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是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西周時確立並為歷朝所沿襲的「六禮」婚姻制度,是「彩禮」習俗的來源。

對於彩禮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尤其像前面所說的,寶雞隴縣是個偏遠山區縣城,並不是很富裕,但是隴縣彩禮錢卻是很貴!

寶雞市區一般不要彩禮或者象徵性的要一兩萬。岐山扶風鳳翔現在行情基本是五萬之內,到比較偏遠點的縣城就比較高了!隴縣彩禮大概就是八到十萬左右。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因為家裡比較貧窮,為了「提前」脫貧,家裡養的女兒就會被以彩禮的形式「賣」了出去。當然這也並一定能完全解決貧困的現象,畢竟一般家裡都是一兒一女,為了保持平衡,給兒子娶親也是要花很多錢的!當然,地方習俗是一回事,家庭經濟條件又是另一回事,各位正在籌備婚禮的朋友們關於彩禮還是需要兩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商量的。


我88年結婚,彩禮640元,感覺太高,有一千二百元就能把媳婦娶進家,那時因為大家都窮,物價很低,50元上下就能給媳婦買一身較好的衣服,一隻蝴蝶牌手錶,也就五六拾元,一雙皮鞋十幾元錢,三四百元就能辦十幾道菜的宴席,並且能坐四五拾桌人!

那個年代太窮,都沒有錢,打工一天掙1.5元,可精神壓力不那麼大,沒有恐慌感,可能是因為窮富差別小的原因吧,沒有過大的差別對比!

而今天?

兒子15年冬季結婚,彩禮15.8萬,娶進門23萬。給媳婦買一身衣服,八十年可娶一個媳婦;買一部手機,八十代可娶二個媳婦;買一個項鏈,八十年可娶三個媳婦;辦婚宴,八十年代可娶十五個娶媳婦;

再買個房子,五十萬元,5000000÷1200=4166,這是個什麼概念,恐怕所在地全縣一年也娶不了這麼多媳婦吧!

所以還是感覺彩更高,而結婚的房子、車子,己是失控了,也是常態化,如同南海巡視一樣!

房子車子是人們透資二十至三年以後,能叫人不恐懼嗎?精神壓力能不大嗎?就這種恐懼和壓力,光棍漢只有年年巨增,!

看完了說明真實身份,我是隴縣人。


我們家鄉彩禮不高,看怎麼說,我們重慶的彩禮一般都不高,一般在3一10萬之內差不多,有些家庭好的,感覺男方人好,滿意,一般有些不要錢,只要孩子們過得好,也無所謂,有些還買車,給房,重慶人都比較大度,開明,不會計較那麼多,普通家庭一般給點就行了,也不會要求太高,兩家人合起來舉辦婚禮,也很少和別人攀比,自己過好了就行,思念也很前衛,同國際接軌,也很少有那種老舊思想關念,都是為了孩子好,要求太高了,大家都不愉快,對自己,對孩子都不好,也可能把好好一對人撤散,留下終身遺憾,孩子也會怪父母一輩子,所以說,重慶人大多數都還是通情達理的,沒有那麼多彎彎拐拐,直來直去,豪爽

不象有些地方開口要幾十萬,又要買車,又要買房,好多傾家蕩產也沒有辦法娶個媳婦,也承受不起,這就是差距跟思想不在一個點上,造成的悲劇,單身漢也多,獨身女的也多,就這麼單著剩著,也沒有辦法,就這樣。玩笑而已


彩禮的問題大累人了,面對這樣的風暴,真另人無可奈何,但你問到關於這個彩禮定額問題,我這個廣東人好象未聽說過,隨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跟物質生活提高是自然因素。但理性也是人的思想因素。大家看米下鍋最實際。在我們家鄉暫時還沒有一定要求給多少彩禮的習俗,兩個相愛的人會考慮你的家庭問題和個人的思想或經濟收入作為指標,彩禮不放在重點上,父母看的是你的經濟建設和地方經濟收入,和家庭生活收入。兒女看的是人的內外和思想品德。(外表要看一個人是否合自己的眼緣,形象氣質篤,內表看你的個人能力,經濟收入和為人處世的思想品德。對於家庭條件好的,男方會主動拿出豐厚的彩禮給女方,但女方父母會把這彩禮的錢作為陪嫁全部歸還給女兒(一般父母只會倒貼給兒女,絕不佔兒女平宜。)家庭條件不是那麼好的,大家會根據雙方的情況,一切從簡,女方不會過份要求太多(如果你過份要求了,別人會笑話指責你少見識,)女方嫁入男方沒有還要什麼零花錢之類的。我反對推崇高額彩禮,讚賞有愛情的幸福婚姻。


