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氣球,又稱阻塞氣球,是二戰中各國用來對付戰鬥機的一個武器。這種氣球內部由很多氣泡構成,外面會有金屬板用來提高防禦力,不至於挨一發子彈就掉下來。

在二戰飛機的速度已經很快了,這就給防空火力帶來的麻煩,為了提高射擊的命中率,於是各國發明瞭這種阻塞氣球,主要作用是迫使中低空的戰鬥機降慢速度,如果是轟炸機在高空則會影響視線,降低轟炸機投彈的準確率,有的時候還會幾個或者幾十個氣球繩子或者鋼索連在一起,效果更佳顯著。

至於這種防空氣球的樣子是不是覺得像飛艇?這也是有原因的,這樣的設計可以使氣球在空中的受空氣的影響力變小可以用來增加穩定性。

在諾曼底登陸中還有一種氣球,構造稍微比這種複雜點,可以攜帶2~3個人,氣球上還有望遠鏡,和無線通信設備,用來和地面進行聯繫,不過他不是防空的,而是給艦炮來觀察修正彈道的,這種氣球使得盟軍的艦炮命中率百分之八十以上。

現如今由於裝備的快速發展,這種氣球也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一戰時期,英國泰晤士河邊居民,為了房子不被德軍飛機轟炸,居然異想天開地在房頂上升起了十幾個高低不等汽球,企圖阻攔德軍轟炸機,沒曾想到,這種輕盈靈動軟綿綿的東西,卻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德軍轟炸機螺旋槳怕被拴汽球的繩子纏住,只得悻悻地離去…

二戰時期,英國接受一戰經驗,為保護英倫三島不被德軍狂轟濫炸,在英倫三島上空施放了無數的汽球,這種汽球經過軍方的改良,形狀各異,皮實耐用,處在外圍的汽球有的懸掛炸彈,象一個捨身衛士,球毀彈炸。這些懸浮的汽球用鐵線聯繫在一起,經緯交織,最高處的汽球至於德軍轟炸機飛行的極限高度,最低點徘徊於民房的屋檐,高低不同,遠近各異,形成一個織密的矩陣網,英國的醫院,學校,軍火庫等重要設施置身這些矩陣網中,得到較嚴密保護,從而減輕了英軍二戰的空中壓力,英國最終贏得二戰的勝到。

戰爭有時不表現對敵雙方有多強,有多硬,而更多表現為有多軟,有多綿,因為柔能克剛,德國轟炸機的鋼鐵翅膀卻怕了英軍的汽球與繩索。


氣球防空戰術在一戰、二戰時期都得到過實際應用。利用氣球織成的「天網」對低空偵察飛機以及低空轟炸機有極大的威懾作用。

防空氣球是一種軍用繫留氣球,內有很多的氣泡單元,外加薄金屬保護板。即使它被槍彈炮火擊中也只是部分受損,總升力可基本保持不變。

為了減少對空氣阻力,最大限度減少天氣對氣球的影響,同時增大浮力和穩定性,所以設計者把防空氣球做成飛艇的形狀。

防空區域的天空中佈下了「天羅地網」:一個個氣球懸掛在空中,蕩蕩悠悠。氣球之間有鋼索或者鋼絲相連,且上下成排,左右成陣,鋼索連成蜘蛛網的形狀,有些還掛有炸彈,封鎖了進襲的道路,使低飛的敵軍飛機很難進行轟炸。

最早防空氣球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英國為對付德國臨空轟炸,在英倫三島上空布滿了防空氣球。為保衛英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二戰時期,儘管飛機性能有了提高,主體仍然是螺旋槳式飛機,仍然是人工判斷轟炸。因此,「氣球防空」戰術得以繼續應用。

顯然,飛機碰觸到「天網」,後果必然是機毀人亡。所以「天網」極大地影響飛行安全以及投彈準確度,不僅如此,由於軍用氣球擊而不毀,鋼絲視而不見,對飛行員的心理作用很大,很容易產生杯中蛇影之效果。

二戰時,英軍為了使氣球部隊便於機動地縮短施放時間,把氣球鋼索的另一端系在卡車上,需要轉動時,將氣球收回距地面數米高,然後開車快速到達指定設防區,像放風箏一樣再將這些氣球施放到德國空軍可能來襲擊的方向上,構成一道道可以自由移動的防空障礙物,彌補了殲擊機、高射炮不足的缺陷,避免了遭受敵機轟炸,較好地保護了地面目標。

隨著戰爭的進行,德國轟炸機後來都配備了切割金屬線的設備;而英軍在「天網」上加掛上了微型炸彈加以反制。

莫斯科保衛戰也採用過氣球防空措施。

日本東京防禦盟軍空襲,也採用了氣球防空措施。

日本在1944年11月利用季風向美國放出了約9000顆氣球炸彈,大約2000個到達了美國,造成了一些平民傷亡、引發了不少森林大火。此舉動是利用氣球作為進攻武器對杜立特空襲的報復而不是氣球防禦了。

二次大戰後,由於高空轟炸機以及智能武器的出現,防空氣球才銷聲匿跡。


謝邀!防空氣球用於戰爭罪早的使用國是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為了防止德國對其本土的轟炸,採用了防空氣球。主要是保護重要的兵工廠。只所以使用防空氣球,並非它是防空的絕佳利器,而是無奈之舉。當時英國的軍工生產規模小,效率低。一個月只能生產幾十門高炮,而本身裝備的高炮就少,同時高炮也不能全部打下來,總會有「漏網之魚」。

