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文《美国华人教授如何将博士后推向停尸房》里介绍了美国华人教授对研究组的管理一团糟,尤其对博士后的态度让人大跌眼镜。那么怎么做才能管好自己的研究组?

MBA的老师会给你讲一堆堆的理论。咱就来个实例简单说一下。想像一下你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要开一家中餐馆,你作为老板应该想到这个结构图:

作为老板,你是领导层,要把权发放给管理层,包括财务、主管和主厨。主管下面有服务生领班和清洁领班;主厨下面有各类厨房功能人员。这些都是执行层,在执行层里有一个流动层,这还是一个大团体。比如兼职服务员、兼职清洁工等。

要想餐馆存活,菜要好吃,服务质量要好,价格还得公道。所以,管理层里一项都不能差。流动层多半为兼职学生或老墨,一方面可为老板节省开支,另一方面又给管理层带来了挑战——如何让流动层更稳定长久?

这个问题放到华人教授的研究组,也是类似,学生要毕业、博士后要追求职业目标(离开),这些都是华人教授的流动执行层。怎么样才能让他们踏踏实实干科研?

如下图,理想的华人教授的研究组的结构图:

具体的咱就不说了,其实念书能念到博士、做博士后的大家,对科研都是有兴趣的。只要生活有保障,老板给的待遇过得去,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对流动层的个体有发展规划,绝大多数流动层还是会踏踏实实干科研的。

可惜了,不少美国华人老板都喜欢独裁,他们的结构图是这样的:

华人老板的独裁专制让他们自己累、慌、狂,最后或许tenure是到手了,结果丢了名声,课题组越来越小,往往拿了full professor之后,自己课题组就苟且存活,或永远离开科研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