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應用已從PC端轉移到了移動端,長篇大論不適宜了,也受到網路短文的影響吧!比如微博,朋友圈,說說等等都有字數限制,所以也就沒有分自然段一說了。

今天頭條的移動端也不會自動的識別段落,所以有些人就不在意了。自媒體時代人人是發言人,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很少再去糾結了。網路語言的興起,別說分自然段,就是標點符號在很多地方都被省了,更別提那些錯別字了。

一篇文章分幾個段落,小學作文就開始要求了,不然的話,閱讀者就會感覺累,整篇文章的結構也不好看。如果能插個圖那就更好了!


其實新媒體文章跟初、高中作文是有共通點的,當你不知道如何劃分自然段的時候,不要急著一筆成文。擬出提綱,每一段提出概括段意的一句話,圍繞這句話展開就是一個自然段。

例:首段設下疑問,提出觀點,總領全文。

中間的自然段(2至3個)以各類素材表達的思想展開敘述。

結尾總結全文,深化文章主旨。

而新媒體要注意各自然段中提出2-3句為一小段,美觀便於閱讀,通常一個自然段是以幾個小段組成。自然段之間可用序號或圖片分隔開來更利於讀者理解。


寫文章,自然段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自然段就會混合成一大篇,不僅寫著累,讀者看著也累。

在寫作的時候當我表達完該表達的意思後,就需要另起一段,這樣會有清晰的挑理。

但我發現現在網文和書寫文章不一樣,盡量用短句和短的自然段,以便手機讀者能夠快速瀏覽,利於理解。


不論寫什麼文章,主要以段落清晰,可以承上啟後,是故事的情節,有個連慣性,可以讓讀者,一目瞭然,進入劇情的最高境界。


一條件限制,例如用手機編輯不方便;二作者習慣,有時候可能為了記錄隨時隨地發生的事情,只做草稿、素材積累用;三故意為之、作者已經將內容高度凝練並不需要分成自然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