因此就想到了用氣球防空。防空氣球和普遍氣球是不一樣的,為了「抗造」,採用了多空腔設計,因此即便是壞了一部分也不會失去作用。有的外面還加裝薄金屬板。為了擴大防禦面積,採用把幾個氣球用鋼絲連在一起。有的上下串聯,有的是並聯。就像是「蜘蛛網」,布滿天空。有的還在鋼索上掛炸彈。由於防空氣球靠「氦氣」升空,並且要用鋼索固定地面,屬於繫留氣球,因此受鋼索重量的影響飛的並不能太高,通常都在1000米左右。防空氣球如何保護目標。那時的轟炸機都採用低空轟炸,甚至是超低空俯衝轟炸,防空氣球的鋼索能切斷飛機的翅膀。就算切不斷飛機被鋼索罩住也會「玩完」。如果飛機上升到氣球上方採取高空投彈,轟炸精度會大打折扣。因此德國空軍也採取了在飛機上安裝切割鋼索的設備。但英國也採取了對應措施,在鋼索上加裝將落傘,氣球在降落傘的作用下會緩慢落地,這樣就能把飛拉下來,也可避免損壞地面設備。同時英國還把氣球固定在車上,成為移動的防空氣球網。所以防空氣球曾為英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非常有效的保護了重要的目標。因此一戰時的防空氣球是有故事的人。二戰暴發後,同樣面對轟炸機的猛烈轟炸。早期的轟炸方式同樣多採用低空,俯衝轟炸的形式。防空炮數量有限。於是又是英國人首先把防空氣球拉了出來,用於保護倫敦,以及其它重要的目標的保護。其它國家也相繼採用了防空氣球進行防空襲和幹擾轟炸機的轟炸。今天,我們從當時蘇聯「莫斯科閱兵」的影像資料中,就看到有防空氣球的身影。盟軍「諾曼底登陸作戰時」就有防空氣球的使用。應該說防空氣球的作用是不錯的。飛行員看得見氣球,卻看不見鋼索。因此給飛行員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但後期,隨著轟炸機的性能越來越先進。完全可以從更高的空中對目標進行較精準的轟炸。防空氣球的作用逐漸被消弱,最後退出了防空舞臺。

今天防空氣球依然飄溜在空中。只不過不再用於防空。現在繫留氣球被廣泛應用於情報收集,預警,氣象等領域。特別是安裝雷達系統的預警氣球,利用其高升限擴大觀察範圍,抵消地球曲面的影響有獨到的作用。被人們再次關注。(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防空氣球一般又稱為攔阻氣球,最早出現於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當時英國為了阻止德國對倫敦的轟炸,曾在泰晤士河兩岸設置了十幾道氣球屏障,而最終這些氣球封鎖線也確實起到了奇效。一戰結束後,各國紛紛成立自己的攔阻氣球部隊,在隨後爆發的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些攔阻氣球立下了汗馬功勞。

▲保護倫敦塔橋的防空氣球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憑藉著閃電戰橫掃整個西歐戰場,英軍被迫退守本島。1940年9月,納粹德國為了摧毀英國的工業系統,對英國發起了持續性的轟炸。對於突然爆發的戰爭,英國也有些措手不及,當時英國本土的高射炮數量還不到兩千,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於是英國人再次用起了老辦法。在東向沿海地區以及重要的目標上,英軍都佈置了大量的防空氣球,而這些氣球最終也又一次幫助英國人度過了危機。

▲倫敦西漢姆上空的德軍轟炸機

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同樣也曾效仿英國人使用氣球來防空。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除了擴編高炮團外,還將攔阻氣球站網擴大了兩倍。例如,在莫斯科市中心,蘇軍就設置了一個半徑達6公里的防空氣球區。在防空氣球的幫助下,蘇軍防空部隊曾經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就粉碎了德軍142次空襲。

▲諾曼底登陸場上空漂浮的防空氣球

攔阻氣球除了用於城市防空外,艦船也可以用它來防止空襲。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各個軍艦上空就曾布滿了防空氣球。不過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老式轟炸機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只能用於低空封鎖的防空氣球也一度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文/歷史文齋


看更多軍事歷史資訊,請關注歷史文齋!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邀請,防空氣球與那時的防空探照燈所能起些作用,但不是很大,後來還是和密集的防空炮火配合使用有效果。


二戰時期,儘管飛機性能有了提高,主體仍然是螺旋槳式飛機,仍然是人工判斷轟炸。因此,「氣球防空」戰術得以繼續應用。顯然,飛機碰觸到「天網」,後果必然是機毀人亡。所以「天網」極大地影響飛行安全以及投彈準確度,不僅如此,由於軍用氣球擊而不毀,鋼絲視而不見,對飛行員的心理作用很大,很容易產生杯中蛇影之效果。


第一個作用是幹擾高空轟炸機瞄準,特別是重要目標。

第二個是幹擾戰鬥機低空突防,畢竟低空有幹擾,不敢輕易突破會墜機的。


聽名字防空氣球,應該就是在空中具有防禦作用。二戰時候,。當時德國的空軍很是強大,飛機數量太多,高空氣球可以從一定程度來阻擾戰機的攻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