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許寶峰 互愛互助病友邦 5月28日

文章為原創,首發於公眾號互愛互助病友邦,關注bingyoubang,了解更多中醫界真實內幕

導讀:鄙人畢業於醫學院校,所以歷年來在藥店,診所,醫院,針灸推拿按摩店都實習過。而令我最為痛心的則是中國的藥店,如今的中國藥店是遍地皆是,甚至比超市還要多。個體診所,醫院與藥店,中國的醫療市場形成了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也是中國獨有的特色,外行人根本無法想像,不僅是藥店利潤高那麼簡單,還有你根本不知道的許多黑幕,下面讓我為諸君一一道來。

分享

鄙人畢業於醫學院校,所以歷年來在藥店,診所,醫院,針灸推拿按摩店都實習過。而令我最為痛心的則是中國的藥店,如今的中國藥店是遍地皆是,甚至比超市還要多。個體診所,醫院與藥店,中國的醫療市場形成了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也是中國獨有的特色,外行人根本無法想像,不僅是藥店利潤高那麼簡單,還有你根本不知道的許多黑幕,下面讓我為諸君一一道來。

一、藥店人員醫學素養極差。

假如你去買葯,比如你說我感冒了,你給我取點感冒藥。你大概你無法想像,給你取葯的人上個月還在賣菜或者賣衣服,這個月就在藥店穿上工作服成為了一名天使。

也有很多人說,那沒有什麼,賣葯的,人家葯什麼你取什麼就行了,這樣說,只能說對了一半,高血壓,糖尿病的葯,一般都是醫生開好的,病人天天吃那個,人家要什麼,你就給什麼。可是,其他的許多病,也是需要有一定醫學素養的。在藥店,大部分工作人員基本都不是醫學出身,我以前去的連鎖藥店,參加培訓的時候,只有幾個人是學醫的,其他各行各業的都有。賣葯的時候,有的人家拉肚子,賣潤腸的葯。有的人家大小便失禁,給人家取消炎的葯。有的人家渾身怕冷出冷汗不止,讓人家吃滋陰的六味地黃丸。這都是我親眼所見,沒有一絲誇張的成份。

也許有的藥店工作人員會說,哪些病都是小病,即便吃了不對症,也可以上醫院啊,這麼說也可以。但是,如果你關注新聞的話,就可以發現因為藥店工作人員的失誤而出人命的比比皆是。僅舉一例,去年一名研究生,誤服感冒藥而造成多臟器器官衰竭而亡,原因是幾種感冒藥裡面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成份,因這種成分重複而造成的。如果說,那名研究生或者普通老百姓不懂醫的話,那麼藥店的工作人員又幹了些什麼么?恐怕他們也不知道罷。你買的葯越多越少,死活又與我有什麼關係呢?!

二、藥物銷售以盈利為首要。

藥物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首先針對的人命,再者才是贏利,我這麼說,大概有點書獃子氣,不過我還是要說,完全以盈利為目的的藥店,本應受到嚴格控制,如今卻是泛濫成災。

這個藥店的葯,分為三種,普葯,代葯和名葯。所謂普葯就是普通的葯,一般的高血壓,糖尿病,這樣的葯每個藥店都有,利潤不大,而且屬於老百姓經常吃的葯,不用你推薦,人家拿著藥盒,要啥取啥。所謂代葯,就是代理廠家的葯,比如我是廠家,你是賣葯的,你要主推我給你的葯,這類葯是藥店主要盈利之所在。而這類廠家的葯,藥效一般來說都很一般,甚至有的很差,所以,一般藥店人員本身他們得病了,是不用那些代葯的。

接下來就是名葯,屬於名廠家的葯,比如河南仲景牌,廣東白雲山等許多名廠家的葯,這些廠家的葯許多是老品牌,效果靠的住,但藥店是不主賣這種葯的,因為有名,所以利潤很低。每個藥店都有,但是有的藏起來不賣。原則來講,公司是不允許把這些葯藏起來的,但是,按照許多藥店的規定,你賣的名葯超過一定比例,是要扣錢的,為了避免扣錢,要不是將葯放在最底層,要不就乾脆拾起來不賣,或者一周就賣個一兩盒應付上面。特別是貴的名葯,你根本不能賣,要不整個藥店的人都把你當作批鬥對象。我就吃過這樣的虧,因為賣了一盒愛樂維被藥店其他人還以顏色,店長批鬥了很長時間,其他的人也看你不順眼。

三、男性員工性別歧視。

這一點也很普遍,如果你是男生,剛從學校畢業,學歷又不太高的話,醫院不太好進,診所也要看你有沒有醫師證,僥倖進去,工資也少得可憐。筆者剛畢業,在一個鄉鎮醫院醫院上班,拿過一個月200元的工資,說是生活補貼,讓你免費在醫院實習。

而藥店相對來說工資要高一點,可是大部分都按照其他服務行業來招聘,我上過很多藥店招聘,不問你什麼學歷,什麼學校,根本不招男的,所以,就業問題很嚴峻。特別是干中醫這一行,學習臨床的可以在住院部當醫生,學習中醫的,只能在門診藥房實習,有老中醫在根本沒有年輕中醫的一席之地,特別是剛畢業的,一沒經驗,二沒證書,醫院現在很多抓藥的也要本科,研究生。而藥店也對男生拒之門外,我的好幾個同學,有的改行從事了臨床,有的甚至不幹這一行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悲催。

