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後「孫子」者不遺「孫子」 

近年來有機會到一些地方與許多朋友分享古人的智慧和經驗,

 

我記得在一個地方開「孫子兵法」的課,

班上有一位朋友在美國華爾街做股票經紀人卅餘年,

他每次下課後,都會找我聊天,

 

最後一天

下課後,他非常興奮的告訴我: 

「老師,你知道嗎?你說的這些我早就懂了,而且我早就這麼做了!」

 

當時我心裡有點納悶:

既然早就懂了、早就做了,他為什麼快樂?

他很快接著說:「今天我終於確定:原來我跟孫子一樣聰明!」

 

我想,今天在座的朋友,聽完這個課程後一定會發現: 

原來你跟孫子一樣聰明! 

 

「孫子兵法」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定位是:

「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化解兵刃的思考方式。」

 

因為懂得方法就不會兵戎相見,懂得方法就可以化解紛爭。

紅塵人世為什麼會有紛爭?是因為沒有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孫子兵法」在談到方法時,

絕對不是冷冷冰冰的,而是以通人情為先決條件、前提。

 

「孫子兵法」

「九地篇」講戰場的環境,而特別著重:士兵在戰場上會產生什麼心理反應,

 

所以九地篇說:「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世界文化史上認定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的人文文化。

 

「人文文化」的特色是:

看重人對事情、環境的影響;

 

認為:

人的思考方式、決策,影響一件事情的結果。

目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是台灣知名度極高的人,

 

有一個關於張忠謀先生的傳說:

張先生擔任工研院董事長時,他管理方式是不講情面,

聽說當時工研院的許多所長要向張董事長作簡報前一週,

晚上就不著覺,因為簡報稍有差池,

張董事長往往令作簡報的人下不了台據說有一次,

面對一台臨時故障的投影機,

 

張董事長面無表情的問簡報者:

「你難道沒有料想到它會臨時故障?」

 

不少人因為承受不了這種「沒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離開工研院。

離開之後,有的人飛黃騰達,有的人就此落魄不振。

 

二者的差別是:

飛黃騰達的人提到張董事長無不感激萬分,

甚至表示從張董事長身上學到很多;

而落魄不振的人提到張董事長莫不咬牙切齒,認為自己落到此一地步都是他害的!

其實,張董事長代表的只是「挫折、困頓」

一個人面對挫折、困頓的態度,影響這個人日後的成敗得失!

 

張董事長在「自傳」中提到研究所畢業之後考博士班,

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又沒考上,

「KK當時非常的沮喪、落魄,因為黃種人在美國要是沒有高學歷,真是前途茫茫」,

但是卅多年後寫「自傳」,回首前塵,

他反而發覺落榜的那一天是他一生幸運的轉捩點,

假設他考上博士班,以他的個性就必然可以優異的成績拿到學位,

也必然會留校任教,至今不過是一個優秀的教授,

不可能成為一個世界上傑出的企業家。

因為落榜,所以他只好就業,因此而開拓了生命的另一片天,開拓台灣電子業的王國。

所以我們中國人說: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面對挫折、失敗,倒底是禍、是福,

最後的結果是由人自己來決定,這就是「人文文化」重點。

 

三、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人文文化的前提就是要瞭解人性。

美國有一位管理學者 麥考梅特 出了一本書,

天下雜誌把它翻譯成中文,

書名叫作「管理其實很EASY,符合人性的管理就是好的管理」。

 

管理學到了廿一世紀的時候,發展出人性化管理,

 

而二千六百年前的孫子兵法也強調:

管理眾人之事的前提是「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中國人文文化的基本思維是認為:

人是感情的動物,

人的思維、處事常受感情的牽引,

因此如何引導感情循正軌而行是人文文化的重點思考。

 

八十七年三月廿三日,世界EQ理論的創始者,

美國學者高曼在台北世貿中心演講,門票一張要一萬二千元,

這場演講聽眾爆滿;高曼博士實在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佼佼者,

他在高額演講費到手之後,

 

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了一段話:

到台灣來講EQ真有點尷尬,為什麼呢?

因為高曼博士有關EQ的理論,

全都來自於中國古老的經典他建議大家要加強EQ的能力應多讀「老子」、「莊子」。

 

我猜高曼博士大概沒有讀「孫子兵法」

因為,「孫子兵法」最看重情緒管理,

試想:帶兵作戰,連自己的情緒都不能管理,怎麼能管理眾人的情緒呢?

