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之前对定焦镜的画质印象不错,又买了定焦镜Sigma 50F1.4与85F1.4ZA,也开始练习人像摄影。

DSC00395-2.jpg

去年参加A99的体验被毒到后,就开始盘算要如何入坑。但公司售价要88000元,实在很不亲民,我盘算一下手边的全幅镜只有上述的50F1.4,之后又要如何应付镜头的支出呢?所幸这时日币汇率不断下探,带水货的价差可达上万台币,原来的A33与镜头出掉,还可以拿回4万块左右,于是就从代购网站带了一台日文的A99。3/19正式到手,本来想说再刷语言成中文就好,没想到没那么简单,A99的国内版与海外版韧体不相容,刷又有死机的风险,就干脆硬著头皮,将每个日文功能都摸到熟。

P_20130319_202505.jpg

我这种风景挂的,买了全幅没有广角镜16-35怎么受得了?之后就陆续添购了2手的16-35ZA, 85ZA, 135STF, Sigma 35F1.8 Art等镜头。买A33时下的决心早就抛到九宵云外。

DSC03038cc.jpg

有了16-35ZA,A99才算真正解除封印。器材可说到顶了,还拍不好,应该就是相机背后的脑袋有问题了。上了十面埋伏的摄影课,摄影的观念和技术,像最佳曝光时机,黑卡等反差控制在这个时候才算略知一二。以前以为照片的夜晚天空蓝色的是靠修图,现在才知道,要利用blue hour来进行晨昏的拍摄。

DSC04484.JPG

6月底,我辞了工作,离开了每一盏灯都寂寞的台北。7月6日的二寮日出,成像黑卡遮得有点多,但挡不住阳光的热情,像是鼓舞著我,勇敢踏出去。7月11日,我离开台湾,正式开始欧游与爱尔兰打工度假的生活。和我一起出国的机丝,是A99与16-35ZA,Simga 50F1.4与脚架。

接下来的1年,是神的恩典。我先欧游,去了法义,图为战神广场的法国国庆烟火。

firework.jpg

来到爱尔兰,很幸运找了个还算稳定能够温饱的工作,又可以在规划下请长假到处旅行。9月的爱尔兰,7点20左右才日出,这让难早起的我拍摄简单许多。剩下要对抗的,就是日渐孤傲的寒风了。

DSC03858-2.jpg

2014

这张照片不能不放,在我的个人摄影史上,可说是极具重要性的一张。1月中的伦敦旅行,我在过份专注摄影的情况下,忘了放在身后长椅的背包,回神时整个包包早已不翼而飞,损失了里面的Manfrotto碳脚还有保温瓶与英镑现钞等物品。这张照片,价值约2万台币!最后搭机回到爱尔兰时,我只能用超市购物袋装行李登机。机组员应该没看过像我行李这么少的旅客吧!

DSC00588

伦敦,你的馈赠与掠夺我都会谨记在心。

英格兰的意外并未限制了我,3月再度一个人的旅行,到达冰与火的奇幻国度,在零下4度的雪地里,见到最美丽的幻彩斑斓。

AuroraBorealis-32-s.jpg

投稿了数张满意的照片参加第一届全爱华人摄影比赛,这张是唯一入选的照片,摆在市政厅展出,也是我第2张公开展出的作品。

DSC09904-2

6月我终于离开喧闹吵杂的都柏林,来到爱尔兰西部偏远的凯里郡,在inch这个滨海小村落安定下来,靠著hitchhiking,真正体验到爱尔兰的美。

dunquin1-1-s.jpg

同年8月欧游8国后,月底回到台湾,我一度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按下快门,是满足,也是逃避。12月24日,我在日月潭水社码头拍日出,刷黑卡刷得正起劲,旁边的摄影前辈出借他的渐层减光镜给我,说可以更容易做反差控制。我才开始转入渐层减光镜的世界。渐层减光镜和黑卡各有利弊,高档的渐层减光镜所费不赀,1片动辄4千元上下,但看了前辈的毒照,又让我心痒痒,于是也跟著败了一套。

DSC02499.JPG

2015

渐层减光镜又是另一门学问,它可以避开黑卡因手感产生失败率的问题,在明暗反差的过渡区里,也可以更平滑,但一样需要好好测光,依当时的亮暗部反差来决定要用几格的渐层减光镜。且在广角焦段上,较易有边角失光的问题。4月19日下午,阳光呈现不可思议的放射,我在省道不由得踩深了油门,心跳和时速同步上升。抵达北门井仔脚,奇幻的阳光仍在,这是第一次拍到大景。