四、假藥處處可見。

這一點是每個藥店都存在的問題,現在的藥廠和飲料廠一樣普遍,所以生產出來的葯也是良莠不齊,除了價格的差異,藥品的成分你根本無法通過說明書來辨別。

有一次我見到一種葯叫頸復康顆粒,是模仿人家頸復康膠囊的包裝,誰知道漢字改了,拼音還是頸復康膠囊的拼音。至於很多中成藥上面的書寫,很多中藥名都錯了,更遑論其藥效如何。還有的許多葯,表面上是中藥成份,其實就是西藥,比如,市面上所有的止疼貼都是激素葯加止疼片做成的,裡面可能也含有一點中藥,不過不是主要的。什麼麝香止痛膏,1克麝香幾百塊,你用腳趾頭都可以想出來有沒有哪種成份。

而所謂的很多假藥,你根本無法分辨,有的還赫然印著OTC,一般人你敢懷疑嗎?可是葯沒有效果,怪誰去?真要不好,誰會去找藥店理論。

五、醫生藥店狼狽為奸。

這一點也很普遍,醫生醫院藥店通吃,說這個醫院沒有葯,你到外面某個藥店去買。如果單純從盈利的角度來講,其實也無所謂,老百姓買葯在哪買都可以,只要治病就行,可現實是,很多醫生成為了賣葯郎中,不管是什麼病,一定是哪幾樣葯。

我在一個藥店上班時,有個醫生開小兒感冒藥都是固定的幾樣葯,一盒葯都是幾十塊,有一次有個家長來買葯,帶著孩子,我看那個孩子流著清鼻涕,有點咳嗽,身上只打哆嗦,還發燒,問了一下還怕冷,沒有什麼汗。稍微懂點中醫,都知道是個風寒性的感冒,他取得那個葯還是老三樣,有一樣我記得是金振口服液,主要是針對內熱痰粘哪種咳嗽的,那個家長要那樣葯,我說這個葯不太適合,藥性太涼了,恐怕對孩子不適合。最後我說了很多,人家說這是醫生開的,依舊買了那樣葯,你又什麼辦法。從內心來講,人家看不起你的。你不過是一個小小賣葯的,你懂什麼?

六、藥店連鎖證書假借。

現在藥店很多,很多連鎖藥店把個體藥店,一點一點蠶食掉,可是你想一下,一個老闆哪來的那麼多執業藥師證,都是借的藥師證,但是藥師很多本身並不會去賣葯。賣葯的很多都是賣菜,賣衣服出身。如今不管是名氣多麼大的連鎖藥店,都是這種套路,什麼老百姓,好醫生,裡面只是掛個藥師證,實際藥師不上班,都是一群沒有多少醫學知識的在給你提供服務。

七、藥廠藥店與市場宣傳互為盈利。

這一點也並不奇怪,一種葯想推向市場,少不了宣傳,所以中國的電視廣告,藥品佔了許多,這是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才有的現象,什麼你好我也好,風濕腰腿疼的廣告鋪天蓋地。

有的請所謂的專家教授來鼓吹其療效,有的則是請農村一些老百姓來顯身說法,自己吃了某種葯,療效顯著。金錢面前,人人平等。教授與平民沒有什麼分別。而經過一系列的市場宣傳,藥物走向藥店,老百姓病急亂買葯,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就像某位普通的醫生,經過媒體鼓吹,便成了無所不治的神醫,一時間全國各地的病人蜂擁而至。而某種藥品,經過媒體宣傳,全國各大藥店基本都有了銷售,利潤又何其之大,至於藥物本身有什麼效果,那就不好說了。倘若你要說沒一點效果也不可能,你要說如電視廣告所言,也是太天真了。

八、瘋狂購葯富人惜命勝金。

每到藥店的打折季,富人們買保健品如過江之鯽,我在的那個藥店,每到周末都排起了長龍,人們爭相購買藥品,有的是買感冒一類的葯,以備不時之需,有的則是趁著打折季,買保健品。富人都怕死,一般的人都怕得病沒藥。其實,囤積藥品,大可不必,現在購葯如此方便,即便有病了,家門口都是藥店,而且這次購的藥品,下次未必能用的上。而所謂的各種保健品,比如鈣片,維生素,有的從小吃到老,總怕自己缺點什麼,也是中國人這幾年生活水平提高之後的一種扭曲的心理。再加上市場的推波助瀾,更是用得不亦樂乎。

之前有黑龍江地區,因為兒童服用維D鈣造成的多例腎結石,還有維生素C造成的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證,即便是三七,西洋參,不加辨證運用,也會造成各種身體傷害,可是是沒有任何一個賣葯會給你講的。你的健康在商人眼裡根本不值一提,人家盯緊的是你的錢袋有多少錢。

中國藥店,一個市場經濟下的怪胎,無時無刻不在毒害著每個中國人的身體健康,而我對此竟然無能為力,只能獨善其身,並此此文以獻眾讀者。若能有益眾生之一二,則吾願足矣。

後記

作者:許寶峰,河南中醫學院畢業,臨床多年。堅決反對現在市面上的火神派歪理邪說。

註: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觀點。歡迎對中醫有真知灼見的朋友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中醫學子的肺腑之言:中醫生病了,嘩眾取寵的太多

我是學中醫的,可是我不會做腦殘粉

我信中醫這門醫術,不信現在的中醫大夫

中醫,請不要把病人當成賺錢的草,懇請你們做大夫

自學中醫的理由:當今中醫大夫庸醫太多

一位女編輯自學中醫的經歷

中醫,西醫都不行,只有自救了

自學自救,是件多麼困難的事

從盲目崇拜中清醒的中醫學子的感悟

奶爸回憶錄(1)自學中醫的點滴思考

奶爸回憶錄(2)自學中醫的點滴思考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論壇吧

文章為原創,首發於公眾號互愛互助病友邦,關注bingyoubang,了解更多中醫界真實內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