 

中國第一策略家、第一兵法家公認是漢代開國三傑之首的張良,

劉邦推崇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關於張良有一個見諸史書的傳說:

張良年輕的時,國家被秦始皇消滅,他傾家蕩產雇用一個大力士,

欲在博浪沙椎殺秦始皇,卻未得逞,後來被朝廷通緝。

張良就隱居於一個小鄉村之中,他每天早上都去散步,

 

有一天經過一座橋的時候,有一位老人坐在橋上,

看到張良來,就將自己腳上的鞋子朝橋下丟,

然後指著張良說:「幫我撿上來!」

 

張良當時很生氣,想揍這個老人,後來想想,

不跟老人家計較,就下去把鞋子撿上來。

豈知老人又命令張良:「幫我穿上!」

 

張良又想揍他,後來想想既然已經撿回來了,就幫他穿上好了,

 

鞋子穿上之後,老人很高興的說:

「孺子可教也!五天以後到這橋上來,我會送你一本書。」

 

五天以後張良依約前往,老人坐在橋上,

看到張良大發脾氣說:

「年輕人跟老頭子約會還會遲到,五天以後再來!」

 

五天以後張良又去,看到老人又已坐在橋上,

又對他發脾氣說:「五天以後再來!」

 

五天後,這一次張良半夜就去橋上等,

過一會老人來了,

看到張良很高興,就說:「孺子可教!」

 

然後送張良一本「兵書」。

這位老先生在傳張良兵書之前,先磨他性情,

原因何在?因為一個人學問再好,如果性情不好,情緒管理的能力不好,有了學問也沒用。

 

中國人談的「情緒管理」,是「情緒的適當表達」,

也就是中庸所說:將喜、怒、哀、樂各種情緒能表達得恰到好處!

 

有一個廣告詞「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就是「情緒管理」「情緒管理」

 

大師高曼博士也說:「情緒管理不是情緒壓抑!」

 

 

四、慎怒

孫子兵法在情緒管理方面第一個觀念是「慎怒」。

「慎怒不是不發怒」,而是說發怒之先要作一個利害的評估,發怒的效果何在?

 

孟子說:「一怒而天下安」

我發了脾氣,大家都聽了,這種脾氣為什麼不發?

如果我發完脾氣,大家都當成笑話,沒人理睬,這個脾氣就不必發。

 

孫子兵法火攻篇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身為領袖,

不能說今天心情不好,別人惹到我,就大發脾氣,

發動戰爭;做一個將領不能夠因為生氣就打仗,

為什麼呢?

因為:「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

我今天發完脾氣,明天遇到高興的事情我還可以高興,

但是國家亡了,很難復興;

 

人死了也不能復生,打仗牽扯到多少的人命,

所以說不可因為一時的怒氣而隨便打仗!

兵法的原則是「慎戰」,慎戰的前提就是「慎怒」;

 

再者,

一個人「怒到最高點」很容易洩底,予敵人可乘之機,

孫子兵法的十二詭道裡面,

一個詭道是:「怒而撓之」

就是藉著激怒敵人而來挫折敵人,我們懂得這個「詭道」就知道:

一個有智慧的人是不會亂發脾氣的!

 

 

五、不要「洩底」

孫子兵法「情緒管理」方面的第二個觀念是「情理得中」。

 

孫子兵法九變篇:

「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

 

孫子認為:

身為將領,有五種危險,

 

將領本身被殺、被滅亡,

 

從古至今不出這五種狀況:

 

抱著必死的決心,往往被誘殺;

 

有必生的想法,往往被俘擄;

 

假如很容易動怒,就可以藉激怒他來癱瘓他的戰鬥力;

 

如果他很愛惜美好的名譽,那就可以用「抹黑」的方式處理他;

 

假如軍隊標榜「愛民」的話,那你就用人民去騷擾他

 

很多人讀完「孫子兵法」這段話之後,不禁納悶:

 

「孫子兵法」難道是教我們貪生怕死、不要臉?

 

「孫子兵法」的這一段話重點在強調:

作為一位將領心態上不可有偏執,應時時刻刻保持「平衡思考」。

 

這個理論牽涉到一項人情的微妙處現代心理學上,

有個名詞叫做「視網膜效應」,

這個學術名詞用白話文來講,就是「心眼」,

因為每一個人的眼睛,都是跟著心走!

 

譬如,有一個少婦懷孕之後,

會突然覺得:怎麼滿街都是孕婦啊!

她以前都沒有覺得懷孕的人口這麼多,只有自己有這種狀況時,

才會發現滿街都是孕婦!

 

也就是說:

一個人的身心狀況會影響他的視線。

 

所以,

一位將領如果抱著必死的決心,他的眼睛往往都看到死路,

因此很容易被誘殺;

如果他有貪生的想法,他的眼睛都往往都投射於逃生之路,

很容易被誘捕;

 

假如他很愛發脾氣的時候,就可以藉激怒他而消滅他;

假如他極端愛惜名譽,一旦被抹黑,一定到處向人澄清:

「我不是這樣子的!」

那他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每天都去為保衛名譽而戰了!

 

總而言之,

一位將領的心思意念一旦曝光,而讓敵人看出來,

往往成為敵人攻擊你的利器,包括「廉潔」、「愛民」這些正面的品德。

 

胡璉將軍所著的「出使越南記」

 

曾提及:

國共對抗時,因為國民革命軍標榜「愛民」,中共的軍隊往往將難民擺在軍隊前面,

以難民衝散國民革民軍,然後他們正規軍才上來,這就是自己將把柄送給別人。

 

翻開中國歷史,凡是將領失敗,軍隊覆亡,

大概都沒有脫離二千六百年前孫子所說的五大原則,

 

所以孫子強調:

「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了解這其中的人情危微,

作為一位領導者,一定要長保心態平衡、情理得中可以讓部屬抱持必死的決心,

 

但是,

身為將領必得有「死裡求生」的規劃!

