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國家「自給」救

 DSC_0199.2  

大家會關心香蕉盛產價崩,國軍必須每天喫香蕉的新聞,然而,糧食作物卻常被忽略……你知道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嗎?

 

根據農委會統計,由於飲食習慣西化,小麥、玉米、黃豆需求量大增,其中小麥還與稻米並列雙主食,然而國內並無大量種植小麥、玉米、黃豆,導致近10年的糧食綜合自給率持續下滑。

 臺灣糧食自給  

 
 

                       

如上圖所示1999年臺灣糧食自給率還有35.9%(以熱量為權數;代表國人所攝取的熱量有35.9%國內生產)2009年已掉至32%,2010 年, 31.67 %,與鄰近的亞洲國家比較,2008年時,韓國的糧食自給率為45%,與臺灣飲食習慣相近的日本則為40%,更遠低於法國 320 %、美國 120 %。

 

農委會指出,臺灣的糧食自給率過低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米食消費逐漸被其他的雜糧所取代,要由根本解決此類問題,除了推廣本土米食消費與應用之外,也應多鼓勵不同本土雜糧的種植,藉以降低依賴進口的比例。

 

 

本土雜糧PK完勝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

就連糧食生產大國中國,也產生了危機意識,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中國人的碗,要裝中國人的飯!

2011年,臺灣舉行了全國糧食安全會議,會中指出:「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層級問題,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嚴重後果。

經歷毒奶、塑化劑、毒澱粉、地溝油等數次食安風暴的臺灣,開始注重有機或無毒飲食,臺灣有羣小農正專注於臺灣安心雜糧種植。

 

到底喫本土雜糧會為自己與週遭的人與環境帶來什麼幫助呢?

 

l   減少運輸節能減碳

人們因為暖化的問題,開始討論「食物里程」,2005年兩個加拿大人甚至發起了「百哩飲食」(100-milesdiet),各地也掀起農夫市集,提倡在地消費,減少食物運輸里程。

 

 

小麥麵  新鮮現磨100%臺灣小麥麵

 

 

l   新鮮且非基因改造

根據衛生署統計,臺灣每年從國外進口約230萬噸黃豆,其中高達九成是基因改造黃豆或選豆(飼料榨油篩選後留下來的黃豆,為一般食品業者選用的黃豆)

此外,送往臺灣的黃豆有七成是貨櫃進口,這些黃豆不論出處,全都混雜、裸露在貨櫃中,因此根本無從分辨其品質;本土豆類的運送,免除了上述的困擾,而現在臺灣許多通路都可以購買到新鮮且非基因改造的本土豆類,免去長時間的保存過成,更能夠喫到豆類完整的營養與風味。

 

黃豆貨船船艙  

(黃豆貨船船艙 經典雜誌 Jiashan Tsai 提供)

 

 

>>>黃豆的等級。

別名

級別

基因改造與否

有機黃豆

特級

非基改

食品級黃豆

ㄧ級

基改/非基改

選豆、飼料豆

二級

基改

 

有機黃豆  有機非基因改造臺灣黃豆

  

 

l   避免使用硫化物燻蒸

為了保持豆類的新鮮、抑制細菌,部分業者會使用二氧化硫來燻蒸殺菁,二氧化硫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每一種作物的二氧化硫殘量標準不同),然而過量的二氧化硫殘留會引發氣喘;目前大多數安心種植的臺灣在地豆類,採收完畢後以冷藏的方式取代硫化物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保存的新鮮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避免接觸過多的化學物質

 

l   優良品種不斷改良

臺灣農業擁有多年歷史的技術傳承及農改場多年來不間斷的求新求進步,吉甲地在拜訪產地時,看到了臺灣小農們在農產改良上的努力,更加堅定吉甲地努力推廣臺灣在地好食材供民眾選購的決心,更想讓消費者知道,最好的東西就近在眼前:像是高雄9號的紅豆,種粒特大、種皮薄、硬粒少、風味佳,適合於整粒加工及製餡或是煮湯,而且田間白粉病、薊馬發生較輕,可節省防治成本,同時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需要。

 

翁良材 高雄9號  翁良材─高雄9

保有糧食自給率,可以避免糧食價格受限於國際情勢、油價起伏,是政府國安施政的要點對於每天必須面對柴米油鹽的百姓來說,糧食價格不該隨著油價波動,更不該花冤枉錢卻買到劣質的糧作,保障糧食自主權讓我們一起從喫本土雜糧做起!

 

>>> 吉場佳映:

什麼?!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喫五穀雜糧?!!

過度精緻的飲食帶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所以出現一窩蜂喫雜糧的風潮,然而每個人因為身體狀況不一,健康的五穀雜糧並不是每個人能喫,像是腎臟病人就必須要喫精緻的白米,痛風的病人就該減少豆類的攝取。市面上調配好的雜糧米固然方便省時,但最好根據個人需求,購買適合的單種雜糧混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