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交易成為外資回補臺股熱門管道。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近期臺積電、鴻海等大型權值股出現頻繁鉅額交易,且買賣交易對手普遍為外資券商,加上外資大買相關權值股,法人指出,美元轉弱、蘋果拉貨與卡位消費旺季,是三大催動外資迴流因素。

外資昨(1)日買超臺股11億元,由賣轉買,盤後交易顯示,外資透過鉅額配對交易佈局臺積、廣達、大立光、鴻海、聯發科、日月光投控等大型股,相關個股成交量普遍較前一日放大。

其中,臺泥總成交金額達3億元,權王臺積電成交額也有1.5億元、共計四筆配對交易,買賣券商分別為花旗環球與上海滙豐證券,雙方進行股票對敲。

拉長到近一週,臺泥已連六天有配對交易,聯發科連四天,大立光連三天,臺積電、鴻海也連二天,其中單日交易筆數最多的是聯發科,7月31日有十筆配對交易,7月27日也有五筆,顯示買盤積極借道盤後交易進出臺灣權值股。

豐彥財經執行長謝晨彥、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表示,近期外資在內的買盤確實有擴大買超權值股跡象。

從第3季外資買超動向來看,可發現臺積電、鴻海等權值股,明顯扭轉上半年遭大幅賣超趨勢,外資轉向大舉回補。反映在鉅額交易,相關權值股也獲積極進出,以及近期臺灣50大權值股的借券張數下滑,不同交易管道的訊號相互呼應,傳達「外資真的回來了」。

法人分析,外資迴流有三大動力,一是美元指數來到95後,雙赤字壓力不易讓美元再強升,新臺幣有回升契機;其次,蘋果啟動拉貨,上游大立光等供應鏈,第2季業績已領先回升;第三是全球景氣正向,國際機構研判下半年經濟持續成長機率高,外資考量雙十一、耶誕節等旺季,提前佈局3C族羣,差不多也是目前開始布陣,讓本波外資買超集中蘋概股外,非蘋的聯發科、廣達等,也成為回補焦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