任何戰爭之發生原都是為了求生,

 

但是,

身為將領不可有「倖生」的想法,必得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器度!

器量淺狹的人易喜易怒,但是一位管理者須重解決問題的策略,

 

不是個人情緒的隨意宣洩,自不會輕易動怒!「廉潔」、「愛民」

這種美德重在「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過份標榜,往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六、正知正見

「孫子兵法」中對於情緒管理的第三個觀念是「正知正見」

 

「孫子兵法」九變篇有一段話:

「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這段話的意思是強調

戰爭的致勝關鍵是對敵人心態的掌控。

 

很多人認為廿世紀最新的戰爭是意識型態的戰爭,

這種戰爭型態上古時代有嗎?

 

事實上,

「孫子兵法」

這段話講的就是意識型態的爭戰,

 

孫子說:

要使敵人屈服就是要讓他明白這樣做對他有害

要使敵人趨之若鶩就是要讓他以為這樣做對他有利;

至於如何使人甘心樂意的效力?

那就是讓他認同他所作所為那是他份所應為之事!

 

先談「屈諸侯者以害」。

 

就以三國演義的故事與各位分享

||研究三國歷史的學者共識:

三國演義雖然諸多增添、渲染、比附、穿鑿,

但是,演義中種種鋪敘並不背離三國歷史的戰略。

三國演義裡的「空城計」,當諸葛亮擺出空城計的時候,

其實司馬懿知道裡面只有二千多人,

 

但是他不敢進去;

諸葛亮在城樓彈琴,兩人對看了一下,

 

司馬懿對他的兒子司馬昭說:

「(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會弄險,我們還是走吧!」

 

司馬昭雖然堅持城中無埋伏,司馬懿轉頭就走,

 

為什麼呢?

 

因為,曹操一直不信任司馬懿,

司馬懿之所以能重掌軍政大權是因為曹操死後,

魏國未有大將,曹丕不得已重用司馬懿,來抵抗諸葛亮;

所以司馬懿很清楚,諸葛亮是自己的舞台,

消滅諸葛亮就是拆了自己的舞台,自己那裡還有戲唱?

 

這點諸葛亮也非常清楚,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不消蜀漢是因為司馬懿在魏國的力量還沒有壯大,

還要不斷藉著「攘外」以擴充兵權,因此西城之役擺下空城,

 

讓司馬懿去想想:

接近「成功」之後果。

而司馬懿面對此情此景「虛擬實境」一番,當下頭腦清楚,馬上撤兵,

 

諸葛亮用的那一招?

孫子兵法的「屈諸侯者以害」!

 

什麼是「趨諸候以利」?

古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趨利」是人之天性,

日本的大企業曾因為在中國政府之背信而全面從中國大陸撤出,

但是不到兩年又全面進入,

 

原因何在?

他們還是認為:那個市場有利可圖,即使再艱困,還是捨不得離開啊!

這就是「趨諸侯者以利」的當代實證。

 

現在來談[役諸侯者以業]。

 

佛家所講的[業障],

其實就是出兵法裡> >[業]的意思,

[業]的本義就是大木板,

用現代的常用物來比喻,就是[記事本],

 

一般人會把什麼東西記在記事本?

通常都是認為自己該做的事﹑必須做的事、打算做的事,

所以[業]的本義就是[自己的事]。

 

孫子認為:

你要差遣人,要讓他做得心甘情願、全力以赴,

就要讓他覺得那是他的事,他在做自己的事;

 

現在很多商業行銷都是用這一招,

 

現在有一個鑽石的廣告

||[美鑽表真情],鑽石真的能代表真情嗎?

有了鑽石真的就不會離婚嗎?

 

但是,

這個廣告深入人心的結果,使得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

心甘情願、無怨無尤的用昂貴的金錢去買一粒美鑽,

而未必肯用心去經營婚姻。

 

又如:

一到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各大餐廳必然大作廣告,

使很多人在這樣的節日若不去吃大餐就會悵然若失!

 

其實,

吃大餐與孝心、愛情的關聯性倒底有多大?

這都是被商人洗腦,

使平常省吃儉用的人在這一天都願意高額消費而沒有怨尤,

甚至不敢怨尤,因為,他覺得那是他該作的事!

 

當我們明白「形為心役」,

人的心靈活動對人的行為有多大影響的時候,

最重要的情緒管理就是要培養「正知正見」,

免得被不良觀念掌控!

 

「孫子兵法」

在中國傳統社會之為「帝王學」,

自古是高階領導者治事必讀之經典;

而就這一輩管理者而言,因為所處理之事影響層面極廣,

所以「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修養極為重要!!

來源:http://goo.gl/T8Fv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