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階之子升,號少湖,1503-1583年。江蘇華亭人,探花出生,中舉以後,因青詞寫得好,為人處世周到,穩重,會辦事,城府深。一直青雲直上,並用20多年時間板到了嚴嵩父子。嚴嵩父子倒臺後,好在嘉靖不怎麼管事。於是徐階勵精圖治,整治邊情民政,給過去受冤的大臣平反。抗擊蒙古,並取得勝利。把很多藩王的土地還給了百姓,也算幹得有聲有色。隆慶朝時,徐階急流勇退,主動請辭,隆慶帝欣然允許!

2,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1525-1582年,湖北荊州人,19歲中舉,四年後中進士,他基層為官多年,有著豐富從政經驗。明朝中後期財政問題相當突出,國庫空虛。張居正首先進行稅制改革:國庫虧空,苛捐雜稅非常多,民眾到處流浪。國家也收不到錢,張居正的稅制改革核心就是向土豪,地主收稅。全國大範圍丈量土地,製成魚鱗冊。如此一來,土豪,地主有多少土地就要交多少稅。迅速充實了明朝國庫。贈強賦稅,官倉糧食堆積如山。

軍事改革:朝延機構冗員嚴重,軍紀廢弛,喫空晌,人員減少,戰鬥力低下。張居正提拔年輕將領,杜絕喫空晌現象,強化軍事,部隊戰鬥力得到提升。保衛邊境免遊牧民族侵擾。

總結:徐階,張居正各有所長,能力都不差。相對來說,張居正貢獻更大些,他的改革新政為搖墜的明朝注入了新的血液與生機,能讓大明朝延續幾十年。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單從歷史功績來講,應從多個方面綜合來看。徐階、張居正都是明朝中後期的一代明相。徐階嘉靖隆慶年間為相(內閣首輔),張居正萬曆年間為相。如果要論貢獻的話,應該從以下兩點來比較:

一,歷史功績

徐階的主要功績就是鬥倒了奸相嚴嵩。張居正則是開創了萬曆新政。就這點而言,肯定是張居正的貢獻大。畢竟要開創一個新的政治局面要遠遠高於鬥倒一個奸臣。

二,提攜人才

作為一國之相,不僅要為國做貢獻,重重之重則是為國納才。徐階先後舉薦李春芳、高拱、張居正等入閣,雖後有爭鬥,但幾人終為一代明相,也使得明朝一度中興。反觀張居正,為相前期多舉人才,而後期用人多憑喜好、賄賂。如馮保客徐爵、張家奴僕遊七等。故在張居正死後,萬曆新政全部叫停,開創的大好局面急轉直下,大明又陷如了水深火熱之中。這點張居正就差了許多。

綜合來講,用心覺得徐階的貢獻要大過張居正。畢竟得人才者得天下嘛。


這兩個人有得比嗎?兩個人都官至首輔,徐階是張居正的老師,徐階是典型的官僚,不樹敵,喜歡息事寧人,也就是和稀泥,在位期間,幫助皇帝糾正朝政弊端,任用賢能,氣量大度,做事謹小慎微,所以,只能說他對朝廷是有功的。至於張居正,不必多說了,著名的改革家,幫助明朝延長了幾十年的國祚,你說他們兩個哪個貢獻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