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這是古代對帝王統治的理想化描述,無論道家還是儒家,都崇尚無為而治,順應民心。君主的作用就是要把握大方向,百官以治,各負其責。

如果君主察察,過分關注小事,就會失去方向感,失去大體。劉邦之所以會取得天下,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不是個察察之君,凡事無可無不可,不糾結於一是一事的得失。諸侯反秦,取鹹陽重要,他就直取鹹陽。推翻暴秦,項羽為霸,把劉邦封到漢中,劉邦知道自己力量不行,絕不跟項羽爭鋒,去漢中韜光養晦。韓信由趙入齊,派人要求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明知道韓信這是漫天要價,還是很痛快地封韓信為齊王。日後韓信自己說,劉邦不善於領兵,但善於領導將帥,就是肯定劉邦持大體,掌大局, 不關注細枝末節。

古人說,察見淵魚者不祥,說得也是這個道理。君主太過察察,看到的都是臣子的缺點,看到的都是他們失誤,也就不能充分發揮臣子的作用,結果勢必造成無人可用。相反一些有大作為的君主,都是從大局出發,不拘一格用人,充分發揮臣子優點,才能創造盛世。漢武帝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人從來不苛察,有儒生枚乘,有縱橫家主父偃,有假儒學公孫紅,有真儒學董仲舒,有放羊的卜式,有俘虜金日磾,有世家出身的汲黯,有外戚出身的石建兄弟,還有小舅子衛青,正因為武帝不苛察,所以人才濟濟,才能開疆拓土,成為千古一帝。

與武帝相反,明崇禎就是察察,什麼事都覺得他自己看得最清楚,結果朝中無人可用,朝外無將可任,臨死還說什麼,他不是亡國之君,大臣都是亡國之臣。實際上就是他的苛察,不能把握大局,才讓下面手足無措,國事一發而不可收。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過於察察的君主都付出了代價,所以,民間也說,不啞不聾,難做家翁。一家之主還要裝聾作啞,何況一國之君,更不要只見秋毫之末而不見泰山。


諸葛亮之死就是個明顯例孑,事必躬親。大小事都要操心,其結果,功業未成。在政治家精力經驗正充足之時被累死。雞管司晨,犬責守戶。不管是大小領導應讓下面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事業一定會興旺。反之事事察察清楚,下面人沒有一點自主權,事事依靠你。事業不一定能做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