山東臨沂,我們那邊是這樣,訂婚時候一萬一,現在漲價了,據說是2萬一千8,三金,在到結婚再送一次,好像是6000,也可以給一萬,根據家庭情況來,結婚時候娘家都給把這兩三萬陪送過來,沒有要女兒彩禮的,,再加上家電什麼,條件好的娘家陪送車,房子自然是男方準備,最近今日頭條看的太多了,動不動就是10萬20萬30萬還都讓父母給留起來了,那以後都是小兩口還的,苦的還是自己,我們那邊父母沒有靠女兒彩禮給兒子買房子的,會讓所有人看不起,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思想決定一切,那些頭條上截屏彩禮討價還價的,我真是服了,男的就問你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不過有些男的確實不上進,一家三口沒房子,工作這麼多年10萬拿不出來的,這種可能是丈母娘不願意讓自己女兒嫁給這種人家受苦,回答完畢,歡迎評論


渭南臨渭區,彩禮目前來說基本上是6萬6 不到8萬元。這個呢最好的是不要去攀比。因為每一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說白了是風俗,其實吧就是一種惡習。一種醜陋文化的表現。迎娶媳婦和嫁女的心裡我們大家都很理解,但是有些地方的彩禮竟然高的離譜。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地方偏遠,思想落後。第二:長期存在這一種醜陋的風俗,就是看誰的彩禮多。第三:也不排除真的以出嫁女兒為由多賺點錢的變態心裡想法。

其實在我們國家,彩禮聘禮這個風俗傳統已經有了好幾千年的傳統,時至今日的演變真的是體現了錢能解決很多問題,包括婚姻,但是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或許我們很少有人能夠考慮,嫁女的賺錢了,而娶媳婦的新郎是不是要背負這那麼多彩禮帶來的困擾呢?甚至是貸款?每一個地方的生活水平不一樣,但都決定了每一個地方以後的風俗習慣。

身為渭南臨渭區的人,也能感覺到,在我們身邊那些彩禮驚天高的沒有幾個,雙方的父母也都是通情達理的也比較多。彩禮的錢給對方,然後呢在加一點為孩子在城裡弄個首付。兩家人是多麼的好。如果你真的遇到了那種369岳父母也不是說你倒霉,既然你要娶人家娃彩禮是一方面,人品以及家庭背景也是一方面,綜合考慮一下,再說結婚的事情。

這個社會如果真的攀比下去的話,不知道要折磨死多少家庭。到頭來還不是離婚,結束說拜拜。結婚可以,莫讓彩禮控制了你們的生活。其實兩個人相愛才是很重要的哦。


我是寶雞市陳倉區坪頭鎮的,我們這裡男孩子找媳婦女方要的彩禮也挺多的,差不多都在十萬左右,還要房要車,陳規舊俗也挺多的,一般的家庭找個女朋友到結婚差不多都要借債,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兒子結了婚本該享享福了,這下可好,都哪么大年齡了還要打工還債!本來兩家結了親是件高興的事,可這樣一來多少讓人覺得有點心酸呀!


你聽說過「一動不動」還有十萬以上的彩禮嗎?甚至我還聽說什麼「萬紫千紅一片綠」,「三斤3兩」(也就是100元的鈔票承重,要達到3斤3兩)......這兩年聽這樣五花八門的彩禮要發實在是太多了。

我曾經了解過身邊一位朋友的父母,問他們為什麼想要這麼多彩禮,他們的回答讓我有點吃驚,她說「我也沒打算要這麼多,畢竟老百姓嗎,都不容易。但是,如果人家要這麼多,你不要或者要的比別人少,人家就會說閑話,說誰誰家的閨女嫁的不值,誰誰家的孩子肯定是有毛病之類的......"

我聽後竟無言以對,只想問一下:這樣活著,不累嗎?


隴縣在全國有好多出名的東西,像社火,關山牧場,核桃酥,馬蹄酥,油璇等,但是最出名的就是結婚時候的彩禮,女娃也都長的一般吧(紅臉蛋的有一些),05年5w左右,到16年好多彩禮都在18w,每年遞增,要求在隴縣縣城有房子!這樣的彩禮大多數人受不住,嚇得本寶寶找了外地的!隴縣在陝甘交界,彩禮更是高離譜,總之一個字,就是窮!人思想覺悟不高,目光短淺,人性的弱點表現的很突出。


甘肅平涼涇川(王母古里,佛道涇川)現在行價20-26萬,還有更高的,也有稍低一點的。三金五金必不可少,除此之外鑽戒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求縣城買房(每平4500左右,九十平計算,也得40萬左右,裝修除外)其他的就不說了,大家可以算算得多少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