DSC06258-1 copy.jpg

5月3日,我爆肝12点开车从高雄到三仙台拍日出,认识一个至今都还到处冲景的好摄友阿家。拍完日出他揪我一起爬三仙台,那天睡眠不足的我简直游魂。

DSC06711cchdr.jpg

11月到日月潭补考,这次和上次拍的比起来质感好很多,应该跟空气通透度有关。有人在一个地方拍得满意,就说可以毕业了。我对这种说法十分不以为然,除了出景的机率,自已摄影的观念、对器材的掌握度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多拍几次,你怎么能够说服自已这次的风景就是最美丽的呢?

DSC09729-t.jpg

2016

今年2月下旬去了东京,晴空塔下偷跑盛开的樱花让我不用再到上野公园赏樱。

DSC00383.JPG

回归一个人的生活后,拍照几乎成为生活的重心。从鹅銮鼻到金瓜石,我恣意享受著摄影的乐趣。也开始思索,照片人人都会拍,要如何拍的跟别人不一样?开始反思后,我减少非最佳曝光时机的快门次数,也不再于反差超过相机宽容度太多的场景进行拍摄,这些照片进到电脑,说实话只是看缩图就删除的第一批,不然也只是永远躺在硬碟里而已。

DSC02167-1s.jpg

2017

购入了ND减光镜,增加了溪流摄影的机会。有人说先想好要拍摄什么题材,再来准备设备,我正好相反。这样也有风险,有可能买了用了那几次就永远尘封了,我溪流摄影次数不多,但有ND镜在手,至少每次要出门,都可以把溪曝纳入摄影行程里,这样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DSC06227.JPG

今年最满意的照片,是在北极圈内的罗浮敦群岛。

「走遍世界,也很难找到像罗浮敦的独特景色。」
6月的旅途里,愈往南走,愈觉得旅人的话所言非虚。
山不高却尖耸矗立,直挺挺的插在海上,冰河时期的切割让它显得光秃又险峻,但山和海又是如此冲突又和谐的共存著。沦为配角的人类一点余地也没有,渔民们只能挣扎著在仅存的海岛上,挨著海岸线建起一座座的渔屋。

DSC07420-st.jpg

2018

今年完成终身大事后的蜜月旅行,去了瑞士德国与丹麦。在3100公尺高的饭店Kulmhotel Gornergrat,我从日落拍到半夜又拍到日出,真是拍得过瘾!虽然房价所费不赀,不过不用挨寒受冻就有美丽照片,实是一大快事!

DSC00312-1.jpg

从去年开始换相机的想法就没停过,主要是A99对焦性能相比热卖的A7M3逊色很多,再者就是我的旅行与摄影很难在我的生活中区分。有旅行就有摄影,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幅机+镜+脚架对旅行,特别是国外的自助旅行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幸好财政部长没反对,我从4月开始就陆续出清陪伴我4年之久的相机与镜头,6月22日捧著白花花的现金,迎回了现役的A7M3+16-35GM。一机一镜言犹在耳,这一年又多了55F1.8ZA和Tamron 28-75标准镜QQ"。

DSC00041.JPG

今年我夸父追日的次数比往年少了许多,并非摄影的热情减少,而是尝试更多不同的题材。8月的六十石山金针花季,把尘封许久的闪灯拿了出来拍压光,等待光线久了,偶尔来创造光线也是很好玩的。

DSC04559-1.jpg

这个点在大楼顶楼,不算什么热门点,我有点畏缩的询问管理员,没想到他爽快的叫我押个证件就可以上去了。

DSC03885-gpst.jpg

从2008一直到2018,我从傻瓜相机帮进入单眼界,从黑卡刷刷乐变成渐层减光镜爱用者,随著器材的添购,可以对应各种题材,使用最能够驾驭的设备,照片的质感与丰富度也持续进步。一路看下来,可以发现我偏重左1/3或右1/3的黄金点构图,且常常在前景的部分没有著墨,导致照片虽然漂亮,却有种空空不耐看的感觉。这也是今后我要持续突破的地方。

硬碟里的照片大小整理如下,从2010年年底进入单眼相机的时代后,档案逐年增加,在2014年爱尔兰、冰岛、欧游8国下,相片资料逼近150GB,2016、2017维持在85GB上下,2018有了蜜月之旅,档案才又突破120GB。

2018-11-08 22_13_29-历年数位照片档案累计 - Google 试算表.png

继续走吧!我的摄影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