說是追憶家鄉味,不如說是臺灣人捧臺灣人的場。

提到不由自主的記憶,最有名的例子自然是當普魯斯特隨意咬下那一口瑪德蓮,彷彿開啓神祕的回到過去的開關,童年往事上心頭。除了味覺會觸發這種非自願記憶,嗅覺也是一種方式。在一切井然有序、表面重於一切的新加坡,除了香水味和煙味,不太可能聞到臭水溝和垃圾車的味道。某天爲了避開白沙浮的逛街人潮,我從後巷走。正好遇到清潔人員在處理好幾臺垃圾子母車,隨之撲鼻而來的一陣臭味,讓人只能閉氣快速通過。而這股令人不悅的味道,卻將我帶回到在臺灣的生活場景。每晚倒垃圾時,也是得閉氣趕緊將垃圾丟到垃圾車裏。不是士林雞排、廟口大腸麵線或圓環滷肉飯標示的地名讓我感受到家鄉味,而是垃圾車的味道引發我的記憶。身體的感知遠比字面上告訴你的家鄉味來得確實。

還記得剛到獅城沒多久,某日在裕廊坊感受到腳下的震動時,立刻跟身旁友人反應有地震。朋友笑著說是樓下地鐵站列車過站時產生的震動,新加坡是沒有地震的。

那一刻,儘管我手上拿著令人失望的珍珠奶茶,腳下那股震動卻將我帶回了臺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